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萍 | 佛山与东莞双城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07:00 1

摘要:这两个地方上演了完全不同的工业进化史,体现了地理区域发展的不同动力。广州呈现了省会城市岿然不动的特点,深圳成为创新与活力的化身,中山虽有产业特色但4000亿元的GDP体量还有待放大。佛山和东莞,因此成为最佳比较对象。

广东双子城的佛山与东莞,工业谁更强?珠江东岸和西岸,在地区性格与企业家精神的交锋,成为二者竞争力的关键。

地理主角是两个:一个是珠江东岸,从广州-东莞到深圳;一个是珠江西岸,从广州-佛山到中山。

图1:广东珠江东岸与西岸区位

这两个地方上演了完全不同的工业进化史,体现了地理区域发展的不同动力。广州呈现了省会城市岿然不动的特点,深圳成为创新与活力的化身,中山虽有产业特色但4000亿元的GDP体量还有待放大。佛山和东莞,因此成为最佳比较对象。

东莞和佛山,GDP分别是1.2万亿元和1.3万亿元,而工业增加值都接近7000亿元。因此二者旗鼓相当。这给人一种印象,二者作为广州市的左膀右臂,有着同样的工业发展路径。

然而实际二者差距太大,远超过东岸、西岸所暗示的那种河东河西一条河之隔而已。

东莞的发展,其实得益于广州的省会和深圳特区高速崛起的双重溢出效应。这也是台资和外资企业非常青睐的地方。东莞32个镇,基本都是农村改造而来。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快进工业化。抹平农业风貌,快速搭建工业空间。人为的设计痕迹,非常显著。然而,农业思维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留在人们脑海里。从早期这里镇政府的管理人员的口音中,依然可以听到东莞腔的粤语。这跟近在迟尺的完全标准化的深圳国语,有着巨大的不同。

顺德则不同,它很早就有着本土制造的传统。土生土长,是它最为显著的特色,异于其他县市的成长。这是最具广州早期都市的气质。

中国制造业本土生长的最强之地,本来可以说是顺德。然而佛山“夺走”了这份光环。广州辖区原来只有“南番顺”,也就是广州府的南海、番禺和顺德。这是明清时期的珠三角。三者形成东西纵横的行政结构。彼时佛山还不是台面上的“角儿”,它只是南海的一个县。而在2005年,佛山合并顺德并置于下属的一个区之后,成为真正的大佛山。这种行政区域的划分,对塑造佛山城市的标签意义,远远胜于杭州合并萧山。

顺德有甘蔗,就有糖厂。顺德有桑树养蚕,就有缫丝工业。有农业打底,又感受到了国外制品的新鲜之物,顺德早有工业兴镇的启发。一切都是民间发起的,一切都是泥腿子作业而兴盛。

从家具产业,最容易看出区域性格在塑造企业形态的不同。企业创业的方式,也自然不能相同。

“广州派”的家具,如欧尚、索菲亚、尚品宅配等,都是从写字楼或者仓库开始创业。

而东莞的家具产业,就是典型的“引进型”的结果。1991年,台资家具厂台升家具落地大岭山镇,从而引发了东莞家具的产业布局。招商引资、产业设计,一直是东莞成长的典型特征。

然而佛山家具,则完全是地里“长出来”的。顺德区乐从镇和南海区龙江镇的家具,就是沿着325国道而兴起。汽车轮子在马路上有多快,路两边前店后厂的拔地而起就有多快。

“三来一补”的产业模式一旦在顺德落地,它的精髓就很容易被当地企业家广泛传播。无论是先进缝制设备,还是精益化管理,以及用加工费偿还设备款的融资模式,都让顺德草根企业家铭记在心。国际化的窗户一扇又一扇被打开。一个地方发展的因素,可能一开始是资本。但决定性的因素,则是人才的富集度和人心的向往,以及人眼的格局。

天眼打开,顺德起飞。这为后来家电、家具等产业的崛起奠定基础。

从某种意义而言,东莞的产业是“移栽过来”,就像是一根根电线杆一样竖在这里,看上去似乎也无根系。然而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供应链终究是大树,树干之下其实广布根系。东莞给人留下科技新都的感觉,很大原因是因为松山湖的原因。深圳土地昂贵,使得华为迁移过来在松山湖建立园区。可以说华为以一己之力,彻底塑造“东莞科技“的对外标签。这是一个典型的以少胜多的印象魔术。

东莞看上去是外向型经济,受到代工的影响。当外资企业开始在全球移动产能的时候,很多“打包带走”的产业,就容易给东莞留下拔牙之后的空洞感。填补这种空洞感带来的经济伤害,取决于东莞从深圳和广州吸收科技创新的速度。

实际上东莞做到了这一点,这体现了“产业设计至上”的一种思路。

步步高的DVD,诞生了后来的OPPO。而OPPO手机也一举奠定了东莞智能手机制造基地。借助于手机Vivo的供应链之功,从华为手机分离出来的荣耀自然也在松山湖成长。全球的智能手机,东莞生长的比重超过20%。

而东莞作为潮玩之都,是从玩具代工厂,一跃成为全球玩具的IP集中之地。规模以上的玩具厂家有300家,背后有1500 家配套商,成为全国最大玩具出口基地。全球约25%的动漫衍生品,以及85%潮玩产自东莞。代工制造能够丰富供应链,进而催生设计、创意与高级材料。这正是东莞制造沿着价值链攀爬向上的最新启发。

而顺德一直就有制造业和工商业基础,工业的火苗一向照射在本地企业家的脸上,也进而构成了一种草根竞业的传统。这种传统体现在佛山虽然GDP靠前,但大企业却并不多。美的一枝独秀,2024年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产值,海信因为收购顺德本土的科隆而在这里排第二。海天酱油、南海铝业都是300多亿元,而以动力电池回收并进军电池正极材料大放异彩的广东邦普循环,则在最近几年彪悍崛起,年收入近500亿元产值,而在十年前则不足30亿元。这是佛山从草跟到大树的最新明证。

佛山的家具,何以强壮?在于分工明确。顺德的乐从镇负责销售,龙江镇和南海的九江镇负责制造。而伦教则有木工机械,勒流有五金,容桂有涂料。这种将各种产业犹如精致的大型乐高拼图,缺一不可的整体性,严丝合缝的精准,天下无出其右。这背后正是企业家精神的相互信任。

图2 山的产业集群与专业分工 《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转型和升级》82页 张辉著 2006年出版 经济科学出版社

家具的制造版图,犹如炽烈的火山熔浆,从来没有停止流动的形态。又如长脚和长翅膀的迁徙鸟,四处飞翔。

家具业的重心已经从珠江东岸,转向珠江西岸。深圳的家具,已经进入高端设计的价值链环节。这一块足够留在深圳市,恐怕也难被东莞横刀夺走。东莞还需要找到新的根基。而珠江西岸,则有着天生的本土发育本土滋养的产业土壤。在全球供应链大移动之际,顺德本土产业,越发呈现出保链护土的特点。

珠江两岸的家具,也在经历了一轮产业游牧的迁移。河南兰考、江西南康都是承接广东的家具,而形成的空间家具产业带。2023年兰考家具的产值已经达到400亿元,这里面也有广东索菲亚、联邦家私入驻所带来的异地再造产业之功。

然而远处已经传来了大海的呼啸,出海的气息正在唤醒新一代的企业家精神。杭州的顾家家居,已经是出海的老手,深耕越南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生产基地。而广东则集体落后,广州欧派、索菲亚还固守国内,海外市场份额不足2%。200亿元的偌大家业,要一时转身恐怕也是不易。而对于佛山广泛的本土企业家,则是从1978年以来,最为严峻的一次考验。

珠江西岸,是民营该企业藏龙卧虎之地,也是布满了传统产业昔日的繁荣。

如今或许传统产业已不再是人们情绪感动激烈的焦点,然而这里却永远是民生就业的大本营。而且创新之火,也在传统产业的石岩中勃然喷发。顺德乐从镇的广东邦普,用了二十年时间,从一家四下收揽废品的二手经营,走向“回收、电池材料和新能矿”三联画的全价值链。邦普也一跃成为中国动力电池全球价值链的关键枢纽公司。

在更细小的地理版图上,经济空间的决战也好不留情。中山的格兰仕微波炉,就是容桂镇扩散而来。容桂镇本来力压北滘镇,但由于美的的崛起,反而使得容桂镇变得式微。这需要以后更细小的视角,再来看清楚这种乡镇级产业对抗的成败往事。

无论是顺德的家具、家电,还是东莞的手机和潮玩,都是中国制造传奇的一个拼图。顺德家具传奇诞生的地方,就是沿着325国道(现在佛山大道)的”家具长廊“。这是一个“公路创新”的典范。东莞则是靠着招商引资、广州和深圳创新溢出效应而发展起来,本土企业家精神和工业化思维,则是后天习得,尚有待继续演化。而产业设计则技高一筹,酝酿无数新的星火。

而珠江三角区有150个左右的专业镇,各自故事不同。这里就是一个中国奇迹的合集。

一个地理空间,可以涂抹成不同的颜色,从而看见地区性格的显著差异。

珠江东岸因为深圳的创新创业,而从地图上点亮了蓝色的板块。而西岸则以草根奋斗者的黄土地,渲染了企业家精神的生机勃勃。

东莞与佛山,则是这不同颜色的典型代表。佛山产业具有连续性的涌现,而东莞产业则具有断代性的气质。

城市产业的变迁,就是人生记忆的一部高速放映机。我们从中看见了往日消逝的回忆。但那些曾经就在身边的事情,却又是如此陌生。

来源:南山林雪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