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石头炒到几亿?说说奇石和资本那些见不得光的事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07:50 1

摘要:你听说过吗?现在有些石头比黄金还贵,不是钻石翡翠,就是河边、戈壁里捡的普通奇石——但这“贵”不是因为石头本身多稀罕,全是资本和名人联手炒出来的猫腻,最恶心的是,他们还把真正爱石头的“清流”们的路给堵死了。

你听说过吗?现在有些石头比黄金还贵,不是钻石翡翠,就是河边、戈壁里捡的普通奇石——但这“贵”不是因为石头本身多稀罕,全是资本和名人联手炒出来的猫腻,最恶心的是,他们还把真正爱石头的“清流”们的路给堵死了。

先说说资本是怎么把石头变成“印钞机”的。之前有个香港来的藏家,早年间盯着内蒙古的沙漠漆石,偷偷囤了一大半好料,把市场上的流通量掐得死死的。十年前他花5万收的一块“海螺”石,后来标价518万卖了;还有块叫“沙漠王子”的,成本才100万,去年直接喊到1380万。你猜他怎么让别人信这价?天天去各种石展站台,给石头编故事,一会儿说像“欧洲救城的英雄”,一会儿拉文化圈的人站台,说这是“当代奇石标杆”。其实说白了,就是垄断资源+编故事,把石头从“好看的自然造物”,变成了能炒的“金融产品”。

更离谱的是名人掺进来。有个之前搞文旅项目、后来欠了不少钱的明星,几年前从设计师手里花1.8亿买了块太湖石,转头就说这石值8亿。为了撑场面,他把石头切成茶台,说这是“文人雅玩,能养菖蒲观鱼”,还在社交平台发“忍痛割爱”的文案,搞得像多珍贵似的。结果呢?标价3.5亿挂了大半年,根本没人买。懂行的人都知道,那石头实际值不了千万,他就是想靠自己的名气“抬估值”,要么套钱还债,要么给其他资本当“价格锚点”——可这么一搞,普通玩家再看太湖石,第一反应不是“这石的‘瘦皱漏透’美不美”,而是“这石能卖多少钱”,完全跑偏了。

这些资本和名人一折腾,最受伤的就是真正爱石头的清流们。之前有个上海的藏家,50块在江边捡了块长江石,石纹天然像《陋室铭》的书法,他本来想拿去博物馆分享,让大家看看奇石的文化味。结果有人看到了,第一句就问“你这石能卖多少钱?”“要不要找个明星帮你炒炒?”;还有甘肃的一个姑娘,本来好好直播卖奇石,明码标价,想让更多人知道“赏石不是炒石”,结果直播间总有人问“有没有名人同款?”“能不能升值?”,好好的文化分享,全被带成了“投机直播间”。

更糟的是市场被搞乱了,造假的、骗贷的全来了。有人用激光在普通石头上刻纹路,假装是天然的“象形石”;还有人拿酸泡石头,造“老皮壳”,60%的戈壁石都是假的,清流们想普及的“科学鉴定”,根本没人听——大家都盯着“能不能暴富”,谁还管石头真不真、美不美?之前还有个搞园林的老板,用4000块石头估值380亿,从银行骗了500亿贷款,同一块灵璧石抵押了7次,最后爆雷了,银行收紧了对奇石相关的贷款,结果清流们想把收藏的好石拿去做文化展览、申请保护资金,反而没人信了,说“你们是不是也想骗钱?”

其实奇石本来多好啊,是大自然的造化,是古人说的“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清流们玩石头,是看石纹里的意境,是品“以石比德”的文化,是想保护黄河、长江边的石资源不被过度开采。可资本和名人一进来,把“赏石”变成了“炒石”,把文化变成了噱头,把市场搅得乌烟瘴气。现在再去石展,满眼都是“亿元专区”“名人藏品”,真正有文化味的好石,反而被挤在角落没人看——你说这不是毁了赏石的根吗?

说到底,石头没罪,爱石头的初心也没罪,有罪的是那些想把石头变成“摇钱树”的资本,和为了利益帮着炒作的名人。希望哪天能回到以前,大家看石头,先看它的美,再品它的文化,而不是一开口就问“能卖多少钱”。

来源:怀风书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