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基斯坦几乎在2025年4月陷入瘫痪长达十日。起因是政府宣布将修建六条运河,用于灌溉该国东部的乔利斯坦沙漠。从唯一港口城市卡拉奇向北部人口中心输送的货物完全中断。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两名儿童在巴基斯坦南部卡拉奇市爆裂的水管旁行走。
巴基斯坦几乎在2025年4月陷入瘫痪长达十日。起因是政府宣布将修建六条运河,用于灌溉该国东部的乔利斯坦沙漠。从唯一港口城市卡拉奇向北部人口中心输送的货物完全中断。
南部信德省的抗议者担心供水减少,要求立即取消该项目,并封锁了所有通往北方的高速公路。政府很快让步,总理谢赫巴兹·谢里夫于5月初宣布暂停该项目。
此举至少部分源于政府预见到印度可能采取军事行动。印度指责巴基斯坦策划了帕哈尔格姆恐怖袭击事件,该事件于上月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造成26人死亡。面对外部威胁,政府必须化解内部纷争。
地缘政治因素使抗议者获得了暂时的胜利。但水资源引发冲突的潜在风险在巴基斯坦依然存在,从家庭用户超额使用抽水泵取水,到省际间的重大纠纷皆是如此。
作为研究巴基斯坦水资源短缺问题三十年的学者,我认为该国的水资源冲突完全可以避免。其根源在于政府痴迷于供给侧大型工程,却忽视了公平获取与水质保障等核心议题。
据巴基斯坦政府官方数据,超过95%的可用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其中包括水稻和甘蔗等耗水作物。巴基斯坦是这些作物的第五大生产国和第四大出口国。
与此同时,拥有1,800万人口的商业中心卡拉奇却面临严重缺水。富裕社区遍植耗水的椰枣树,拥有异域风情的花园、高尔夫球场和游泳池。但该市80%以上的贫困社区几乎完全依赖水罐车供水,其价格高达富裕社区自来水费用的30倍。
信德省海得拉巴市民众抗议政府修建新灌溉渠的计划。
卡拉奇的水管常常成为冲突的前线。我的研究记录了多起因争夺水源而引发的民族群体间暴力冲突。例如,卡拉奇古贾尔纳拉社区的基督教少数群体,就曾因控制分配两社区用水量的调节阀操作权,与邻近的普什图社区爆发激烈冲突。
以乌尔都语为主要语言的奥兰吉镇与阿尔塔夫纳加尔社区之间也曾爆发冲突。2015年初,奥兰吉居民袭击并摧毁了阿尔塔夫纳加尔泵站的架空供水装置,原因是该泵站正将奥兰吉的用水抽入商业水罐车。
巴基斯坦的供水依赖于印度河及其支流。该水系为广袤的印度河含水层补给水源,该含水层提供全国作物所需水量的80%。
上游旁遮普省(巴基斯坦多座主要城市所在地)与下游信德省围绕印度河水资源分配的省际冲突,始终是悬而未决的难题。
信德省对旁遮普省任何新建大型水利工程都心怀不满。而旁遮普省与中央政府则以发展为名,力推水坝及基础设施项目。
1991年签署的《省际水资源协议》曾为信德-旁遮普水争端提供某种解决方案。该协议将印度河水系的水资源分配给巴基斯坦四个省份。然而,信德省民间社会和政府频繁指控旁遮普省违反协议,未经信德省首席部长批准擅自引流印度河水,而协议明确要求必须获得该许可。
信德与旁遮普的民族主义政治在言论中极力渲染水资源冲突,这种做法正侵蚀着巴基斯坦的联邦体制。
动荡的俾路支省境内众多水坝与采矿项目,同样激化了民众对巴基斯坦政府的敌意。当地人指出,水坝建设几乎未征询民意,且在山洪暴发时沦为安全隐患。2022年洪水期间,俾路支省约30座水坝被冲毁。与此同时,外资采矿企业在当地大量占用水资源,却鲜少惠及当地民众。该省持续的叛乱活动及巴基斯坦政府相关的人权侵犯行为,与水资源政治密不可分。
印度河一直是巴基斯坦信德省与旁遮普省之间的冲突根源。
巴基斯坦的水资源开发模式以工程与基础设施为核心。但在气候变化加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更需要在地方层面实施适应性强、灵活多变的水资源管理。
当前模式将国家锁定在基于基础设施设计参数预设假设的固定管理框架中。在通常从7月持续至9月的洪水季,水坝等基础设施的设计参数已常态化超负荷运转。为保护设施不得不泄洪,反而加剧了洪峰强度。
农业用水主要依赖地下水,但所有投资却集中于地表水。巴基斯坦普遍存在这样的痛惜:地下水被放任给私营电动水泵无序开采,所有关注都倾注于地表水。在民生供水领域,对上镜的城市绿地和大型供水项目的痴迷,同样导致贫困地区水资源被抽离,急需维护的输配水基础设施也缺乏资源保障。
气候变化是棘手的难题,在巴基斯坦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多元复杂的国家,集中决策难以应对。地方智慧与民主决策才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公平用水分配的最佳仲裁者。然而在巴基斯坦这样的禁卫军国家,军事主导的治理体系却不幸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
如果你对这个话题也有自己的经历或思考,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作者:达尼什·穆斯塔法
职务: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批判地理学教授
利益披露:本文引用的研究成果源自美国和平研究所(USIP)与英国皇家地理学会资助的项目。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