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菏泽 小城大爱|沃土繁花,爱与善何以在曹州大地生生不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4:31 1

摘要:在菏泽国网巨野县供电公司,9年间走出2名“中国好人”、5名“山东好人”及多名省市级道德模范,形成了引人瞩目的“好人集群”现象。为何这个看似普通的县级企业,能成为滋养榜样的“高产田”?

黄河奔涌,润泽这方牡丹之都;德风化雨,涵养这片仁义厚土。

在菏泽国网巨野县供电公司,9年间走出2名“中国好人”、5名“山东好人”及多名省市级道德模范,形成了引人瞩目的“好人集群”现象。为何这个看似普通的县级企业,能成为滋养榜样的“高产田”?

凡人微光 让向善之心“闪耀如星辰”

在国网巨野县供电公司,我们见到了那一个个有血有肉、可感可学的身边榜样——

面对母亲全身90%烧伤的危急情况,胡成通两度“割皮救母”,从头部、腿部取出约40%的皮肤移植给母亲,用血肉之躯诠释“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二十年如一日照顾智力障碍的邻居家庭,“电工爸爸”孙自谦默默垫付电费十余年,更在邻居爷爷去世后,将无人照料的两个幼儿接回家中抚养,从“接济”到“接管”,用超越血缘的大爱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主动请缨援藏的姚飞,投身“大电网”建设,在海拔5000米的雪域高原奋战5个月。2021年河南暴雨,他又毅然逆行奔赴灾区参与抢险复电,奋战七天七夜,用行动诠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舍小家为大家的王兴刚,新婚次日返岗,妻子临产仍坚守培训岗位,以“三把斧”精神取得11项国家专利,诠释“螺丝钉”的敬业担当……

厚植沃土 让良善种子“破土有力量”

好人的成长,需要阳光雨露,更需要一片深厚的土壤。国网巨野县供电公司精心培育向善生态,构建了“制度保障—文化滋养—平台实践—传播赋能”的良性循环机制,让善意落地生根。

在制度设计上,国网巨野县供电公司党委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创新性地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纳入员工培养发展规划,与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直接挂钩。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主动发现”机制——支部推荐、工会走访、员工访谈、客户反馈四条渠道像一张细密的网,确保每一个善行微光都能被捕捉。

在文化浸润上,国网巨野县供电公司既用红色教育铸魂,又用“家文化”暖心。建立员工互助基金,在胡成通“割皮救母”时第一时间提供支持,传递着“你勇敢行善,我全力护航”的组织温度。

在实践平台上,“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成了志愿服务的主阵地,“网格化服务”将善行自然融入工作,这些平台让善念有了转化的通道,让“学好人、做好人”从口号变成实际行动。

小城大爱 让凡人善举“蔚然成风尚”

根植于齐鲁文化的厚土,“仁者爱人”的悲悯、“见利思义”的担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推己及人,早已融入山东人的血脉,沉淀为山东人的精神图腾,成为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

在菏泽,这种力量破土而生、绵延激荡——万千平凡人心中善意的星火微光,汇聚成这座城市最持久、最温暖的精神底色。

于是,这样一幅“曹州好汉群像图”徐徐铺展:是胡成通“割皮救母”,以血肉之躯回报春晖,彰显至孝赤子心;是曹县村民张国涛“冰河一跃”,用“救人重要,再冷我也敢跳”的朴实信念,托举起一家五口的生命希望;是牡丹区村民赵云剑“飞身入水”,三十秒内连续托举两名落水儿童上岸,在闸口前抢回两条鲜活生命;是“全城寻血”的暖心瞬间,当五岁病危儿童急需“熊猫血”的消息传遍朋友圈,无数陌生人奔赴血站,印证了“生命面前没有陌生人”的菏泽温度……

善的河流奔涌不息。从“小城大爱”的菏泽温度,到“厚道山东”的精神火炬,在新时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以仁为心、以善为行的厚重故事,山东人还在接续书写。

来源:郓城县广播电视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