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9 月 27 日上午 10 点整,济南万达广场小米之家的玻璃门准时向两侧滑开。门外等候近半小时的顾客立刻加快脚步,有人攥着皱巴巴的纸质预订凭证,有人手机屏幕停留在订单详情页,还有人背着印有旧款小米 Logo 的双肩包 —— 他们是首批来提取小米
2025 年 9 月 27 日上午 10 点整,济南万达广场小米之家的玻璃门准时向两侧滑开。门外等候近半小时的顾客立刻加快脚步,有人攥着皱巴巴的纸质预订凭证,有人手机屏幕停留在订单详情页,还有人背着印有旧款小米 Logo 的双肩包 —— 他们是首批来提取小米 17 系列新机的用户。门店内,6 名店员早已穿戴好印有 “小米 17” 字样的蓝色工服,展台上整齐排列着 12 台新机,黑色、白色、浅紫色的机身在灯光下泛着细腻光泽,每台机身后背的 “妙享背屏” 都亮着默认的时间显示界面。
首位进店的是 28 岁的程序员张先生,他径直走到服务台,从口袋里掏出旧款小米 12,“麻烦帮我把数据迁到新的 Pro Max 里”。店员接过两台手机,用数据线连接后,屏幕上很快弹出 “数据迁移中” 的进度条,联系人、照片、应用程序的图标在界面上逐一跳动。张先生则拿起展台上的小米 17 Pro,反复翻转机身观察背屏,手指在小屏幕上轻轻滑动,嘴角不自觉上扬,“比网上看的实物更精致,这背屏比想象中好用”。接下来的半小时里,陆续有 53 名顾客进店,柜台前很快围满了体验新机的人群,有人举着手机拍摄背屏功能,有人俯身对比不同机型的重量,还有人拉着店员询问续航测试数据,热闹的讨论声在门店内此起彼伏。
一、妙享背屏:小设计玩出大花样
在小米 17 系列的所有功能中,妙享背屏无疑是最大的焦点。这块位于机身背部左上角、尺寸仅 2.1 英寸的 OLED 小屏幕,看似不起眼,却在实际体验中激发了用户的创造力,成为现场讨论度最高的亮点。
“这感觉就像把智能手表贴在了手机背面。” 正在门店直播的数码博主 “科技小杨”,一手拿着小米 17 Pro,一手举着直播支架,镜头对准机身后背。他打开后置摄像头切换到自拍模式,背屏上立刻显示出实时画面,“你们看,用主摄像头自拍终于能看到自己的表情了,再也不用凭感觉盲拍,拍合照时还能从背屏看到所有人是否入镜”。说着,他对着门店镜子试拍了一张,背屏上清晰呈现出他的侧脸,调整角度后按下快门,照片效果比前置摄像头更清晰。随后,他又演示了 “快捷显示” 功能,在背屏上设置好取餐码后,只需双击背屏就能调出,“平时取外卖、买咖啡,不用解锁主屏,抬手就能扫,比以前方便太多”。
年轻用户则玩出了更多创意。19 岁的大学生李同学,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复古游戏机造型的保护壳,套在小米 17 Pro 上后,背屏瞬间变成了掌机的显示界面。他打开预装的《愤怒的小鸟》,手指在主屏上操控,背屏同步显示游戏画面,“小时候玩的掌机就是这个样子,小米这波设计太懂情怀了”。李同学边玩边向周围人展示,几个同龄人立刻围过来,纷纷询问保护壳的购买链接。还有用户发现,背屏可以自定义动态壁纸,有人设置成实时飘动的云朵天气动画,有人上传了自己手绘的个性签名,甚至有职场人士将电子工牌图片设为背屏背景,“上班不用带实体工牌,刷手机背屏就能打卡”。
社交平台上,关于妙享背屏的讨论也在同步升温。截至 9 月 27 日下午 6 点,# 小米 17 背屏创意用法 #话题阅读量突破 1.8 亿次,网友分享的用法五花八门:有宝妈将孩子的照片设为背屏壁纸,随时能翻看;有健身爱好者用背屏显示运动数据,跑步时不用频繁解锁主屏;还有商家老板将店铺收款码放在背屏,收款时直接展示背面即可。一位网友留言:“原本以为背屏是噱头,用了才发现解决了很多小痛点,这设计太实用了。”
二、苹果用户跨界:从犹豫到换机的真实动因
首销现场另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是苹果用户对小米 17 系列的兴趣。不少携带 iPhone 的用户专程来门店体验,其中有人当场决定下单,而他们的换机理由,集中在 “易用性”“性价比” 和 “续航” 三大核心需求上。
35 岁的王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手持 iPhone 14,在小米 17 Pro 展台前犹豫了很久,反复对比两款手机的界面。“我之前一直用苹果,担心换安卓会不习惯。” 她向旁边一位正在调试新机的男士询问,对方主动接过话茬:“我上周刚从 iPhone 13 换成小米 17 Pro,界面布局和操作逻辑很像,上手很快,你看这个控制中心,下拉就能调节亮度、音量,和苹果的操作差不多。” 这位男士是小米 LV5 级会员刘先生,他边说边演示跨设备连接,“我家里用的是苹果笔记本,装了一款跨品牌连接软件后,小米手机能直接投屏到电脑上,传文件、编辑文档都很流畅,不用像以前那样依赖微信传输”。
价格对比则让王女士更加心动。刘先生随手从展台上拿起一个白色的磁吸充电宝,“苹果那款同款磁吸充电宝要 899 元,小米这个功能一样,支持 20W 快充,只要 399 元,便宜一半还多”。他又指向柜台里的充电头,“这个 29 元的 22.5W 快充头,充电速度和苹果 300 元的原装头差不多,我现在出门就带这个,轻便还省钱”。王女士拿出手机计算器,默默算了一笔账:如果换成小米 17 Pro,再搭配小米的配件,比买苹果新机加原装配件能省近 2000 元,这让她的犹豫减轻了不少。
最终促使王女士下定决心的,是电池续航。“我现在的 iPhone 一天得充两次电,早上出门满电,中午就得补一次,晚上回家还剩 20% 左右,太不方便了。” 刘先生立刻接话:“小米 17 Pro Max 的电池有 5500 毫安,我昨天充满电,刷视频、聊微信、拍照片用了一天,晚上还剩 35% 的电,重度使用也能撑到下班,再也不用随身携带充电宝。” 他展示了自己手机的电量界面,“你看,我今天早上 8 点满电出门,现在 11 点半,用了三个半小时还剩 78%”。这番话彻底打消了王女士的顾虑,她当即走到收银台,预订了一台白色的小米 17 Pro。
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其实是 “回归” 的老米粉。“我 2018 年就用小米 8,后来结婚时家属给买了 iPhone,就一直用苹果。这次小米 17 Pro 发布后,看到背屏和续航的介绍就心动了,拿到真机后发现系统比以前更流畅,限制也少,比如文件传输不用通过第三方软件,直接就能分享,这才决定换回来。” 他的手机壳上还贴着旧的小米会员贴纸,“用惯了开放的系统,再用苹果总觉得束手束脚,小米这次的创新正好戳中了我的需求”。
三、市场数据:首销火爆,Pro 机型成主力
小米 17 系列的首销表现,用数据印证了市场对它的认可。官方在上午 10 点 05 分发布战报:开售仅 5 分钟,小米 17 系列销量就突破 18 万台,刷新 2025 年国产手机首销纪录。其中,配备妙享背屏的 Pro 机型成为绝对主力,小米 17 Pro Max 一款机型的销量就占到了系列总销量的 50% 以上,浅紫色版本更是在开售 3 分钟内售罄。
济南万达广场小米之家店长李敏透露,门店在首销前三天就接到了 127 台预订,其中 101 台是 Pro 系列,“大多数用户都指定要 Pro 版,尤其是 Pro Max,很多人都是冲着重磅的背屏和续航来的”。她指着展台上的库存表,“白色 Pro Max 现在只剩 3 台,浅紫色已经断货,我们正在紧急向总部申请补货,预计明天能到 20 台”。
除了背屏,小米 17 系列的影像系统也获得不少好评。新机搭载的 **“光影猎人 950L” 传感器 **,支持更大的进光量,在逆光拍摄场景中表现尤为突出。摄影爱好者陈先生专门带着专业相机来到门店,在店外阳光下进行对比测试。他用小米 17 Pro 拍摄对面大楼的玻璃幕墙,屏幕上显示的画面中,天空没有出现过曝的白色光斑,大楼的细节也清晰可见;而用他随身携带的旧款手机拍摄,画面中天空一片惨白,幕墙细节模糊。“以前逆光拍照要么脸黑,要么背景白,小米这个传感器解决了大问题,以后出门拍风景不用再特意找角度躲阳光了。” 陈先生满意地说,当场决定将预订的标准版换成 Pro 版。
四、行业启示:实用创新比参数更重要
小米 17 系列的热销,给当下的手机行业带来了值得思考的启示。在硬件配置越来越趋同的今天,消费者不再单纯追求复杂的参数,而是更看重能切实改善日常体验的创新功能。
数码测评博主 “大李说科技” 在门店体验后表示:“现在很多手机发布会都在堆参数,比如处理器跑分、屏幕刷新率,但用户真正用到的没多少。小米 17 的背屏设计很聪明,它没有追求惊天动地的技术突破,而是解决了用户的小痛点 —— 自拍盲拍、信息快捷查看、个性化展示,这些都是每天都会用到的场景,用户自然愿意为这样的创新买单。” 他举例说,以前用后置摄像头拍文档,需要反复调整角度才能拍正,现在通过背屏实时预览,一次就能拍好,“这种能提升效率的小功能,比单纯的参数升级更有价值”。
现场还有不少用户提到,小米 17 系列的创新让他们看到了 “差异化” 的可能性。“现在的手机长得都差不多,拿到手里分不出谁是谁。” 正在体验新机的赵女士说,“小米这个背屏不仅实用,还很有辨识度,拿在手里别人一眼就能认出是新款,这种独特性也很吸引人”。
当天傍晚 6 点,济南万达广场小米之家的客流仍未减少。店员们忙着为最后几位顾客办理购机手续,展台上的小米 17 Pro 背屏依旧亮着,有的显示着天气,有的滚动着歌词,有的停留在游戏界面。一位刚买完手机的用户,站在门店门口迫不及待地给背屏设置个性签名,手指在小屏幕上一笔一划地写着 “新手机,新生活”,夕阳的余晖洒在机身上,映出他满意的笑容。
来源:抚资讯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