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A股市场的放量跳水让许多投资者感到不安,上证指数跌破3800点,4900多只个股下跌,内资主力单日净流出超过1200亿元。
9 月23 日,A 股市场的放量跳水让许多投资者感到不安,上证指数跌破 3800 点,4900 多只个股下跌,内资主力单日净流出超过 1200 亿元。
节前资金“用脚投票”的特征已十分明显。 9月 23 日成交额达到 3.17 万亿元,创下 8月 29 日以来首次突破 3万亿的纪录,
显示出资金大规模撤离的趋势,而非单纯的技术回调。内资主力已连续六个交易日净流出,高杠杆资金因市场破位被迫平仓,进一步加剧了抛压。
不过,这种“缺血”风险更偏向短期扰动。
从历史规律来看,节前资金避险离场多是阶段性行为,北向资金连续 13 日买入的动作也表明外资对 A股长期价值的认可。
当前市场流动性的核心矛盾并非总量枯竭,而是资金从高位题材股向低估值板块的转移。对于投资者而言,节前一周需警惕高估值热门板块的抛压,但无需过度恐慌,这种短暂缺血往往孕育着节后修复的机会。
四季度政策加力已成为确定性事件。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前三季度经济动能有所减弱,8 月制造业 PMI 虽回升至 49.9%仍低于荣枯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至年内新低,政策发力的必要性显著上升。
从政策储备来看,空间十分充足,当前政府负债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偏低水平,低物价环境也为货币宽松提供了条件。
具体来看,政策组合拳已逐渐清晰。财政端有望推出5000 亿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撬动约 6万亿元投资,同时不排除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发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可能。
货币端,四季度降准降息窗口已打开,美联储重启降息也弱化了外部掣肘。此外,房地产供需两端的支持政策将持续加码,“以旧换新”补贴额度或进一步上调,服务消费也将迎来政策红利释放。这些政策有望在 10 月中下旬集中落地,为市场注入强心剂。
节前的市场波动,本质是短期资金避险与长期政策预期的碰撞。短暂缺血风险不改四季度政策加力的大趋势,风格切换也并非行情终结,而是机会的再分配。
与其在下跌中恐慌,不如聚焦顺风方向,在波动中布局。毕竟,市场的每次调整,都是向价值回归的过程,也是把握新主线的契机。
所以,今天晚上7点,在破竹直播间,我们特意邀请了大家熟悉的董小姐为大家带来:
主题:市场风格切换临近?
1.十一长假前,市场短暂缺血的风险有多大?
2.第四季度,政策会加力刺激吗?
3.市场风格切换临近?
4. 哪些方向更靠近顺风?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