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专家基层密云行,崔勇教授为基层医护人员授业解惑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02:00 3

摘要:9月6日,由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作为学术指导,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主办的“皮肤健康三年行动·高水平专家基层行”在北京市密云区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医院)顺利举办。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崔勇教授等多家知名医院的专家深入一线,通过门诊带教、专题授课与病例研讨等形

9月6日,由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作为学术指导,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主办的“皮肤健康三年行动·高水平专家基层行”在北京市密云区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医院)顺利举办。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崔勇教授等多家知名医院的专家深入一线,通过门诊带教、专题授课与病例研讨等形式,为基层医护人员授业解惑,切实提升区域诊疗水平。

诊室里,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崔勇教授亲自主持教学查房,结合临床实例深入剖析疑难病例,强调规范化治疗与个体化方案的融合。他指出,“在问诊的过程中,必须要抓住早期皮疹的特征,后续管理才能少走弯路。” 从门诊带教时的细致讲解,到病例讨论中的精准点拨,再到专题授课时的倾囊相授,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崔勇教授对基层医疗的深切关注——这份关注,早已融入他近三十年的皮肤病学事业里。

回顾崔勇教授的医学之路,始终循着 “解决患者真问题” 的方向稳步前行。早年从皖南医学院毕业时,他带着 “让皮肤病患者少受折磨” 的初心,走进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的诊室,从记录第一份病历、跟随前辈查第一个病房开始,在临床一线扎下了根。为了攻克更多诊疗难题,他又考入安徽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博士,还曾远赴美国 Mayo Clinic 与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交流学习——在异国的实验室里,他盯着皮肤影像数据反复比对,心里琢磨的始终是 “这些技术能不能引进来,帮到国内的基层患者”。

作为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学者,崔勇教授,在国家级学术组织中积极奔走,牵头制定诊疗规范,让更多皮肤科医生有章可循。如今的他,不仅能熟练应对银屑病、白癜风、红斑狼疮等常见及疑难重症,更把皮肤影像学、远程医疗的技术落到了实处。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崔勇教授还带领团队开发基层适用的智能辅助诊断工具,将三甲医院的诊疗经验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

在科研领域,崔勇教授更像一位 “解题人”,专挑皮肤性病学里的 “硬骨头” 啃。团队成员常说:“崔教授办公室的灯,总比我们的亮得晚、熄得早。” 为了验证一组红斑狼疮的遗传数据,他能陪着团队反复核对近百份样本;为了让人工智能诊断更贴合基层需求,他又带着技术人员深入社区医院,收集真实诊疗案例。

正是这份较真,让崔勇教授牵头拿下 6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973 课题等重磅任务,累计争取到 3000 万元科研经费;更让团队的研究成果登上《Nature Genetics》《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等国际顶刊,100 余篇 SCI 论文背后,藏着他 “让科研成果服务临床” 的坚持。当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的证书送到手上时,他却笑着说:“这是整个团队的功劳,能帮到患者才是真荣誉。”他始终相信,医学的温度不在奖台,而在每一次问诊的细节里,在每一场与患者俯身交流的片刻中。

在密云区医院的基层行活动中,崔勇把这份 “信念”化为行动。义诊时,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边看诊边给身边的基层医生讲解。“医学知识不能只停在学术圈,要变成基层医生能用、百姓能懂的东西。” 他常说,这次 “专家下沉” 不是一次活动,而是长期帮扶的开始——就像他推动的分级诊疗理念,要让优质医疗资源像水流一样,慢慢浸润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

从临床诊室到科研实验室,从大学讲台到基层医院,崔勇教授用近三十年的时光,把 “守护皮肤健康” 的初心,活成了每一次诊疗、每一项研究、每一场带教。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路上,他不仅以深厚的学术造诣推动着皮肤性病学的发展,更用 “下沉基层” 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医者的责任与担当——就像他在密云活动结尾说的:“优质医疗的终点,从来不是大医院的诊室,而是每个老百姓的身边。”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