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签了又失信:哥伦比亚为何反复错失和平良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17:20 1

摘要:2016年9月24号,哥伦比亚卡塔赫纳搞了场大仪式,政府和FARC(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签和平协议。

2016年9月24号,哥伦比亚卡塔赫纳搞了场大仪式,政府和FARC(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签和平协议。

当时FARC指挥官隆多尼奥正在讲话,一架军用飞机突然从天上呼啸而过。

我看新闻里他那表情,明显愣了一下,眼里藏着点慌。

现在回头看,这架飞机好像早就给这份和平判了“早产”的命,9年过去了,哥伦比亚还是没走出暴力的圈子。

说实话,当时好多人都盯着这份协议。

毕竟哥伦比亚打了52年内战,从1964年一直打到2016年。

这期间超过26万人没了命,700多万人被迫离开家,FARC最鼎盛的时候有1.8万人,之前双方谈了3次都崩了,这次能签下来,谁不盼着能停火?

可这份让大家盼着的协议,刚签一周就出了岔子。

全国公投的时候,居然以一点点差距被否决了。

投票的人特别少,只有37%,反对派“乌里韦主义者”动员了一堆不满的人投票反对。

本来想觉得这协议稳了,但后来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协议里说让FARC成员参与政治,还要拨钱安置他们,好多老百姓不买账。

低投票率其实藏着老百姓的心思,打了这么多年仗,突然说和平了,谁心里都没底,哪敢轻易投赞成票?

到了11月,双方又签了份修改后的协议,地点改在科隆剧院。

但跟之前卡塔赫纳的热闹比,这次冷清多了,一点乐观的劲儿都没有。

有些FARC成员已经放下枪了,看到这场景心里肯定犯嘀咕:这协议真能算数吗?后来果然,好多人因为没拿到有尊严的平民生活,又把枪捡了起来。

2018年伊万・杜克当选总统,他竞选时就喊着要“撕毁协议”。

老实讲,杜克政府这操作有点投机,拿老百姓对FARC的不满拉选票,可和平协议是双向的,你不履行承诺,人家自然不信你。

杜克当总统那四年(2018到2022年),协议里的承诺基本没落实。

给FARC成员的安置资金,到位的还不到一半,本来计划建300个过渡性安置社区,最后只建了127个。

更要命的是,原来FARC控制的地方,警察、学校、医院这些国家机构覆盖特别低,协议说2022年要全覆盖,结果到时候只有35%。

这些数据都是联合国报告里写的,可不是瞎编的。

这种失信直接导致暴力又回来了。

哥伦比亚智库Pares的副总监劳拉・博尼利亚说得特别对:“问题不在协议设计,而在没落实,没让老百姓觉得这协议靠谱。

”2020到2023年,有1200多起暴力事件跟formerFARC成员有关,大部分是他们袭击地方政府。

2023年有个民调,只有28%的人觉得这协议能带来长期稳定,2016年签协议的时候还有65%呢。

更惨的是老百姓,2023年又有18万人被迫离开家,比2018年多了一半,和平没盼来,反而又要逃难,这换谁能接受?

现在难在哪

现在的政府想搞“全面和平”,总统佩特罗2022年上台后,还跟另一支反政府武装ELN谈过。

本来想能有新进展,可截至2025年9月,谈判因为原FARC控制区的治理问题,已经停了3次。

2024年地方选举更能说明问题,6个原来FARC控制的地方,选上的都是主张“对反政府武装强硬”的人。

这其实是老百姓没耐心了:谈来谈去没结果,还不如强硬点。

说实话,哥伦比亚这事儿,跟南非比就看出来差距了。

南非结束种族隔离后搞了个“真相与和解委员会”,让受害者说委屈,加害者认错就能免责,这样既顾了正义,又能和解。

可哥伦比亚只盯着政府和FARC签协议,压根没管内战受害者,到2025年,受害者赔偿基金只发了15%,80%的受害者连句官方道歉都没得到。

你想啊,受害者心里的坎过不去,怎么可能真心支持和平?

劳拉・博尼利亚说的“合法性缺失”,其实就是老百姓没感受到公平。

和平不是签张纸就完了,得让former游击队员有饭吃,让受害者有交代,让控制区有政府管。

现在哥伦比亚要是还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恐怕还得继续错失和平的机会。

9年都过去了,再这么耗下去,不知道还要多少人受内战的苦。

来源:小兔很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