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展“中医药膳师”培训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09:52 1

摘要:这不是普通的厨房,而是一个弥漫着草药清香与文化韵味的修炼场。当“黄精元蹄”在砂锅中咕嘟作响,当“金沙天麻”在热油中绽放金黄,当“金佛三和汤”在汤锅里酝酿香气,这不仅是美食的诞生,更是一场关于生命健康的智慧传承。

这不是普通的厨房,而是一个弥漫着草药清香与文化韵味的修炼场。当“黄精元蹄”在砂锅中咕嘟作响,当“金沙天麻”在热油中绽放金黄,当“金佛三和汤”在汤锅里酝酿香气,这不仅是美食的诞生,更是一场关于生命健康的智慧传承。

9月28日,第六期“中医药膳师”岗位能力培训在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结业,此次培训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和丰富的实践内容,展现出中医药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期培训特别突出了药膳文化特色,以“归芪蒸鸡”“三仙润养梨”“乾坤鱼头”“大有二白包”等独具特色的药膳菜品为核心教学案例。这些菜品不仅在烹饪技艺上独具匠心,更深刻体现了“药食同源”的理念,将中医药文化与美食烹饪完美融合。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杨勇告诉记者,本期培训的亮点菜品名称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三仙润养梨”暗合天地人三才和合之意,搭配补益药材,于寻常食材中见养生大道;“金沙天麻”将名贵天麻与咸蛋黄巧妙结合,既平肝熄风,又满足味蕾享受;“乾坤鱼头”以鱼头为容器,汇聚多种药材精华,诠释“鱼跃龙门”的养生智慧;而“大有二白包”则将山药、茯苓等白色药材融入面点,实践着“五色入五脏”的中医理论。这些菜品的精妙之处在于其超越了简单的“药材+食材”的物理组合,而是将中医药文化的哲学思辨融入烹饪艺术。每一道药膳都是一个完整的养生方案,承载着“治未病”的东方智慧,让食用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完成一次对身体的有益调理。

据悉,为推动药膳人才、菜品与经营场所的“三认证”体系建立,让药膳文化从深山走向都市,从专业领域走进百姓餐桌。前五期培训已培育近200名药膳师,这些学员在各大康养基地乃至全国范围内,成为药膳文化的传播使者。有的学员在东街开设养生餐厅,将“金沙天麻”做成了招牌菜;有的在康养机构开发药膳套餐,让“乾坤鱼头”成为老年人喜爱的养生佳品。这种“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辐射效应,正是药膳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动写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本次培训在延续传统的同时,更注重与现代生活的对接。在培训过程中,授课老师们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深入讲解了药材的真伪优劣鉴别方法、食材与药材的合理用量配比以及烹饪技巧的灵活运用等关键环节。学员们不仅学习了如何制作色香味俱佳的药膳菜品,更深入了解了每道菜品背后的中医药文化内涵和养生功效。在这片弥漫着药香与饭香的修炼场上,药膳师的炒勺翻飞间,翻炒的是千年智慧,炖煮的是时代新意。(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国 通讯员 梁磊)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