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肖战不是王力宏,没想到,他俩不被看好却成晚会“收视功臣”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9 14:36 1

摘要:按理说这晚会阵容不差啊,有顶流肖战,有天王王力宏,还有周深这种实力歌手,两岸三地来的嘉宾超百人,节目也准备了50多个,怎么看都该是热度拉满的场面,结果全场最高收视都没破2%,说起来还挺可惜的。

2025年9月28号的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收视数据一出来就挺让人意外的。

按理说这晚会阵容不差啊,有顶流肖战,有天王王力宏,还有周深这种实力歌手,两岸三地来的嘉宾超百人,节目也准备了50多个,怎么看都该是热度拉满的场面,结果全场最高收视都没破2%,说起来还挺可惜的。

今天咱就好好聊聊这事儿,看看好好的晚会为啥收视没起来,到底是谁把观众留住了,又是谁让观众忍不住转台。

晚会刚开场没多久,收视就出问题了。

大合唱结束后第一个单独上场的是刘涛,本来这位置挺关键的,得把刚进来的观众留住才行。

可涛姐这次好像有点紧张,而且选的歌也不太合适——唱的是李玟的《想你的365天》

说实话,这歌难度真不低,音又高又要控制气息,李玟当年唱得多稳啊,涛姐虽然总被说“演员里唱歌最好的”,但跟专业歌手比,还是差了点意思。

我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这歌选得有点冒失了,果然没一会儿,弹幕里就有人说“还是让专业的来唱吧”。

后来看收视数据,涛姐表演那10分钟,收视确实是第一次往下掉。

本来开场就该给观众留个好印象,结果反而让一部分人走了,这开头打得确实不太好。

不过还好,后面周深和王力宏上来了,算是把这下滑的收视给拉回来了。

这俩人是真靠谱,全程开麦真唱,一点不含糊。

周深就不用说了,之前2024年央视春晚唱《花开忘忧》的时候,零失误的真唱就圈了不少粉,这次在大湾区晚会上,声音还是那么稳,听着就舒服。

王力宏更不用说,华语乐坛的老大哥了,这么多年大型晚会的经验,舞台掌控力特别强,一开口就有那股子专业劲儿。

他俩一表演,我明显感觉弹幕里的好评多了,之前走的观众好像也回来了。

后来看数据,收视确实是从下滑的趋势慢慢往上走的。

老实讲,这事儿也能看出来,观众对晚会的演唱要求其实很直接——就是要听专业的、真实的表演,不是说演员不能唱歌,但得选对自己能驾驭的,不然反而会拉低效果。

本来大湾区晚会以前挺有特色的,2024年那届就是靠“全程直播真唱”火的,当时大家都觉得“终于有不修音的晚会了”,真实感特别强,最后收视还破了2%,成了当年的口碑晚会。

可今年不知道为啥,改成延迟播出了,而且节目里真假唱穿插着来,一下子就把以前的优势给丢了。

没了“真唱”这个特色,再加上编排又乱,导致后面的收视就跟坐过山车似的,一会儿上一会儿下。

最明显的就是苏醒那组表演的时候,一开始大家看到苏醒出来,还挺高兴的——毕竟是选秀出身的老熟人了,有固定的观众喜欢他。

所以刚上场的时候,收视确实往上走了点,算是个小高潮。

可没想到,唱着唱着苏醒突然跑调了,而且同组另外三个人也没接住,整个节目一下子就垮了。

我当时听的时候都愣了,心想“这咋还跑调了呢”,弹幕里也炸开了锅,好多人说“这也太尴尬了”。

结果没意外,收视跟着就往下掉了,刚涨起来的那点热度又没了。

还有徐怀钰和周洁琼的表演,也挺让人可惜的。

徐怀钰一开始单独唱《踏浪》的时候,我还挺激动的——这歌我小时候就听,1998年发行的,不管是70后还是90后,基本都听过,群众基础特别好。

徐怀钰一开口,那熟悉的旋律一出来,收视确实往上走了,看来大家都吃“怀旧”这一套。

可后面周洁琼一上来跟她合唱,就有点不对劲了。

徐怀钰是那种甜妹元气的风格,周洁琼更偏向韩式抒情,俩人的声音和台风一点都不搭,唱的时候感觉各唱各的,一点默契都没有。

我当时听着就觉得别扭,果然没一会儿,收视又掉下去了。

搞不清晚会导演是咋想的,节目安排得一点规律都没有。

一会儿是真唱,一会儿是假唱;刚听完专业歌手的表演,又来个非专业的;本来怀旧风刚起来,又突然切到年轻风格,观众都被绕晕了。

我身边有朋友说“看这晚会跟翻牌子似的,不知道下一个是啥风格,看着累”。

就这么来回折腾,收视一直就在1.8到1.9之间晃悠,怎么都上不去2%。

时团王源拖后腿,小沈阳父女难破2%

如果说前面的编排混乱只是让收视起伏,那黄金时段的嘉宾安排,简直是把破2%的机会直接给丢了。

一般晚会的黄金时间都是晚上8点到9点,这时候观众最多,只要安排个能镇场的嘉宾,收视很容易往上冲。

可这次大湾区晚会,居然在这个点安排了时代少年团。

说实话,我不是说时团不好,他们在年轻粉丝里确实有人气,但大湾区晚会的观众不一样啊,大多是喜欢经典歌曲的70后、80后、90后,跟时团的受众不太搭。

而且之前湖南台跨年晚会,都把时团安排在零点以后,就是因为那时候主要是粉丝在看,路人观众少。

这次把他们放黄金时段,本来就有点冒险。

结果也确实没出乎预料,时团一上场,收视就掉得特别明显。

更关键的是,他们还唱了经典偶像剧的歌曲串烧,像《流星花园》《恶作剧之吻》的插曲,这些歌都是观众的青春回忆,结果改编得太年轻化,跟原版的怀旧味儿差太远,好多人都说“毁经典了”。

我身边有个80后朋友,本来还在看,一听到时团唱这些歌,直接换台去看别的了。

等时团表演完,收视从快到2%的样子,直接落到1.5%左右,想再冲上去就难了。

更无奈的是,时团之后王源又上场了,收视也没拉回来。

王源的歌其实还行,走的是青春流行抒情风,但问题还是受众不搭。

大湾区晚会的观众更爱听老一辈歌手的演唱,或者是有实力的唱将,王源的风格跟这个晚会的调性不太合。

本来时团已经把收视拉低了,王源上来也没能吸引新观众,收视就一直低迷着。

不过晚会后半段,还是有个小亮点的,就是小沈阳父女。

晚上10点左右,本来是观众准备关机睡觉的时候,也是最后一次冲收视的机会。

小沈阳父女一上场,还真把收视给拉起来了。

他俩之前在2023年东方卫视春晚就合作过,又演小品又唱歌,风格特别接地气,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喜欢。

这次表演完,收视冲到了全场最高,差不多1.93%。

本来以为这下有希望破2%了,结果还是差了点。

老实讲,小沈阳父女已经尽力了,能把收视从低谷拉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

但前面坑太大了,刘涛开场掉一波,苏醒、徐怀钰那组晃一波,黄金时段时团又掉一波,后面再怎么救,也补不回来之前的损失了。

其实看完这届大湾区晚会,我最大的感受是,收视不好真不是嘉宾不够有名,而是没把“合适”这件事做好。

明星跟晚会就像演员跟角色一样,得有契合度才行。

刘涛不是不能唱歌,但不该选那么难的经典曲目;时团和王源也不是没实力,但他们的风格就不适合大湾区晚会的受众;小沈阳父女能火,就是因为他们的表演刚好戳中了这晚会观众的喜好。

而且晚会还丢了以前“真唱”的优势,编排又乱得让人摸不着头脑,黄金时段还选错了嘉宾,这些问题加在一起,收视没破2%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希望下次再办的时候,能多琢磨琢磨观众到底想看啥,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别再浪费这么好的嘉宾阵容了。

毕竟大家看晚会,图的就是个开心、听得舒服,要是总让观众觉得“不对劲”,下次可能就不愿意看了。

来源:靖娱之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