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丨嵩明县:以产兴城 以城引人 绘就新型城镇化新画卷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14:13 1

摘要: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抓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实施,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发展改革委推出“五城共建”和新型城镇化“产业导入”试点经验系列宣传,旨在营造典型引路、奋进争先良好的工作氛围,为各地建好创新、宜居、美丽、韧性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抓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实施,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发展改革委推出“五城共建”和新型城镇化“产业导入”试点经验系列宣传,旨在营造典型引路、奋进争先良好的工作氛围,为各地建好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提供路径参考。

嵩明县地处云南省中部、昆明市东北部,是昆明城市功能拓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嵩明县围绕“产城融合示范区、现代制造业基地”发展定位,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在产业集聚、城乡融合上持续发力,按照云南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试点引领工作安排,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有效路径,走出了一条以产兴城、产教融合、以城引人、以产促业的发展路子。2024年城镇化率较2023年提高1.6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提高幅度。

坚持以产兴城

坚定不移大抓产业、主攻工业

嵩明县认真落实省、市工作安排,制定印发《嵩明县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助力实体经济三年跨越发展十条措施(2025—2027年)》,全面实施工业“十百千”行动,健全完善梯度“升规培育库”,2025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2%;净增规上工业企业23户,总量达174户,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6.82亿元,同比增长8.9%。同时,协同推进一二三产业联动,延伸“嵩花、嵩菜”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先后引入华发现代农业示范园、中荷数字农业科创园、云南药食同源创新中心等,实施昆明国资冷链物流、西南冷链物流等重点项目,不断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上半年,嵩明县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速和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增长4.1%、4.1%、7.2%。

坚持产教融合

高水平建设全省重点产教融合示范区

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职教院校扩容提级。近两年先后引入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云南财经职业学院等院校入驻,为“十五五”实现“4个20”目标(20所院校、20万师生,建成区20平方公里,“十五五”期间投资超20亿元)奠定基础。一手推动校内校外双向产教融合。杨林经开区超过110家企业与高校形成校内校外双向产教联合发展机制,龙头企业深度参与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工商学院等学校28个专业课程开发,订单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每年超过20000名毕业生实现“出校门进厂门”。鼓励企业与院校共建技术创新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2025年,年产值3000万元的“校中厂”象小羽文创冰激凌项目、幼儿师专与全国重点信息企业软通动力数据标注产教基地等项目成功落地,院校“双创”企业骑宜骑科技集团获评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批校内产教融合工厂建设初见成效。

坚持以城引人

持续推动“三个加快”

一是全面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经营,加快人口聚集,保持人口净流入良好势头。2023年,全县人口净增1.96万人,2024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3.47万人,新增3500人。二是建立以教育就业为导向的农村居民市民化机制,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三是抢抓“旅居云南”重大机遇,加快旅居人员聚集。全市首家出台县级文旅赋能优惠政策,山水田园之旅、兰茂文化之旅等5条精品线路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10余家专业旅居市场主体落地生根,全县旅居人数超过1万人,“旅居云南・入昆第一站——嵩明”品牌进一步打响。

坚持以产促业

扎实抓好“家门口”务工车间落地

以“招小商、育特色、强服务”为抓手,探索“就业不出村、增收在家门口”乡村振兴新路径,杨桥街道电商直播产业带农增收、杨林经开区817户入园企业促农就业,成功入选全省10个“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典型案例。上半年,全县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4%、5.0%。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