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9月28日召开的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披露了乾崑智能驾驶的战略进展:合作车型已达28款,搭载量突破100万辆。这一里程碑数据,标志着华为智驾技术完成了从实验室到规模化商用的关键跨越。
在9月28日召开的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披露了乾崑智能驾驶的战略进展:合作车型已达28款,搭载量突破100万辆。这一里程碑数据,标志着华为智驾技术完成了从实验室到规模化商用的关键跨越。
百万用户验证,数据定义行业新标尺
靳玉志在演讲中宣布:“乾崑智驾,已成为用户信赖的第一品牌。”这一判断由一系列硬核运营数据支撑:辅助驾驶总里程突破50亿公里,累计泊车辅助2.8亿次,主动避免潜在碰撞271万次。
更深层的价值在于用户行为变迁。月人均辅助驾驶里程达727公里,且城区辅助时长占比超过50%,证明智能驾驶已从高速场景的“甜点”功能,演进为城市通勤的日常工具。月人均超36次的智能泊车使用频率,则直击用户最高频的驾驶痛点。
同步进化的鸿蒙座舱,已成为强大的移动智能空间。截至8月,其语音助手被唤醒2.38亿次,完成语音导航搜索6992万次,手机与车机无缝流转达964万次。AI正在重塑人车交互模式。
开放合作布局,明确L3-L4技术路径
华为乾崑的生态版图清晰显现。目前合作的28款车型,覆盖了鸿蒙智行旗下品牌、阿维塔、深蓝、岚图、猛士、广汽传祺、方程豹乃至奥迪,展现出其技术解决方案的广泛适配性。
技术迭代持续加速。今年4月发布的ADS 4.0系统,通过WEWA架构实现从“类人”到“超人”的驾驶体验跃升。其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和车位到车位P2P 2.0功能,已支持全国超50万个停车场的无缝体验。
靳玉志前瞻性地提出汽车产业“三波浪潮”论:电动化(2015-2022)、智能化(2022-2027)和即将到来的自动化(2027-)。基于此,他给出了明确的技术路线图:2025年实现高速L3试点商用,2026年推进城区L4试点,2027年实现L3规模放量与城区L4商用,推动Robotaxi和干线物流落地。
面对全球竞逐L3/L4的窗口期,靳玉志强调,华为乾崑将坚定投入,与行业伙伴共同推动自动驾驶产业成熟,将智能带入每一辆车,重塑未来出行图景。
来源:毛启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