“你吃什么,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背后,藏着营养大讲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17:34 1

摘要:不信,你可以去观察下自助餐厅里人们的餐盘,有人盘子里堆满了肉,有人吃的全是小吃和水果,即使是食材丰富,但多数人仍旧无法保障自己吃得营养且健康。喜欢吃的吃很多,不喜欢吃的就少碰,早已成为大众日常饮食“习惯”。实际上这种习惯,对我们的身体来说,却是一种隐形的“负担

"你吃什么,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句话虽被营养学家反复强调,但在很多人眼中,"吃"依然只是一种本能而非有意识保持的健康习惯。

不信,你可以去观察下自助餐厅里人们的餐盘,有人盘子里堆满了肉,有人吃的全是小吃和水果,即使是食材丰富,但多数人仍旧无法保障自己吃得营养且健康。喜欢吃的吃很多,不喜欢吃的就少碰,早已成为大众日常饮食“习惯”。实际上这种习惯,对我们的身体来说,却是一种隐形的“负担”。

吃饭这件小事,一点都不简单

吃得营养,是一门关于平衡与时间的艺术,靠的是一日三餐营养均衡一点一点的积累,而不是某天狂吃三斤水果,之后半个月都不碰,也不是听到某种食物有好处,就拼命吃,大量吃。缺乏某种营养素会引发健康问题,过量也同样适得其反。

更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自动带来国民健康素养的提升。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仅有30%,也就是说每十人中只有三人具备基本的健康营养知识。

如今营养缺乏问题逐步缓解的同时,肥胖、超重等新问题却不断浮现。国人餐桌上动物性食品越来越多,谷物越吃越少,油盐摄入过量,营养相关慢性病日益高发。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现实:营养知识普及教育,刻不容缓。

作为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的领军企业,汤臣倍健早已意识到: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是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关键。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系列来自企业扎实而创新的公众行动——

自2018年起,汤臣倍健连续协办"518全民营养节",用节日化、场景化的传播方式,撬动全民对营养的关注,向公众普及了“优选高密度营养素食物”、“每天一杯优质蛋白,为健康打底”等营养知识。

在珠海,一座集营养科普与趣味互动于一体的"汤臣倍健营养探索馆"更是成为许多家庭的健康打卡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通过"智能餐桌"实时了解自己三餐是否均衡;在互动游戏中记住"膳食宝塔"中谷薯、蔬果、肉蛋奶的合理配比;还能认识到"早餐只吃白粥咸菜""清淡就是不吃肉"都是不科学的饮食误区。

除了面向城市公众,汤臣倍健也关注偏远地区的健康认知差距。他们启动营养支教公益项目,组织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深入乡村,开设营养课堂、开展饮食调研,把专业的营养知识去教育资源更加薄弱的偏远地区。

然而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只是第一步,提供科学、适配的营养产品更是关键支撑。汤臣倍健的另一重使命,是依托科研与创新,为国人定制更精准的营养解决方案。

为国人寻找更好的营养答案

国人餐桌上的变化背后隐藏的是国民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营养导致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居民健康。如高油高脂饮食带来肥胖率激增,截至2021年,中国25岁及以上成年超重和肥胖患者达到4.02亿,数量全球第一。豆制品、奶类摄入不足也导致45%成年居民存在蛋白质摄入不足风险。

而汤臣倍健在研发上一直充分考虑国人的饮食结构和营养需求,比如基于国人普遍蛋白摄入不足、饮食习惯偏重油盐的特点,今年推出的旗舰蓝罐蛋白粉就做到了高蛋白(蛋白质含量90%)、0胆固醇、0乳糖、低脂肪,让人们在补充蛋白的同时减轻身体负担。

又比如,针对国人碘、铜等微量元素普遍摄入过量的情况,旗下的维生素产品在配方上做减法,不额外添加碘和铜,更适合国人补充。今年的多维双层片还创新性运用了“维矿分层技术”,通过将易反应的营养成分进行隔离,有效提高了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减少了营养的损耗。

甚至在科研创新上,汤臣倍健也聚焦在心血管、抗衰等国人慢性疾病频繁的领域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2022年,汤臣倍健在权威科学杂志《Frontiers in Nutrition》(营养学前沿)上刊登,揭示了“水溶性番茄浓缩物Fruitflow®”即轻络素改善血流健康活性新机理。2023年,汤臣倍健递交了“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有益于血流健康”新功能申报,意味着这一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的营养素,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落地成产品。

营养,从来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乎个体生命质量、关乎民族健康根基的大事。正如饮食结构的变迁曲线背后,是一个国家国民健康状况的无声演变。而能否做好这份"小事",不仅取决于每个人的认知选择,更依赖于社会各方持续的科学传播与科研创新。

汤臣倍健正在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让营养教育变得生动可触,让营养产品更适配国人——从而在每一天、每一餐中,帮助国人积蓄那些看不见却至关重要的健康复利。#汤臣倍健#

来源:健康百科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