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信息:能否成为下一个千元王者?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2:02 1

摘要:昨晚刷手机,看到海光DCU 3.0跑分比上一代直接翻倍,字节、商汤已经悄悄下单,我脑子里第一反应是:寒武纪还在流血,它怎么就先赚翻了?

“国产AI芯片到底能不能打?

昨晚刷手机,看到海光DCU 3.0跑分比上一代直接翻倍,字节、商汤已经悄悄下单,我脑子里第一反应是:寒武纪还在流血,它怎么就先赚翻了?

把财报摊开,数字冷冰冰,却像打耳光。

海光Q3净利9.8亿,寒武纪同期亏5.2亿,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更狠的是,海光靠的不是政府塞红包,而是DCU产品线收入占比第一次冲破30%,真金白银来自AI训练集群的订单。7nm工艺、算力提120%,听起来像广告,但字节把测试卡插进自家机房跑YOLOv8,功耗降了18%,训练时间砍一半,省下来的电费够给算法团队多发两个月夜宵。

有人吐槽:国产芯再猛,CUDA搬不过来还是白搭。

我跑去问在曙光做液冷服务器的老同学,他甩给我一张内部PPT:曙光海光联合实验室10月挂牌,7285 CPU已经批量装车,替换率40%,上面跑的正是海光自己做的ROCm迁移工具。

百度的人私下承认,ResNet50迁移只改了200行代码,比预期少一半。

生态差距还在,可已经能踩着梯子往上爬。

政策那头也没闲着。

九月国务院发话,2025年国产算力必须占50%,海光直接进目录,党政军采购单里名字排在第一行。

大基金二期再砸15亿,专款给Chiplet 3D堆叠,2024量产。

翻译成人话:只要生产线转起来,封装环节不怕美国再卡脖子。

对手不是没反应。

英特尔准备推中国特供GPU,华为昇腾却先伸手和海光握一起,双方把MindSpore和ROCm缝在一起,互相兜底。

英伟达市占55%,海光18%,看起来遥远,可训练卡一年市场规模1200亿,只要再啃7个百分点,海光就能摸到25%生死线。

机构算过,真到那天,估值模型从芯片厂切到成长科技,股价再翻一倍都算保守。

风险也摆在那儿。

CUDA迁移工具成熟度落后2-3年,先进封装设备随时可能被拉黑,百度自研芯片一旦成气候,第三方空间会被压扁。

可换个角度,海光已经赚到现金流,能持续喂研发,寒武纪还在找钱续命,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我把K线图拉到年初,海光涨了67%,动态PE 85倍,贵得咋舌。

可茅台35倍,英伟达60倍,市场给的溢价不是看今天,是赌2024年那张25%的门票。

赌赢了,千元股价不是梦;赌输了,最多回到硬件厂的老估值,腰斩也还有利润垫背。

一句话:国产AI芯片能不能打,答案已经写在客户机房和省电账单里。

海光先上岸,寒武纪还在水里扑腾,谁先淹死,时间会给照片。

来源:执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