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交往中,女人主动叫你哥,多半是在告诉你这个意思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9 07:00 1

摘要:“你瞅瞅,一天到晚‘陈哥’、‘陈哥’地叫着,那声音甜得,我听着都起鸡皮疙瘩。电脑坏了找你,受委屈了找你,发奖金了第一个也告诉你。这不明摆着吗?她在给你信号呢!就等着你主动捅破那层窗户纸!”赵磊越说越兴奋,仿佛是他自己要谈恋爱。

文:秋风专栏

“阿默,我跟你打赌,那个叫林晓曦的姑娘,绝对对你有意思!”

烧烤摊氤氲的烟火气里,死党赵磊把一串滋滋冒油的烤腰子塞到陈默手里,信誓旦旦地说道。

陈默慢吞吞地咬了一口,没说话。

“你瞅瞅,一天到晚‘陈哥’、‘陈哥’地叫着,那声音甜得,我听着都起鸡皮疙瘩。电脑坏了找你,受委屈了找你,发奖金了第一个也告诉你。这不明摆着吗?她在给你信号呢!就等着你主动捅破那层窗户纸!”赵磊越说越兴奋,仿佛是他自己要谈恋爱。

陈默放下签子,拿起啤酒灌了一大口,喉结滚动。他脑海里浮现出林晓曦那张带着笑意的脸,和那声总能让他心头一软的“哥”。

他心里也觉得,这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的事。可不知怎么,他总觉得那声“哥”背后,似乎还藏着点别的东西,一些他看不透、抓不住的东西。

他看着赵磊,闷声问了一句:“可万一……她只是把我当哥呢?”

赵磊一拍大腿:“嗨!哪有那么多亲妹妹!你信我的,找个机会,直接表白!成了,你小子就脱单了;不成……不成她还能吃了你?”

那一晚,陈默失眠了。他反复咀嚼着赵磊的话,也反复回味着林晓曦叫他“哥”时的种种场景。

他决定,要找一个机会,验证一下这个称呼的真正含义。

01

时间拨回到半年前,那还是一个典型的初夏。空气里弥漫着梧桐絮和渐浓的暑气。陈默,一个在城市规划设计院里画图画到快要生锈的男人,终于下定决心要换个住处。他现在的出租屋离单位太远,每天在公交车上挤得像个沙丁鱼罐头,让他本就沉闷的生活更添了几分疲惫。

同事给他推了一个房产中介的名片,说:“这姑娘挺靠谱的,我弟的房子就是她给找的,人机灵,嘴巴甜。”

名片上印着三个字:林晓曦。下面是一串电话号码。

陈默拨通了电话,听筒那头传来一个清脆又充满活力的声音:“喂,您好!这里是安家地产,我是林晓曦,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声音很好听,像山涧里叮咚作响的泉水。陈默有些笨拙地说明了自己的需求:离设计院近,两居室,朝南,安静点。

“好的,先生贵姓?”

“免贵姓陈。”

“好的陈先生,我明白了。您看您明天下午有时间吗?我帮您筛选几套优质房源,带您实地看一下?”

整个过程专业、高效,没有半点拖泥带水。陈默对这个尚未谋面的女孩,有了一个不错的第一印象。

第二天下午,陈默在约定地点见到了林晓曦。她比陈默想象中更年轻,穿着一身得体的白衬衫和黑色西裤,扎着一个高高的马尾,脸上画着淡妆,显得既干练又清爽。

“陈先生您好,我是林晓曦。”她主动伸出手,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

陈默轻轻握了一下,感觉她的手很软,但很有力。

看房的过程,林晓曦展现了她远超同龄人的专业和眼力见。她没有一上来就天花乱坠地推销,而是先细心地观察陈默。在看了第一套房子后,她就敏锐地捕捉到了陈默不善言辞、注重细节的性格特点。

“陈先生,这套房子虽然价格便宜,但是临街,您是做设计的,平时肯定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来构思,我觉得不太适合您。”

“这套呢,虽然安静,但是西晒,夏天会很热,而且楼层低,采光会受影响。”

她总能精准地说出陈默心里在意的那些点,这让陈默省去了很多开口的麻烦。他只需要点头或者摇头。

在去看第三套房子的路上,天气有些闷热,林晓曦在路边的便利店停下,买了两瓶冰镇的矿泉水,拧开瓶盖递给陈默一瓶。

“天气热,您喝口水。”她笑着说,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陈默接过水,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接触过的中介不少,大多是油嘴滑舌的“人精”,像林晓曦这样细心的,还是头一个。

或许是为了拉近距离,也或许是觉得“陈先生”这个称呼太过疏远,在走进第三个小区的时候,林晓曦的称呼悄然发生了变化。

“陈哥,您看,这个小区绿化就做得特别好,楼间距也宽,绝对符合您对安静的要求。”

一声“陈哥”,让陈默的脚步顿了一下。他快二十八岁了,被人叫“哥”是常有的事,但从一个只认识了不到两小时的年轻女孩嘴里叫出来,感觉很奇特。有点亲近,又有点说不出的别扭。他下意识地看了林晓曦一眼,她正仰着脸对他笑,眼神清澈,看不出任何杂质。

陈默“嗯”了一声,没表示反对。

他不知道,这声“哥”,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成为他心头最甜蜜的糖,也是最锋利的刺。

那天的最后,陈默定下了她推荐的第三套房子。各方面都完美符合他的要求,价格也在预算之内。签合同的时候,林晓曦忙前忙后,帮他核对条款,提醒他注意物业交割的细节,专业得无可挑剔。

办完所有手续,陈默由衷地说了句:“今天谢谢你了,辛苦了。”

林晓曦摆摆手,笑得眉眼弯弯:“陈哥你太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给我打电话!”

她又叫了一声“陈哥”,这一次,陈默觉得顺耳多了。

搬进新家后,陈默以为他和林晓曦的交集也就到此为止了。他是一个生活圈子很窄的人,习惯了两点一线的生活,不擅长,也不喜欢主动去维系一段新的人际关系。

可他没想到,林晓曦并没有从他的生活中“退场”。

02

搬家后的第三天,他接到了林晓曦的电话。

“喂,陈哥,搬家还顺利吗?新家住得还习惯吧?”电话那头的声音依旧充满元气。

“挺好的,都收拾得差不多了。”陈默回答。

“那就好!那个……陈哥,为了感谢你对我的信任,让我完成了这个月的业绩,我想请你吃个饭,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

陈默本想拒绝,他不太习惯这种应酬。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想起了那天她递过来的冰水,想起了她那声清脆的“陈哥”。他鬼使神差地答应了。

吃饭的地点是林晓曦选的,一家环境雅致的家常菜馆。她很会点菜,点的都是些口味清淡却很下饭的菜,很符合陈默的口味。

饭桌上,不再是客户和中介的关系,气氛轻松了不少。卸下职业的铠甲,林晓曦展现了她更真实的一面。她聊起自己刚入行时的艰辛,被客户放鸽子,被房东刁难,为了开一单,顶着大太阳跑遍大半个城市。

“有一次啊,我带一个客户看了一整天的房子,都快谈成了,结果客户的老婆临时变卦,说朝向不好。我当时真是又累又气,一个人坐在马路牙子上,哭了好久。”她说着,眼圈有点红,但脸上还是带着笑。

陈默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只能笨拙地说:“做哪行都不容易。”

“是啊。”林晓曦用筷子戳着碗里的米饭,忽然抬起头看着陈默,眼神里带着几分羡慕,“所以啊,我特别佩服像陈哥你这样的人。”

“我?”陈默愣了一下。

“对啊,”林晓曦的语气很认真,“有自己的专业技术,工作稳定,性格又好,沉稳可靠。不像我们做销售的,每天都得跟打了鸡血一样,心里其实慌得很,不知道下个月的业绩在哪里。”

这番话让陈默有些不好意思,也有些受用。他第一次从一个异性的口中,听到如此直接的肯定。他感觉自己那颗因为常年画图而变得有些麻木的心,被轻轻拨动了一下。

那顿饭之后,林晓曦的“陈哥”叫得越来越顺口,两人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频繁。

她的称呼,像一把拥有魔力的钥匙,打开了陈默生活中所有需要“帮忙”的锁。

一个周五的晚上,陈默正在家看电影,手机响了。是林晓曦,声音带着哭腔。

“陈哥……我的电脑……蓝屏了……明天要给客户看的资料全在里面……”

陈默几乎没有犹豫:“你别急,把地址发给我,我过去看看。”

他带上自己那个塞满了各种工具的工具箱,打车去了林晓曦的住处。那是一个合租的老式公寓,房间很小,但被她收拾得很温馨。空气里飘着一股淡淡的洗发水香味。

林晓曦穿着一身卡通睡衣,眼睛红红的,像一只受了惊的小兔子。

陈默没多看,一门心思扑在了电脑上。他检查、重启、进入安全模式、修复系统……捣鼓了将近一个小时,电脑屏幕终于恢复了正常。

“好了。”他擦了擦额头的汗。

“哇!陈哥你太厉害了!”林晓-曦从他身后探出头来,一脸崇拜地看着他,眼睛里闪着亮晶晶的光,“你简直就是我的救星!”

那一刻,看着她崇拜的眼神,听着她甜甜的赞美,陈默心里升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这种感觉,比他设计图纸通过审核还要强烈。

从那以后,他似乎就成了林晓曦的“专属万能哥”。

她加班晚了,不敢一个人回家,会打电话给他:“陈哥,你能来接我一下吗?我有点怕。”陈默就会放下手里的事,开车穿过半个城市去接她。

她工作上受了委屈,被同事抢了单,会给他发来一条长长的语音,声音里满是委屈和不甘:“哥,我是不是真的很没用?为什么我总是被欺负?”陈默会花很长时间,组织着笨拙的语言,一条一条地打字回复她,告诉她她已经做得很好了,是别人不对。

她生病了,一个人在家,会可怜兮兮地打电话:“哥,我发烧了,头好晕,家里什么药都没有……”陈默就会立刻跑去药店,买好药和粥,送到她家门口。

甚至,在她签下一个大单,拿到一笔不菲的奖金后,第一个分享喜悦的人也是他。电话里,她的声音兴奋得发抖:“哥!我成功了!我终于可以给我妈换个新手机了!谢谢你,这段时间一直鼓励我!”

陈默的生活,因为林晓曦的存在,变得鲜活起来。他那颗沉寂已久的心,被这个像小太阳一样热情、又时而像小猫一样需要人保护的女孩,一点点融化。

他渐渐习惯了“哥哥”这个角色,甚至享受起这种被依赖、被需要的感觉。他心疼这个独自在大城市打拼的女孩,想要保护她,照顾她。

身边的死党赵磊不止一次地开他玩笑:“陈默,你这不是找了个女朋友,是养了个亲妹妹啊!随叫随到,任劳任怨。”

03

陈默只是笑笑,不反驳。在他心里,林晓曦是特别的。他觉得,这声“哥”,是他们之间独有的亲密昵称,是两人关系不断升温的信号。他坚信,这层看似是“兄妹”的窗户纸,其实薄如蝉翼,只要时机成熟,他轻轻一捅,就能收获一份美好的爱情。

他开始期待着那个“时机”的到来。

那个所谓的“时机”,在一个金秋十月,悄然而至。

陈默负责的一个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项目,在一次全国性的评比中,意外获得了一等奖。这是他工作五年来,获得的最高荣誉。设计院里上上下下都为之振奋,领导特批了一笔经费,为他和项目组的同事们举办一场庆功宴。

接到获奖通知的那天,陈默的心情前所未有的激动。他第一个想分享的人,就是林晓曦。他攥着手机,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心脏“怦怦”直跳。他觉得,这就是最好的时机。在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向心爱的女孩表白,没有比这更完美的剧本了。

他鼓起这辈子最大的勇气,拨通了林晓曦的电话。

“晓曦。”他第一次没有等她先开口叫“哥”,而是直接叫了她的名字。

电话那头的林晓曦似乎愣了一下,然后才用惯常的语气说:“陈哥,怎么啦?听你声音好像很激动。”

“我……我有个项目获奖了,院里要办个庆功宴,在周六晚上。”陈默的声音有些发紧。

“哇!真的吗?太棒了!恭喜你啊陈哥!我就知道你最厉害了!”林晓曦的祝贺来得又快又真诚。

陈默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他真正的目的:“所以……我想邀请你……作为我的‘家属’,陪我一起出席,可以吗?”

他说出“家属”两个字的时候,心都快跳到了嗓子眼。

电话那头沉默了大概三秒钟,这三秒钟对陈默来说,漫长得像一个世纪。他甚至能听到自己血液流动的声音。

就在他以为要被拒绝的时候,林晓曦轻快的声音响了起来:“好啊!我的荣幸!我一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不给你丢脸!”

巨大的喜悦瞬间淹没了陈默。他觉得,这句“好啊”,就是一种默许。她愿意以“家属”的身份出席,这不就是答案吗?

接下来的几天,陈默都处在一种飘飘然的状态中。他甚至花了半天时间,去商场精心挑选了一套新西装。他想象着在庆功宴上,当着所有同事的面,把林晓曦介绍给大家,然后,在宴会后,找一个浪漫的地方,对她进行深情的告白。

周六晚上,庆功宴在市中心一家星级酒店的宴会厅举行。陈默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坐立不安地等待着。

七点整,宴会厅的门被推开,林晓曦走了进来。

那一瞬间,整个宴会厅的灯光似乎都聚焦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她穿了一条淡紫色的长裙,裙摆随着她的走动轻轻摇曳。平时扎着的马尾放了下来,变成了微卷的长发,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让她整个人看起来既温婉又明艳动人。

陈默看呆了。他从未见过这样盛装打扮的林晓曦。

林晓曦径直朝他走来,在他面前俏皮地转了一圈,笑着问:“怎么样,陈哥,没给你丢人吧?”

“不……不丢人,你今天……很漂亮。”陈默结结巴巴地说。

很快,陈默的同事们就注意到了他身边这位光彩照人的女伴。

“可以啊陈默,藏得够深的啊!什么时候交了这么漂亮的女朋友?”项目组的张工带头起哄。

“就是就是,快介绍介绍,弟妹是做什么的?”

面对同事们善意的调侃和一口一个的“女朋友”、“弟妹”,陈默有些脸红,心里却甜滋滋的。他偷偷观察林晓曦的反应,发现她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反感或尴尬。她只是微笑着,落落大方地跟大家打招呼,既不主动承认,也不开口否认,那种模糊的态度,在陈默看来,更像是一种害羞的默认。

这让他心里更加笃定,今晚的表白,一定会成功。

庆功宴的气氛很热烈,觥筹交错,欢声笑语。陈默作为主角,自然免不了被轮番敬酒。几杯酒下肚,酒精开始在他体内发酵,给了他平日里最缺乏的勇气。

他看着身边巧笑嫣然的林晓曦,觉得不能再等了。

他拉起林晓曦的手,在她耳边说:“晓曦,你跟我出来一下。”

林晓曦的手很温暖,被他拉着的时候,也没有挣脱。

04

陈默带着她穿过喧闹的宴会厅,走到了酒店顶楼的露台。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散了陈默身上的酒气,也让他更加清醒。露台外,是这座城市璀璨的夜景,万家灯火,流光溢彩,像一条铺开的星河。

气氛刚刚好。

陈默转过身,面对着林晓曦。他能看到她漂亮的眼睛里,倒映着城市的霓虹,也倒映着紧张的自己。

他深吸一口气,心脏狂跳,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字一句地开口:

“晓曦,我……我喜欢你。从我第一次见你,就对你有好感。跟你在一起的每一天,我都觉得很开心。我不想再只做你的‘哥’了……”

他停顿了一下,眼神灼热而真诚地看着她,说出了那句在心里排练了无数遍的话:

“做我女朋友,好吗?”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林晓曦脸上的笑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点点僵硬,然后消失。她眼里的光彩也迅速黯淡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陈默从未见过的错愕和慌乱。

她像是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告白吓到了,下意识地抽回了被陈默握着的手,还往后退了一小步。就是这一小步,像一道无形的鸿沟,瞬间横亘在了两人之间。

陈默的心,猛地往下一沉。

林晓曦低下了头,避开了他的目光,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片阴影。露台上的风吹起她的发丝,拂过她沉默的脸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像是在凌迟陈默的神经。

终于,她开口了。声音很轻,很柔,却像一把冰冷的锤子,狠狠地砸在了陈默的心上。

她说:

“陈哥,你是我在这个城市里,除了我爸之外,对我最好的男人……我一直,都把你当成我的亲哥哥看的。”

“亲哥哥”三个字,像三根淬了冰的钢针,狠狠扎进了陈默的心脏。他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大脑一片空白,嗡嗡作响。

他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女孩,第一次发现自己完全读不懂她。露台上的风依旧在吹,城市的霓虹依旧在闪烁,可他眼里的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那一声声甜糯娇憨的“哥”,那些深夜里带着哭腔的求助电话,那些电脑坏了、生病了时候的全然依赖,那些分享成功喜悦时的雀跃……难道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他一个人的误会和独角戏?

这声“哥”,究竟是她释放的暧昧信号,是他可以走进她内心的通行证?还是,这仅仅是一道精心设置的安全屏障,一道将他牢牢隔绝在“朋友区”之外,却又能心安理得享受他对她的好的楚河汉界?

陈默想问,可是喉咙里像是堵了一团棉花,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林晓曦似乎也察觉到了气氛的尴尬和他的痛苦,她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愧疚和为难,轻声说:“陈哥,对不起……是不是我让你误会了什么?我……我只是觉得你人特别好,很可靠,像个大哥哥一样能给我安全感。我真的没想过别的……”

她的话,每一个字都像是在为陈默的自作多情盖棺定论。

“安全感?”陈默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却沙哑得不像话,他自嘲地笑了笑,“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只配给你提供安全感,是吗?”

“我不是那个意思……”林晓曦急着解释,却又显得苍白无力。

陈默再也待不下去了。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被当众扒光了衣服的小丑,所有的深情和期待,都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我明白了。”他丢下这四个字,转身就走,没有再看她一眼。

他逃也似的离开了那个让他充满希望,又瞬间将他打入地狱的露台。回到宴会厅,他跟领导和同事们胡乱找了个借口,就提前离场了。

回去的路上,他没有打车,而是一个人走在深夜空旷的街道上。秋夜的凉风吹在他发烫的脸上,却吹不散他心里的那团乱麻。

他想不通。

05

如果只是当成哥哥,为什么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他几乎无条件的付出?为什么可以在他同事面前,对“女朋友”的称呼不置可否,给他留下那么大的想象空间?

他想起了赵磊的话:“哪有那么多亲妹妹!”

是啊,哪有那么多亲妹妹。或许,有的只是不够喜欢,和不够坦诚。

那晚之后,陈默和林晓曦之间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他没有再主动联系她,甚至刻意躲避着一切可能跟她产生交集的机会。林晓曦似乎也知道尴尬,只是在第二天给他发了一条很长的微信,内容无非是“对不起”、“我们还是好朋友”、“你别不理我”之类的话。

陈默看着那段文字,只觉得无比讽刺。他没有回复,直接将手机扔到了一边。

他开始逼着自己从那段感情里抽离。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疯狂地画图、加班,试图用疲惫来麻痹自己那颗隐隐作痛的心。

可是,越是想忘记,那些记忆就越是清晰。她叫他“哥”时的语气,她崇拜他的眼神,她需要他时的脆弱……像电影片段一样,在他脑海里反复播放。他陷入了巨大的自我怀疑和痛苦的挣扎中。他甚至开始想,是不是自己太心急了?是不是再等一等,结果就会不一样?

就在他快要被这种内耗折磨疯了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机会,让他看到了真相最残酷的一面。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陈默被一个方案搞得焦头烂额,便去公司附近的一家咖啡馆想换个环境。他挑了一个靠窗的角落坐下,刚戴上耳机,就听到邻座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是林晓曦。她正和另一个女孩,应该是她的闺蜜,坐在一起聊天。

陈默下意识地想离开,但她们接下来的对话,却像磁铁一样,将他牢牢地钉在了座位上。

只听她闺蜜说:“你到底怎么想的?那个陈默,多好的一个男人啊,老实本分,工作稳定,对你又那么好,简直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经济适用男。你就这么把他拒了?”

陈默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听到林晓曦叹了一口气,用勺子搅动着杯子里的咖啡,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和现实:

“好是好,可就是太‘好’了,好得有点闷。跟他在一起,我一眼就能看到三十年后我们俩的生活,每天朝九晚五,回家柴米油盐,平淡得像一杯白开水。我不甘心。”

闺蜜不解:“平淡有什么不好?多少人求都求不来呢?”

“可那不是我想要的。”林晓曦的声音压低了一些,却更加清晰地传到了陈默的耳朵里,“你知道吗,我们公司新来了一个销售总监,三十出头,开一辆白色的宝马五系,谈吐风趣,见多识广。他上周带我去参加一个红酒品鉴会,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我没见过的人和事。他能带我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圈子。”

闺蜜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问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所以,你一直叫陈默‘哥’,就是把他当备胎?一边享受着他的好,一边骑驴找马?”

陈默的呼吸都停滞了。

他听到林晓曦迟疑了一下,然后用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智说道:

“不能算备胎吧……应该说,是一种……生存策略。”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我一个女孩子,无依无靠,我需要一个像陈哥这样的人。他可靠、心软、有求必应。在我电脑坏了、生病了、害怕了的时候,他能第一时间出现,给我提供最实际的帮助和情绪价值。这声‘哥’,就是最好的护身符。它能让我们保持亲近,让我心安理得地向他索取,同时又是一道最安全的防火墙,在他越界的时候,可以立刻把他推开,告诉他‘我们只是兄妹’。”

“他是个好人,是能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我搭把手的人。但他……给不了我想要的生活。那个销售总监,才能给我。”

后面的话,陈默已经听不清了。

那段对话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他内心最后一点幻想和挣扎,露出了血淋淋的现实。

原来,从来就没有什么误会。一切都是精心的设计。

那一声声亲昵的“哥”,不是暧昧的试探,而是一种成本最低的社交投资;不是关系的递进,而是一张被明码标价的“好人卡”;不是发自内心的亲近,而是一个写满了“利用”和“索取”的标签。

他所以为的深情守护,在她眼里,不过是一种可以随时取用的“工具”。

咖啡馆里温暖的灯光照在陈默的脸上,他却只觉得浑身冰冷。他终于彻底清醒了。

陈默没有走过去跟她们对质,他觉得那没有任何意义。他只是默默地站起身,结账,然后离开了那家咖啡馆。

走在阳光下,他感觉自己像是大病了一场,虚脱,但又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所有的困惑、不甘、自我怀疑,都在那一刻烟消云散。

回到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机,找到林晓曦的微信。他看着那个熟悉的头像,那个他曾置顶了很久的对话框,没有丝毫犹豫,按下了“删除联系人”。

06

那一刻,他感觉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生活还是要继续。只是这一次,陈默决定为自己而活。

他不再把业余时间都用来等待一个可能永远不会响起的求助电话。他办了健身卡,开始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身体的疲惫驱散了心里的阴霾。他报名参加了一些行业内的交流会和讲座,不再把自己闷在图纸里,而是主动去认识新的人,交流新的思想。

他的世界,在主动推开一扇门后,发现外面是更广阔的天地。

大概半年后,在一个关于“海绵城市”的设计论坛上,陈默遇到了一个女孩。女孩是另一家设计院的结构工程师,性格开朗,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

他们因为对一个设计细节有不同看法而辩论起来,谁也不服谁。论坛结束后,又约在咖啡馆继续“争吵”,最后发现彼此的思路竟然能完美互补。

女孩欣赏他的严谨和专业,他也喜欢她的率真和坦诚。他们聊工作,聊生活,聊共同的爱好。女孩从不叫他“陈哥”,而是大大方方地叫他“陈默”,或者在他钻牛角尖的时候,没好气地叫他“木头”。

他们之间的相处,是一种平等而舒服的状态,没有谁需要刻意讨好谁,也没有谁需要扮演拯救者和被拯救者的角色。陈默在这样健康的关系里,慢慢找回了自信和爱人的能力。

又过了一段时间,一个寻常的周末傍晚,陈默和那个女孩一起吃完饭,在市中心的商业街散步。

街角的红绿灯下,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林晓曦。她身边站着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男人正不耐烦地接着电话,眉头紧锁。而林晓曦,穿着漂亮的裙子,却低着头,脸上没有陈默想象中那种得偿所愿的幸福光彩,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落寞。

绿灯亮起,人群开始涌动。林晓曦也抬起头,目光无意中扫过马路对面,和陈默的视线撞了个正着。

她愣住了,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陈默的心里却异常平静,没有恨,也没有怨,甚至连一丝波澜都没有。他只是平静地冲她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然后,他转过头,对他身边的女孩笑了笑,牵起她的手,汇入了向前走的人潮中。

擦肩而过的瞬间,他彻底放下了过去。

他终于明白了,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就是为了给你上一堂课。而林晓曦,用那一声声“哥”,给他上了最生动也最残酷的一课。

异性交往中,女人主动叫你“哥”,也许有极少数是出于少女的羞涩和试探。但更多的时候,这声“哥”背后,藏着一句没有说出口的潜台词,一个她希望你心知肚明却又不必道破的真相。

那就是:“你是个好人,你的好,我需要,但我不会用爱情来回报。我们之间的距离,只能到‘哥哥’这里为止,请你不要越界,继续扮演好你的角色。”

这声“哥”,是一张通行证,也是一道休止符。它允许她走进你的生活,享受你的付出,却在你想要更进一步的时候,果断地终止了一切可能。

想通了这一点,陈默觉得,那段被辜负的时光,也算是一种成长。至少,他学会了如何分辨,什么是真正的亲近,什么,又是精心包装的距离。

来源:阿妞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