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历史上15位名将的“作死操作”:1赵括,2马谡,3李景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09:48 1

摘要:战国赵将,名将赵奢之子,因 “纸上谈兵” 成千古反面教材。公元前 260 年长平之战,赵王用他替换稳健的廉颇。赵括一上任就废防守改进攻,被秦将白起诱敌深入,粮道被断,四十万赵军被围 40 余日。他突围时战死,余部降秦后全被坑杀,赵国直接从强国跌落到衰败边缘。实

战国赵将,名将赵奢之子,因 “纸上谈兵” 成千古反面教材。公元前 260 年长平之战,赵王用他替换稳健的廉颇。赵括一上任就废防守改进攻,被秦将白起诱敌深入,粮道被断,四十万赵军被围 40 余日。他突围时战死,余部降秦后全被坑杀,赵国直接从强国跌落到衰败边缘。实战不是书本推演,他坑了军队更坑了国家。

三国蜀汉参军,诸葛亮看重的谋士,却栽在 “街亭之战”。公元 228 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主动请战守街亭,还立了军令状。可他不听副将王平劝阻,非要把军营扎在山顶 —— 美其名曰 “居高临下”,结果被魏将张郃断了水源,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北伐大计泡汤,马谡最后被诸葛亮按军法斩首,“言过其实” 的评价成了他的标签。

明朝开国名将李文忠之子,建文帝派他率 50 万大军平靖难之役。可他打了三场关键仗:第一次攻北平,被燕军夜袭就溃逃;第二次白沟河之战,占尽优势却被一阵风刮乱阵脚,丢了粮草军械;第三次守济南,见燕军来了直接开城门投降。全程没赢过,还总给朱棣送物资,网友戏称 “朱棣登基最大功臣”,最后被建文帝圈禁至死。

明朝辽东经略,主持 “萨尔浒之战” 时犯了致命错。1619 年,他率 11 万大军打后金,非要分兵四路,还约定 “会师赫图阿拉”—— 可四路军距离太远,消息不通,又遇上大雪。后金努尔哈赤抓住机会,集中兵力 “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短短 5 天就灭了三路明军,第四路不战而逃。此战后明朝丢了辽东主动权,后金彻底崛起。

南朝宋将领,宋文帝想北伐,他拍胸脯说 “能轻松灭北魏”。可 145 年北伐时,他先是逼百姓当兵,又纵容士兵抢民间财物,把民心全推给敌人。北魏派大军来战,他没像样抵抗就逃了,还丢了全部军械粮草。宋文帝的 “元嘉之治” 本有起色,经他这一败,国力大损,“元嘉草草” 的典故也因他而来。

晚清蒙古亲王,镇压太平天国北伐军时挺厉害,可打捻军时飘了。1865 年,他追捻军到山东曹州,觉得捻军是 “流寇”,不带足够粮草就孤军深入。结果被捻军诱到包围圈,几万清军溃散,他只带少数人突围,最后躲在麦田里,被一个叫张皮绠的捻军小兵认出斩杀。亲王身份配这结局,尴尬又可惜。

唐朝名将,“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说的就是他。安史之乱时,他守潼关,知道叛军势猛,主张坚守不战。可唐玄宗听了奸臣谗言,逼他出战。哥舒翰无奈哭着领兵出关,结果在灵宝被叛军伏击,唐军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俘。潼关一丢,长安很快失守,盛唐从此走下坡路,他这仗打得又冤又尬。

三国曹魏名将,曹操手下 “五子良将” 之一,跟着曹操打了三十年仗,从来忠心耿耿。可 219 年樊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于禁的军队被淹,他没战死也没突围,反而投降了关羽。后来关羽败亡,他又被孙权送回曹魏,曹操见了感慨 “于禁跟我三十年,临危反不如庞德”。最后他在羞愧中病死,一世英名毁在 “投降” 上。

战国魏将,与孙膑同门却妒其才,曾设计挖去孙膑膝盖骨。公元前 341 年马陵之战,孙膑率齐军迎战,故意每天减少军灶数量,伪装士兵逃亡。庞涓见了得意忘形,认为齐军胆怯,只带轻骑追击,结果钻进马陵道的伏击圈。齐军万箭齐发,庞涓才知中计,羞愧自刎,魏国也因此丧失中原霸权 —— 算计同门终被同门算计,尴尬又可悲。

三国曹魏名将,随曹操征战多年,却栽在定军山。219 年刘备攻汉中,夏侯渊守定军山,本应坚守营垒,他却亲自带少数人去修补营外的鹿角(防御工事)。刘备部将黄忠趁机率部突袭,夏侯渊猝不及防被斩杀。曹操后来评价他 “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 身为统帅,把自己当小兵用,丢了命还乱了军心,堪称 “轻敌典范”。

东晋主帅,淝水之战时面对前秦百万大军,一开始吓破了胆,主张坚守不战,想靠拖延耗走秦军。多亏侄子谢玄力劝,提出 “让秦军后退,腾出战场决战” 的计谋。谢石半信半疑同意,结果秦军一退就乱了阵脚,晋军趁机冲锋,竟以少胜多。若不是谢玄坚持,他大概率会错失战机,让东晋陷入危局 —— 主帅当得比副将还犹豫,尴尬值拉满。

唐朝名将,擅长长途奔袭,却因贪心酿大错。751 年,他为抢功劳,擅自攻打西域石国,不仅杀了石国国王,还劫掠财物。石国残余势力投靠大食(阿拉伯帝国),大食率军来攻,高仙芝仓促应战怛罗斯。战中盟军葛逻禄部倒戈,唐军惨败,西域影响力大减。他本是 “战神”,却因私念引发外交危机,赢了小国丢了大局,实在不值。

北宋名将,“杨家将” 原型,辽军都怕他,称 “杨无敌”。986 年雍熙北伐,他主张迂回包抄,却被监军王侁嘲讽 “领数万精兵,竟畏敌如虎”,逼他正面进攻。主帅潘美没能制止,杨业无奈出战,约定在陈家谷接应,可等他退到谷口,却没见援军 —— 潘美、王侁早已撤军。杨业力战被俘,绝食而死,尴尬在忠勇却被同胞坑,一世威名差点被埋没。

南宋将领,靖康之变后护送宋高宗赵构南逃。他竟把军中战船全用来运自己的金银珠宝,导致金军追来时,宋军没船可渡,只能弃守扬州。赵构仓皇逃到江边,差点被金军活捉,史称 “扬州之变”。后来士兵哗变,把矛头指向王渊,将他乱刀砍死 —— 身为护驾将领,先顾私财再顾皇帝,公私不分到这份上,死得一点不冤。

明朝抗倭名将,靠着戚继光、俞大猷平定了倭寇,保住了东南沿海。可他为了稳固地位,依附严嵩党羽赵文华,还曾给严嵩送重金。后来严嵩倒台,胡宗宪被牵连下狱,虽没查出直接贪腐,但 “严党余孽” 的帽子摘不掉。他在狱中写了 “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 的诗句,最后自杀身亡 —— 打得了倭寇,却看不清政治风向,功成名就后落得如此下场,可惜又尴尬。

来源:自说自话聊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