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宇:美国华人一辈子躲不开的三件事,除了死亡和税收,就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16:37 1

摘要:在美国混的华人,总觉得靠着努力读书、找份好工作,就能稳稳地融入这个社会。结果呢?现实往往给你来个当头棒喝。尤其那些爬到政界高位的华人精英,看起来风光无限,实际上随时可能被当成外人甩锅。拿黄之瀚来说,这家伙的经历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帮共和党干

在美国混的华人,总觉得靠着努力读书、找份好工作,就能稳稳地融入这个社会。结果呢?现实往往给你来个当头棒喝。尤其那些爬到政界高位的华人精英,看起来风光无限,实际上随时可能被当成外人甩锅。拿黄之瀚来说,这家伙的经历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帮共和党干了不少活儿,可一遇到风波,就被右翼势力盯上,质疑他的忠诚度。华人躲不开的第三件事,说白了就是这种种族标签带来的背黑锅命运。死亡和税收是每个人都逃不掉的,税收还好说,按时交就行,可种族歧视这玩意儿,像个影子一样跟着你走,随时跳出来咬一口。

先说说黄之瀚这个人。他的父母在上世纪70年代从香港移民美国,靠着做房地产中介和货运生意起步。起初他们在加州干活儿,处理些租赁合同和集装箱运输,慢慢攒钱成了中产。黄之瀚1980年生在洛杉矶,从小跟着父母接触生意。大学他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学英语文学和法语专业。毕业后进哈佛法学院,2004到2007年当哈佛法律评论的管理编辑,还管哈佛国际法期刊。2007年拿法学博士,那时候他认识了妻子Candice Chiu,她是华裔移民第二代,两人2014年4月12日结婚。

学位到手,黄之瀚先在华盛顿特区巡回上诉法院给法官Janice Rogers Brown当书记员,处理案卷和起草意见。2007到2009年,他去国务院当伊拉克法治顾问,管司法改革和反腐败项目。之后进Covington & Burling律师事务所,给大企业干活儿,处理贸易和合规事儿。2012年大选,他给共和党候选人米特·罗姆尼当外交和法律政策主任,负责国防、情报和执法政策。那时候他正式进共和党圈子。2015年5月,转去给新参议员汤姆·科顿当外交、国家安全和法律首席顾问,管涉华议案和听证会。

2017年12月1日,黄之瀚进特朗普第一届政府,当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局朝鲜事务副助理国务卿,还兼北韩特别代表副手,管对北韩政策和印太战略实施。拜登上台后,他2021年起去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当委员,后来升主席,起草年度报告,推动对华政策,比如取消香港驻美经贸办事处特殊地位,限制TikTok运营。他特别盯中国在人工智能和军事技术上的动向,提供报告给国会共和党鹰派用。2024年11月5日特朗普胜选,11月22日宣布任命黄之瀚为总统助理兼首席副国家安全顾问。2025年1月20日就职,他帮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兹处理事务。

事情坏就坏在2025年3月11日那个Signal群聊泄露上。沃尔兹建群讨论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导弹打击,成员有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和中情局局长约翰·拉特克利夫。沃尔兹加联系人时,误把《大西洋》杂志主编杰弗里·戈德伯格拉进去。戈德伯格截屏曝光,沃尔兹在采访中承认失误,但事件闹大,国会民主党要调查,媒体追着问。特朗普在X上说这是失误,没开除沃尔兹,可内部需要找人担责。

这时候,远右翼活动人士劳拉·卢默跳出来了。她以前推过9/11是内部阴谋的说法,还影响特朗普在2024大选辩论说“海地人吃猫狗”。2025年3月26日,卢默在X上发帖,指黄之瀚妻子Candice Chiu在民主党政府干过活儿,参与起诉国会山事件的人,还说黄的岳父跟中国有联系。她连用大写“CHINESE”强调,质疑黄的忠诚,说他不配当国家安全职位。卢默3月30日发视频,继续挖黄的背景。4月2日,她连发帖子,叫黄“中国副国家安全顾问”,说他是外国利益代表。4月3日,卢默带文件去白宫见特朗普,指责十二名员工,包括黄之瀚。当天特朗普开除三名国家安全委员会下属,但沃尔兹和黄暂时没动。

事件没完。4月6日,媒体曝沃尔兹团队建了至少20个Signal群聊,协调安全事务,进一步暴露漏洞。汤姆·科顿3月27日在X上发帖,说黄和妻子是“100% MAGA战士”,特朗普亲自选的。但科顿这么护黄,主要是怕自己合作多年被牵连。科顿本来是共和党建制派,后来转MAGA,在特朗普偏好原生支持者的风气下,他这种人容易被边缘化。卢默继续攻,5月1日黄之瀚宣布离职,沃尔兹转任联合国大使提名。黄离职后去私人领域,干智库咨询,到2025年9月还低调,没再拿公职。

黄之瀚这事儿,暴露了美国华人政界的尴尬地位。华人精英以为靠专业能力就能站稳脚跟,可MAGA那种意识形态,本质上排斥异族,强调白人主导的美国复兴。少数族裔顶多当点缀,不被信任。黄干了那么多反华政策,推动技术限制和立法,可还是被当成建制派,不是MAGA核心。一有风吹草动,就被拉出来背锅。类似事儿不新鲜,共和党大佬米奇·麦康奈尔的妻子、交通部长赵小兰,也被MAGA追着骂“通共”。赵小兰家底厚,根基深,还被指责用职位帮家族在中国做生意,2021年监察报告说她滥用办公室资源,干私人事儿,但特朗普司法部没追究刑事。

拜登政府组阁时,华人更惨,没一个重要职位。2021年3月亚特兰大枪击案后,亚裔抗议闹大,白宫才设了个亚裔联络员位置,但没实质变化。华人政客全国影响力小,杨安泽那会儿热闹一阵,现在快没人提了。华人总觉得美国梦就是奋斗,好好干活儿就能得认可。可美国历史不是这么写的,族群地位靠争抢和反抗,不是绩效。黑人群体就不同,尽管负面标签多,但他们占人口14%,有统一认同,从底层到精英,至少愿意为集体争利益。民主党那边,黑人党团影响力大;共和党也得拉点黑人支持,冲淡种族主义印象。

黑人政治空间,是用血泪换来的。1921年塔尔萨大屠杀,黑人社区“黑人华尔街”被白人暴徒夷为平地,300多人死,8000人无家可归。那是美国种族暴力最惨案之一,黑人没靠“好好干活”求饶,而是通过抗议和组织争取。马丁·路德·金搞非暴力,马尔科姆·X推暴力,黑豹党学社会主义经验,都被抓或杀。但这些斗争留下了痕迹,今天黑人有勉强过得去的政治待遇。华人呢?人口不到2%,归在亚裔大类下,内部还不团结。不同时期、地区、阶级的华人,互不认同。中产华人对底层华人没啥感情,对白人倒更亲近。

对母国认同也低,美国亚裔中,华人只有四成对中国有好感,精英更少。中国崛起后,华人精英心态复杂,怕沾中国标签影响职业,又想沾光。结果在美国种族逻辑下,华人甩不掉标签。反华美国人面对个体华人可能正常,但集体时,支持任何针对华人的政策。1982年陈果仁案,白人暴徒怪日本抢美国汽车业工作,杀了个长得像日本人的华人。案子引发亚裔抗议,推动权利运动。可几十年后,MAGA主导政坛,又怪中国经济衰退,华人再成靶子。

黄之瀚这种积极反华的华人,以为帮美国就能证明忠诚,结果还是让自家日子难过。华人缺乏斗争精神,新一代对美国历史和政治认知浅,组织弱。2023年皮尤调查,57%亚裔成人视歧视为大问题,63%说关注太少。2024年委员会100调查,68%华人每月遇至少一种歧视,85%觉得针对华人。地缘紧张加剧歧视,2025年哈佛研究说,“中国威胁观”影响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态度。华人要增强认同和组织,否则类似甩锅反复发生。

来源:烟寒若雨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