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同仁市多措并举推进“三北”工程建设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17:32 2

摘要:立足生态本底,扎实推进生态修复工程。依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精准确定植被恢复规模与路径,聚焦宜林荒山、荒坡、荒沟及河渠道路两侧、废弃矿山等重点区域,科学划定治理单元,因地制宜推进林草植被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乔木造林5.11万余亩、灌木造林1.6万亩;实施退化草原

近年来,同仁市紧扣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核心任务,以规划为引领、以工程为支撑、以协同为抓手,推动“三北”工程建设走深走实。

立足生态本底,扎实推进生态修复工程。依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精准确定植被恢复规模与路径,聚焦宜林荒山、荒坡、荒沟及河渠道路两侧、废弃矿山等重点区域,科学划定治理单元,因地制宜推进林草植被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乔木造林5.11万余亩、灌木造林1.6万亩;实施退化草原补播4万亩、草原改良10万亩;建设草原围栏38.78万米;完成草原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66.5万亩;封山(沙)育林9.55万亩;巩固国土绿化成果27.03万亩。其中,隆务河生态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已完成城镇段14.7公里防洪生态治理,治理支沟31.3公里、小流域水土流失135.46平方公里,有效保障流域防洪安澜,构建市民共享绿色生态廊道。

强化多维支撑,统筹生态保护与民生效益。全面推行林草长制,明确市、乡、村三级林草长职责,实施禁牧、休牧、轮牧制度,着力提升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积极引入森林病虫害无人机喷雾防治、生态智能监测等新技术,大幅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效率与生态管护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创新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研究制定林草产业扶持政策,重点培育沙棘、中藏药材等特色林下经济,全面推行以工代赈模式,累计吸纳122名农牧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发放劳务报酬46.65万元。

锚定规划衔接,高位谋划生态治理项目。严格遵循“国家与地方、长期与短期、全省与市州”三级规划衔接要求,围绕隆务河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国土绿化等重点任务,规划申报总投资1.45亿元隆务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内容涵盖森林抚育10万亩、围栏封育150万米、封山育林14万亩、退化林修复5.2万亩,以及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节水灌溉等,着力构建持续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统筹谋划2025年及中长期建设任务,计划实施人工种草3万亩、沙棘林提升3000亩、黄果经济林提升2000亩等示范工程,进一步推动生态空间提质扩容。

来源:黄南州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