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亲证中国芯片仅落后几纳秒,美对华封锁正反噬自身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4:53 1

摘要:黄仁勋在9月26日那期播客里说中国芯片只落后“几纳秒”,乍一听像开玩笑。但细想,这话未必是客套。他当场驳了三个流行说法:“中国造不出AI芯片”“没制造能力”“整体落后两三年”,直接称这些观点“荒谬”。

黄仁勋在9月26日那期播客里说中国芯片只落后“几纳秒”,乍一听像开玩笑。但细想,这话未必是客套。他当场驳了三个流行说法:“中国造不出AI芯片”“没制造能力”“整体落后两三年”,直接称这些观点“荒谬”。

实际情况是,华为昇腾910B去年就量产了,FP16算力256 TFLOPS,差不多是英伟达A100的八成。寒武纪、壁仞这些国产厂商,也在特定AI推理场景里落地商用。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最近公布的数据提到,2024年国内AI芯片出货量涨了67%,总量到了120万片。有个在国产GPU初创公司干活的朋友说,现在头部企业的流片周期压到6到8个月,比三年前快了一倍。制造能力真不是短板,只是长期被低估。

中国芯片追得快,背后有三个硬支撑。

首先是人多。教育部数据到2024年,全国集成电路相关专业在校生超45万,每年毕业的工程师大概12万,规模是美国的三倍还不止。在深圳、上海这些地方,一个芯片验证岗动不动上百人抢,卷得厉害。这种高强度竞争逼着技术快速成熟,没人敢慢。

其次是制造生态有韧性。虽然7nm以下先进制程还卡着,但中芯国际、长电科技这些企业在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上已经高度自主。2024年,中国在全球成熟制程产能里占了38%,给大量AI推理芯片提供了稳定量产基础。

最关键的是市场在推。国内AI应用场景太活跃了,光2024年大模型公司就超过200家,算力需求指数级往上蹿。这种“用市场养技术”的路子,让国产芯片在真实负载里不断打磨。美国的技术封锁反而逼着中国把供应链垂直整合起来。一开始缺高端发动机,后来连轮胎、玻璃都自己做了,整车反而更适应本地路况。

黄仁勋这话也不是单纯捧场,更多是商业现实的反映。英伟达正推H20这类特供芯片想重回中国市场,但日子不好过。IDC前几天发的报告说,2025年第二季度,华为昇腾在中国AI训练芯片市场的份额已经到21%,而英伟达因为出口管制和合规限制,份额从2023年的85%掉到了58%。

更麻烦的是,H20性能被砍得厉害。第三方测试显示,FP16算力比A100低了差不多40%,价格却只降了15%,性价比明显吃亏。美国企业现在两头难:一边是政治压力要“脱钩”,一边是利润诱惑想“回来”。黄仁勋公开呼吁解除对华技术封锁,说白了,就是希望能在规则内公平竞争,别被彻底踢出局。

毕竟,中国市场过去贡献了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三成以上的收入。这块蛋糕要是彻底没了,它在全球AI领域的老大位置真可能动摇。当对手不仅能造,还能卖得动,轻视就等于自毁。

黄仁勋说中国芯片只落后“几纳秒”,你觉得这是场面话,还是真看清了局面?如果国产芯片真能在两年内追平主流性能,你愿意为华为昇腾或者寒武纪买单吗?

来源:莱德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