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里有老人的,大概率都遇过这种糟心事儿:刚手把手教完老人调台、找电视剧,转头老人拿起遥控器就犯懵,对着好几个按键戳来戳去,最后还是得打电话问你;想陪孩子看个动画、跟家人追场球赛,充了会员以为“一劳永逸”,结果点开又跳出“单独解锁”的付费窗口,钱花得不明不白。
家里有老人的,大概率都遇过这种糟心事儿:刚手把手教完老人调台、找电视剧,转头老人拿起遥控器就犯懵,对着好几个按键戳来戳去,最后还是得打电话问你;想陪孩子看个动画、跟家人追场球赛,充了会员以为“一劳永逸”,结果点开又跳出“单独解锁”的付费窗口,钱花得不明不白。
不过最近常看电视的人应该发现了,这些麻烦正在慢慢消失——开机时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广告了,桌上堆着的好几个遥控器能“合并同类项”了,就连收费项目也都整整齐齐列在那儿,一眼就能看清。这可不是电视自己“变乖了”,而是广电总局牵头搞的电视行业“双治理”,专门盯着操作复杂、收费乱的问题,而且明确说了,年底前要让全国家庭的电视都变成“省心款”。
其实早几年,电视之所以越用越麻烦,根本不是技术跟不上,而是行业“野蛮生长”闹的。那时候互联网电视刚火起来,硬件厂商想卖设备,内容平台想赚会员费,运营商又有自己的机顶盒,大家各干各的,没人管用户用着方不方便。就说遥控器吧,电视一个、机顶盒一个,要是再连个音响、投影仪,桌上能摆四五个,别说老人记不住,年轻人有时候都得对着按键愣半天。
收费就更乱了,影视、少儿、体育、纪录片,各个平台都把内容拆成小份卖,你充了A平台的会员,看不了B平台的动画;买了体育基础包,想看热门球赛还得再加钱。到最后,用户一年交好几笔会员费,却连“想看啥就看啥”都做不到。这种“只想着赚钱,不管用户体验”的路子,没把电视做好,反而把人都逼去刷手机了——2024年治理刚开始的时候,全国看电视直播的家庭月活率才刚过一半,有线电视缴费用户更是连续7年往下掉,行业越做越窄。
所以这次广电“动真格”,不是简单“修修补补”,而是从根儿上理顺行业逻辑:打破大家“各自为政”的壁垒,从操作、收费、监管三个地方一起发力,重新把电视的“用户体验”捡回来。
先说说最让人头疼的操作问题,核心就是解决“设备太散、遥控器太多”的毛病。对于家里已经有电视、有机顶盒的老用户,不用花钱换设备,只要把机顶盒遥控器开个“红外学习”功能,就能让它同时控制电视的开关机、调音量,相当于“一个遥控器管到底”,目前已经有2亿多家庭这么做了,老人再也不用对着好几个遥控器犯愁。
要是想换新款设备,现在还有“三模通用遥控器”可选,红外、蓝牙、星闪三种模式都能兼容,不管你家是老电视还是新智能电视,是广电的机顶盒还是其他品牌的,拿过来就能用,不用再挑型号。除此之外,还出了5款手机遥控器的原型,手机扫码连电视,调台、搜内容跟刷视频一样简单,年轻人出门在外,还能远程帮家里老人调电视。
更彻底的是“机顶盒内置化”,现在已经造出样机了,以后买新电视,不用再额外接个机顶盒占地方、绕电线,开机直接就能看直播、找内容,从根源上解决了“接线乱、操作杂”的问题。
再说说收费,以前的“套娃收费”,本质就是没规矩,各平台想怎么拆、想怎么定价就怎么来。这次治理直接定了硬规矩:不管是有线电视、IPTV,还是互联网电视,每个电视终端最多只能保留6个收费包,比之前整体减了74.6%,再也不会出现“打开电视全是付费入口”的情况。
而且现在把互联网电视的播控权,统一收归到7家合规的集成平台,1.8亿台电视终端都已经覆盖到位,那些“野路子”的小平台没法再随便加收费项目了。现在打开电视,所有收费项目都集中在一个页面公示,会员能看啥内容、啥时候到期、续费率多少,清清楚楚写在那儿,你想单买影视包、单买少儿包都行,想选组合套餐也可以,再也不会出现“充了会员还得额外花钱解锁”的套路,钱花得明明白白。
光定规矩还不够,得有监管盯着,才能防止“治理完又反弹”。这次广电总局联合了市场监管总局、消协等好几个部门,建了个全链条监测系统,哪个平台敢偷偷加收费项目、敢藏着权益不说明,系统能实时预警,马上就会被约谈整改。
更关键的是有“退出机制”,每年都会评估那7家集成平台的播控能力、合规情况,要是不合格,直接清出市场,从源头杜绝“钻空子”。用户要是遇到问题,维权也比以前快多了,优化后的投诉渠道,反映的问题能及时转交给对应平台,还会跟踪解决进度,2024年电视行业的用户抱怨率已经降到4.1%,比去年少了2.8个百分点,大家的吐槽明显少了。
其实现在这场治理,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效果。2024年全国看电视直播的家庭月活率,从之前的52.6%涨到了62.2%,有线电视缴费用户更是8年来第一次实现正增长;全国18.3万家酒店的1159万间客房,现在开机就能直接看直播,不用再对着复杂的界面调半天;255家机场、183个高铁站也都接上了合规的电视信号,旅客等车候机的时候,能安安稳稳看会儿电视。
还有个意外的小惊喜,就是“重温经典”频道火了,现在已经有6580万用户常看,超2.5亿观众重新回到电视大屏前,看《西游记》《亮剑》这些老剧。这也说明,不是大家不爱看电视,而是以前电视用着太麻烦,只要体验跟上了,客厅里的大屏照样能找回人气。
而且到年底前,还有更多好变化要落地。1130万台三模通用遥控器和微型机顶盒会批量上市,不想换电视的家庭,换个遥控器、加个小机顶盒就能升级;百万台“内置机顶盒”的一体化电视也会推向市场,买新电视直接省了机顶盒的钱和麻烦。
不光是普通家庭,酒店、养老机构、农村地区的电视服务也会全面升级——养老院里的老人,不用再麻烦护工调台;农村家庭的电视,也能跟城里一样,看高清直播、选合规会员;旅客住酒店,开机不用再看冗长的酒店广告,直接就能选想看的内容。
还有大家关心的开机广告,现在已经从之前最长118秒,缩减到了35秒,而且都是可关闭的,以后还会接着优化,开机等待时间会更短。
说起来,这次广电治理不只是让电视变省心,更激活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循环”。用户愿意回来看电视了,收视人数涨了,优质内容也愿意往电视大屏上放——以前只在手机上更的网络剧、微短剧,现在越来越多能在电视上看,“台网同播”成了常态;电视机、遥控器的技术升级,还带动了家电消费,再加上以旧换新的政策,不少人愿意把家里的老电视换成“省心款”,电视行业也成了提振消费的一个小支点。
以前大家总说“电视买得起用不起”“开机容易操作难”,现在这些问题正在慢慢解决。其实电视的回归,本质上是“用户为中心”的回归——行业不用套路收割用户,而是靠靠谱的体验留住人,才能走得长远。
再过几个月到年底,你家的电视不管是操作还是收费,都会更省心。到时候一家人围在客厅里,不用再跟遥控器、收费窗口较劲,安安稳稳看剧、看球赛,那个曾经被冷落的大屏,也会重新变成家里热闹的“核心区”。
来源:玲姐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