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机电量从100%掉到20%只要刷半小时短视频,冬天一出门就关机,这破电池谁受得了?
手机电量从100%掉到20%只要刷半小时短视频,冬天一出门就关机,这破电池谁受得了?
11月,清华张强团队宣布跟宁德时代搭伙,明年就要拉一条固态电池中试线。
实验室里那袋像面粉一样的含氟聚醚电解质,成本已经压到50美元一公斤,只比现在的电解液贵一倍。
我看完只有一个念头:这玩意儿要是真能上车,我的续航焦虑大概能治好一半。
先说点实在的。
美国阿贡实验室10月出的报告直接盖章:清华这套东西的体积能量密度1027Wh/L,把QuantumScape的941Wh/L按在地上摩擦。
不过零下30度会掉15%电量,东北老铁可能得再等等。
上周CATARC刚出的热箱测试更离谱——150度烤俩小时不炸,国标只要求撑5分钟。
我脑子里立刻闪过去年高速上那辆烧得只剩骨架的电车。
快充数据也变态。50Ah的软包电池,10分钟怼进6C电流,能量密度还有582Wh/kg,只比慢充少3.7%。
这意味着加油站尿尿的功夫,车能补能400公里。
但别急着高潮。
现在良品率才68%,100块电池里32块是残次品。
离子电导率0.8mS/cm,比液态电解液慢十倍,急加速时可能像老头乐。
欧盟新规卡得更死——氟化物含量必须低于500ppm,团队正连夜改配方。
最扎心的是特斯拉电池总监那句话:成本得砍到100美元/kWh以下才有戏。
现在实验室报价换算下来要180美元,还得腰斩。
张强在新能源大会上放话,第二代FPE-SPE 2.0明年上车测试,循环800次还能剩80%容量。
如果2026年真能量产,现在这些三元锂、磷酸铁锂都得进博物馆。
说到底,这不是清华和宁德时代的胜利,是所有被电量焦虑支配的打工人的曙光。
要么电池革命,要么继续当充电宝的奴隶——答案明年见分晓。
来源:云端踏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