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时尚界的潮流更迭中,人造革以其多变的纹路和亲民的价格,逐渐成为了各大秀场与日常穿搭的宠儿。当我们轻抚那些精美的人造革制品,赞叹其逼真的纹理时,可曾想到,这背后有一位低调的“幕后英雄”——离型纸。
在时尚界的潮流更迭中,人造革以其多变的纹路和亲民的价格,逐渐成为了各大秀场与日常穿搭的宠儿。当我们轻抚那些精美的人造革制品,赞叹其逼真的纹理时,可曾想到,这背后有一位低调的“幕后英雄”——离型纸。
回溯古代,人们为让皮革更为耐用且美观,便尝试在其表面刻画图案。而在长期实践中,他们发现涂抹一层特殊涂料,能避免皮革与模具直接接触,这便是离型纸的前身。从那时起,离型纸便悄然开启了它在工业领域的奇妙旅程。
如今,在现代工业里,离型纸已不可或缺,尤其在人造革生产中,它先被涂上特殊颜料,再经热压或冷压,将颜料精准转移至人造革表面,从而塑造出千变万化的纹路。从逼真的木纹、石纹,到充满艺术感的抽象几何图形,离型纸凭借自身特性,为人造革的纹路设计赋予了无限可能,满足了从高端时尚品牌到大众消费品的多元需求。
那么,离型纸究竟有着怎样独特的构造与性能,才能担此重任?在其他行业,它又扮演着怎样至关重要的角色?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索离型纸的神秘世界。
离型纸
离型纸(Release Paper或Release Liner),又称隔离纸或防粘纸,是一种表面涂覆有机硅离型剂的特殊功能性纸张。其核心作用是通过低表面能的硅油涂层实现与其他材料(如胶黏剂、树脂等)的“可控粘附”,即在一定压力或温度下可轻松剥离,同时保护胶层不被污染或提前粘合。
离型纸一般不单独存在,配合纸张、薄膜或特种材料等面材以不干胶标签形式存在。
我们常见的各种商标及快递标签等,一般都需要将离型纸剥离后使用,离型纸在人们的生活中常常因接触不到而被忽略。其实在医疗卫生、电子产品、食品、包装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离型纸的构造
离型纸一般有三层构造:
第一层为纸基;
第二层为封闭涂层;
第三层是隔离剂层。
离型纸的主要应用工艺
不干胶标签生产
工艺步骤:在离型纸表面涂布压敏胶(PSA),再复合面材(如铜版纸、PET膜等),最后模切成型。
详细说明:在不干胶标签生产中,先是在原纸上均匀涂布硅油等离型剂,这一过程中,为了确保离型剂快速、均匀地固化,常运用电磁加热辊。电磁加热辊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辊体自身发热,能够精准调控温度,辊面温差可稳定控制在±1℃以内,且升温迅速。涂好离型剂的纸张接着进入烘箱进行二次干燥,强化离型效果,随后在涂布机上涂布压敏胶,而在涂布压敏胶后,同样会借助电磁加热辊进行快速烘干和温度把控,确保胶层均匀固化,同时维持离型纸表面的平整度。
核心作用:离型纸作为载体,确保标签在模切后仍能整齐排列,使用时轻松剥离。
胶带与保护膜制造
工艺要点:将离型纸与涂布胶黏剂的基材(如BOPP膜、PE膜)复合,固化后收卷,避免胶带自粘。
详细说明:原纸经涂布离型剂工序后,利用电磁加热辊促使离型剂快速固化,保障离型性能的稳定。接着,与带有胶粘剂的薄膜进行复合操作,复合后,再次通过电磁加热辊进行加热固化,精确的温度控制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有力保证产品质量。
医疗行业应用
场景示例:医用胶带、创可贴的离型层,确保无菌性和即用性。
复合材料层压
应用领域:碳纤维预浸料、电子柔性电路板(FPC)等,离型纸防止树脂在固化前粘连。
离型纸的分类
离型纸可以分为有塑和无塑两种:
有塑离型纸:就是在纸张上做涂塑处理,俗称淋膜(PE),淋膜后再涂上离型剂,使其达到剥离的作用。
无塑离型纸:主要有格拉辛、CCK等经过特殊处理的离型纸,这类特殊的纸张无需涂塑,直接涂离型剂使其达到剥离的作用。
如果谈两款区别的话,有塑离型纸成本相对便宜,但不环保。而无塑离型纸与之相反,
虽成本相对较高却环保。
离型纸的优势
精准控制剥离性能
通过调整硅油配方和涂布工艺,可精确控制离型力,满足不同胶黏剂的需求。
保护胶层稳定性
防止胶黏剂氧化、污染或提前粘合,延长产品储存期。
工艺兼容性强
适用于高温固化(如预浸料生产)、模切、印刷等多种加工环境。
环保性提升
部分离型纸可重复使用(如预浸料离型纸),或采用可回收基材(如无塑淋膜纸)。
离型纸的缺点
成本较高
高端离型纸(如PET基材)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复杂,价格显著高于普通包装纸。
耐温性限制
传统硅油离型纸的耐温上限通常为180°C,超高温场景需使用特种涂层(如氟素离型纸)。
回收难度大
含硅涂层的离型纸需特殊处理,普通废纸回收线难以分离硅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储存条件严苛
需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否则易导致离型力衰减或基材变形。
离型纸的性能指标
离型纸的性能指标
涂布量是影响离型纸的一个关键指标,影响最终的离型品质和生产成本,涂布量太少,会导致离型不良,太多,也是浪费成本。
产品的离型力,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性能,虽然可能从表面上看,很多离型纸可以剥离,但是从细节上,还是有差异的。通过对剥离力的测试,可以得出不同的离型力微观的差异。
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是残余接着力,这也是区分离型纸品质的关键测试方法。简单理解,就是离型纸贴合胶带后,第一次的剥离力对比重复第二次的剥离力,因为离型剂是硅,有转移的特性,所以第二次保留的剥离力越接近第一次,性能越好。一般能保留80%以上就不错了。如果能达到90%就是优秀的品质了,测试这个性能,有利于胶带使用方放心,使用的离型纸不会对胶带的粘性产生负面的影响。行业一般定义使用德莎TESA7475或者日东NITTO31B作为一个标准的测试胶带,当然各家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胶带。
影响离型的因素
看起来,离型纸随便一撕,很简单,但是其实从细节上追究,还是有很多因素影响最终的离型效果。
首先,不同的胶带使用同样的离型纸,离型力是不一样的。相对粘一点的胶,使用同样的离型纸,剥离力会高一点,所以不能靠一种产品包打天下,需要事先做搭配实验。
而贴合后的产品,随着时间推移,也会发生变化。以3M的468纯胶膜胶带为胶,贴合不同型号的离型纸,离型力会下降。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都是下降,事实上,很多产品贴合胶以后,经过高温高湿以后,因为胶充分浸润了离型纸表面,粘性大幅增强,离型力会明显上升。
当然,除了上面两项,还有很多,比如不同的离型纸配方和生产工艺,硅油的涂布质量、涂布厚度,原纸的平整度、厚度、结构强度,剥离时的角度和速度,存储的环境等等。
离型纸的供应链
离型纸的供应链,材料涉及到原纸,离型剂,涂布厂,模切厂以及使用终端。
全球离型纸做的最大最好的是LOPAREX耐恒集团,另外还有台湾的宝燕,国内的弘擎,也都不错,目前都是最大的胶带公司3M的供应商。生产原纸的有UPM芬欧汇川,WAUSAU PAPER,肯特Cham Paper Group等;而硅离型剂也有很多家,陶氏(前道康宁),赢创,迈图,瓦克,信越以及国内的蓝星等。
总体而言,离型材料应用非常的广泛,虽然是一个不起眼的辅料,和最终产品分离后,最终都会被丢弃,但是它会影响终端客户的使用体验,所以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行业。
文章参考资料:泉州华友皮革、NPIT日纸国际、合成革精英联盟、胶膜矩阵
注:本站转载的文章大部分收集于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站立场以及对其内容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将及时处理。
来源:联净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