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中国桑都”织锦绣 海峡两岸话振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10:25 1

摘要:走进中国桑都文化展示馆的大门,大家首先被蚕桑文化展示区吸引,从古代先民栽桑养蚕的智慧,到近现代蚕桑产业的迭代,时光的脉络在展品间清晰可见,静静诉说着乐至作为“中国桑都”的悠久历史。特色产品厅里,白僵蚕、桑叶面、桑葚酒等衍生品琳琅满目,蜀绣工坊内绣娘指尖的蚕桑主

9月27日,2025台湾自媒体人“秋游四川”活动走进“中国桑都”核心区乐至县东山镇,两岸媒体及台湾自媒体人等10余人实地探访蚕桑产业。

走进中国桑都文化展示馆的大门,大家首先被蚕桑文化展示区吸引,从古代先民栽桑养蚕的智慧,到近现代蚕桑产业的迭代,时光的脉络在展品间清晰可见,静静诉说着乐至作为“中国桑都”的悠久历史。特色产品厅里,白僵蚕、桑叶面、桑葚酒等衍生品琳琅满目,蜀绣工坊内绣娘指尖的蚕桑主题作品引人驻足。

在乐至县鼎升养殖家庭农场里,大家深入桑园、采摘桑叶。蚕桑养殖大棚中,白色的蚕宝宝正趴在桑叶上“沙沙”进食。大家将刚摘的桑叶均匀铺在地上,看着蚕宝宝们“慢吞吞”地爬向新鲜桑叶,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新奇的笑容。蚕棚负责人张魏介绍,这片看似朴素的蚕棚,藏着“一年六季养蚕”的高效模式。通过流转2500亩土地,建成27个规模化养殖场,蚕棚不仅自己年养蚕3000余张、产茧120吨,还通过小蚕共育中心为周边500余户蚕农提供“幼苗”,不少老人、妇女在这里分拣桑叶、照料蚕宝宝,每月能增收1200余元。

非遗桑茶工坊内,传承人杨华边说边演示,“做桑茶讲究‘三杀三揉+低温烘焙’,一步都不能少”。大家围在一旁,有的观察翻炒的火候,有的尝试揉搓桑叶,亲身体验非遗工艺的细腻与严谨。待新茶制成,传承人提壶注水,琥珀色的茶汤注入杯中,清甜茶香瞬间漫开,大家忍不住赞叹,“这茶比想象中更清爽”。随后的凉拌桑芽、桑叶凉粉、桑叶蒸饺等特色小吃更是让人举筷不停,大家在味蕾的满足中,聊得愈发投机,这一缕缕清香仿佛成了拉近彼此的纽带。

一片桑叶、一根蚕丝,不仅织就了乐至乡村振兴的图景,更以新媒体的方式传播了“中国桑都”蚕桑文化,进一步架起了两岸同胞沟通交流的桥梁。

来源:同心四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