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医传承与创新的长河中,1942 年生于河南滑县的田合禄,是一位极具特色的探索者。他从田间自学起步,深耕中医、易学与天文历法领域五十载,以跨学科视角重构经典理论,成为五运六气研究的标志性人物。
在中医传承与创新的长河中,1942 年生于河南滑县的田合禄,是一位极具特色的探索者。他从田间自学起步,深耕中医、易学与天文历法领域五十载,以跨学科视角重构经典理论,成为五运六气研究的标志性人物。
一、扎根乡土的中医启蒙
少年时期,田合禄在豫北农村插队时偶然发现《黄帝内经》,从此开启自学中医之路。白天劳作间隙背诵《药性赋》,夜晚借煤油灯研读《伤寒论》,三年逐字批注经典,打下扎实理论根基。
1970 年代初,他开始在乡村问诊,用简便中药方剂治病,深刻体会中医 “辨证施治” 精髓,也因实践中发现传统六经辨证的局限,萌发将《周易》太极理论融入中医的创新思维,逐步形成 “表部三阳 - 里部三阴” 的诊疗框架。
二、跨学科研究的理论突破
经过二十年临床积累,田合禄在 1990 年代学术研究迎来爆发。他打破学科界限,将天文历法、易学数理融入中医理论,完成三大核心体系建构。
提出 “三部六经” 体系,结合 “六经病欲解时” 解析《伤寒论》,为外感病诊疗提供新视角;耗时十年完成《从黄帝内经说古天文历法基础知识》,论证五运六气是 “天人相应” 的时间医学模型;在《中医内伤火病学》中系统梳理相关论述,提出 “新三本” 理论,该书获北方十省市优秀科技图书奖。
三、著书立说与学术传播
田合禄出版 20 余部专著,构建起贯通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应用与文化根源的学术体系。《周易真原》从天文历法解读《周易》,获唐明邦教授题词;《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大观》提出 “出生时间与体质相关性” 假设。该理论为个性化诊疗提供新思路,在慢性病调理、体质辨识中逐步实践,引发学界对时间医学与中医结合的持续关注。
《针灸真原》总结 “田氏三角针灸法” 。其著作被译为外文,在海外中医院校作为教材,他还在悉尼、纽约举办讲座,推动中医理论国际化。
《伤寒真原》结合五运六气解析六经辨证,提出太阳病分篇理论,为外感病诊疗提供新路径,成为中医经典现代研究的重要参考。
《五运六气解读》融合运气与脾胃理论,著作译介海外并用于教学,推动中医国际化。
四、教育实践与行业影响
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特聘专家,田合禄坚持出诊,运用五运六气体质理论调理慢性疾病。在教学上,他担任创新创业基地导师,将五运六气纳入课程,指导研究生研究慢性病。2024 年,他参与 “中医药 + AI” 项目,开发 “五运六气体质辨识系统” 。
五、争议与坚守中的学术品格
田合禄的理论体系伴随学术讨论,部分学者肯定其创新,但也指出需更多临床数据支撑。他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相关学术论坛委员等民间学术组织职务,呼吁建立传统与现代科学语言的互译体系。
从乡间郎中到国际讲坛学者,田合禄用五十年证明,中医创新是在现代语境中激活传统理论。他跨学科的视野与实证精神,为中医现代化提供了宝贵参照。
来源:乐颜健康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