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奥菲丝·马格努森,这个名字散发的重力,是《绝区零》文案组私藏的一些温柔。如果你感到困惑,且听我为你慢慢讲。她(Orphie)的诞生,是因为自己(Orpheus)的死亡。她是“旧意识”的“新容器”,拥有那位少女(Orpheus)曾经的模样。在那个“团队作案”,一
奥菲丝·马格努森,这个名字散发的重力,
是《绝区零》文案组私藏的一些温柔。
如果你感到困惑,
且听我为你慢慢讲。
她(Orphie)的诞生,
是因为自己(Orpheus)的死亡。
她是“旧意识”的“新容器”,
拥有那位少女(Orpheus)曾经的模样。
在那个“团队作案”,
一起偷吃柠檬味薯片的夜晚,
奥菲丝对绳匠说,
我只是一位【持枪者】。
当屏幕内外的绳匠好奇如何理解
“我只是为辅佐【鬼火】队长而存在的持枪者”时,
少女喃喃自语起11年前的大灾难,
说起军中各种残酷又真实的计划,
被改造的士兵、变成机器人的士兵、被克隆的士兵,
代号为【鬼火】的传奇战士,
在那场灾难中失去了躯体。
她残留的意识、【灵魂】的备份,
(最后)被寄存在一把会喷火的枪上。
奥菲丝曾发出这样的困惑——
即使身死,也要作为武器被防卫军所挥舞,
虽然鬼火队长总说这些正如她所愿,
但,这到底是恩赐还是诅咒?
关于“恩赐还是诅咒”的困惑,
也适合放在奥菲丝身上。
奥菲丝是“鬼火”本体奥菲厄丝的克隆体,
她的形象,大致是少女时期的【奥菲厄丝】。
也就是说,
一场死亡,得到了两种【新生】
没有【奥菲厄丝】的死,就没有【奥菲丝】的生。
没有【奥菲厄丝】的消亡,也就没有【鬼火】的新希望。
或许正如奥菲丝说的那样,
自己既幸运,又“自私”。
她拥有了鬼火的身体和名字,
却能保留自己的独立意识。
昔日的战士,如今只能在“蜗居”在奥菲丝尾巴的枪头,
贵有“队长”的头衔,其实有无奈的不自由。
“奥波勒斯”小队的每个成员,
都有这样的“先死而后生”,
被迫求生而步履蹒跚。
这种“暗黑”,
才是《绝区零》大世界的“底色”之一。
扳机是【里拉小队】的唯一幸存者,
被队友拼命保下来的她,
在“第7次”审讯中没有被“清洗”,
只是因为“没有其他幸存者(来佐证)”,
于是,对“他们”追责的隐患就不存在。
人命是数字,金钱也是数字。
如此残忍,又多么真实。
没有【心】的芙罗拉身世成谜,
影画中的描述,
暗示身为赫利俄斯机关“实验体”的那段岁月,
或许不那么黑暗,但绝不会阳光明媚。
老席德在废墟中发现了流泪的芙罗拉,
为了禁止自警系统,老席德损坏了逻辑核心,
用【智能构造体】的“死”,
换来了芙罗拉在空洞之外的“生”。
就像扳机曾与绳匠对话时,
借用前队长的名字,称自己【卡戎】;
芙罗拉也接替了那位无【心】的有心之人,
成为新的【席德】。
最后加入奥波勒斯的11号【夏潾】,
也是相似的境遇。
军方原本的计划,
是让除了安比以外的复制体,
消失在一场设计好的“意外”。
因为11号的缺席,安比走上了战场。
当军方高层要求安比“清扫”还在治疗仓的11号,
安比稍有迟疑,
竟然选择了自刎,
用来保全与自己一模一样的姐妹。
但这场“意外的赴死”,拯救了两个人——
安比的“死”,换来了夏潾的“生”;
零号的消失,换来了安比·德玛拉的“重生”。
因为误会,又或是命运的安排,
安比与11号,
从此“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所以,小队中的四个人和一把枪,
背负着四种完全不同的关于死亡的过往,
却得到了至少五个人的新生。
为什么小队被称为“奥波勒斯”?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奥波勒斯(Obol)在古希腊神话中,
指的是放在死者嘴巴里的“含口钱”,
渡过冥河的时候,
将它支付给船夫卡戎作为船费。
这四位“奥波勒斯”,
她们并不是从人间到冥界的“船费”,
而是,从彼岸回归现世的证明。
那些为了她们存在而消失的人,
已经支付了足够昂贵的“代价”。
用一命换一命,
甚至用好几条命换一条命,
这种游戏上的“设定”,
一直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历史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客观来说,
虽然【奥菲丝】与【11号】的诞生,
都并非源自一场生物本能的意外。
但11号至少是【独立的人】,
【奥菲丝】与【鬼火】却是一体双魂。
就像一对筷子,缺一不可。
奥菲斯的姓是“马格努森”(Magnusson),
字面意思可以是马格努(Magnus)的子嗣,
实际含义是鬼火(Magus)的子嗣(复制品)。
“鬼火”原名是奥菲厄丝(Orpheus),
这个人名的原型,
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人类英雄,
也是著名的悲情角色。
他曾试图从冥界救回妻子,功亏一篑。
他的死亡更是触目惊心,
身体被一群狂女撕成碎片,仅剩下头颅。
如今的“鬼火”,也是只剩下一枚枪头。
何其的相似。
她与奥菲丝的关系,像母女,又像姐妹。
为什么“鬼火”为奥菲丝剥离了名字中的【厄】?
因为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太没劲”,
只有【灾厄】在奥菲丝的生命中缺席,
少女才可以真正拥有自己的人生。
所以,开头我才会说,
奥菲丝·马格努森,这个名字自带的沉重感,
是《绝区零》文案组私藏的一些温柔。
奥菲丝瞪着双眼憧憬战场的时候,
鬼火表现出的,是惆怅。
因为无数次出生入死的她,
并不希望“另一个自己”经历相似的硝烟弥漫、生死离别。
那个会口吐芬芳的火枪头,
不仅会为熟睡中的奥菲丝偷偷盖好被角,
也会化身“老妈子”,
为了让奥菲丝安心约会,
故意说自己进入了“休眠模式”。
从生理年龄算,奥菲丝只有11岁,
11岁的少女,已经是个会随时奔赴战场的“老兵”,
去接纳生命中难以承受的重量。
“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
或许,奥菲丝才是更有资格说出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角色。
但是,我们看到的奥菲丝,
是一位走路会摇头晃脑、下一步就要起飞的甜心党;
是一个会坐在军营空地上逗小鸟(鸡)的好奇派;
也是一枚会被“塑料”爱情电影感动到不要不要的单纯少女。
这些符合年纪的懵懂和纯真,
说明她被“鬼火”保护得很好。
奥菲丝也许是个“胆小鬼”,
鬼火喷出火焰的时候,她会(紧张)害怕得捂住脸;
《骸兽之城》只是一部电影,
却足以让奥菲丝害怕到不敢说出名字。
“胆小”的另一面,
是她超越本性的坚强、勇敢和不屈。
鬼火失去理智的时候,
奥菲丝会紧紧抱住她,安抚她的情绪;
即使看《骸兽之城》会不断尖叫,
她也会用尾巴圈住绳匠,尽力保护,
因为,那是她的守护和职责。
并且,她可是没有任何犹豫,
就去面对实力依旧不可小觑的伊瑟尔德(战损版)。
虽然她的强度比不上虚狩;
虽然她的战斗没有大开大合的又帅又飒;
但如此说来,
奥菲丝是不是一个更有层次感的角色?
少女是她的天性,
守护是她的准则。
这两点并不冲突,
但会构成“奥波勒斯”每个成员
必须亲历痛苦的【宿命】。
少女们本应享受着最清新、阳光的青春,
如今却游走在生死边缘,
稍有不慎,就会“温和地走入那良夜”。
这种少女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宿命的彷徨,
在差不多20年前,被写成一首歌,
《It's Only The Fairly Tale》。
从2.0到2.2,
有人会觉得这是达米安升职记,
有人会觉得这是“伊瑟尔德三部曲”,
但我想,
2.2主线标题“不要温和地走入那良夜”,
才是连续三个版本的“真相与复仇”的基调。
“不要温和地走入那良夜”
出自狄兰·托马斯,
这是一首探讨生命态度的英文诗。
只有当我们向死而生,
为自己活,也为别人活的时候,
才不会迷失人生的方向,
才能时不时停下来问问自己“可曾记得梦”?
或许,屏幕前的你我,
都像奥菲丝这样有各自的生不由己,
而面对人生中的突如其来,
也会陷入“恩赐还是诅咒”的纠结。
但我希望,
我们能从剧情和角色中找到一些宽慰感,
因为编剧塑造的角色、设计的情节,
更多是希望我们能在良夜的夹缝中,
看到一些光明和温暖的细节。
让得到充能的我们,
面对现实中的不如意,
能有尝试改变自己命运的小小动力。
然后,在迈过一个一个坎之后,
可以淡然地说出
“这不过是个(属于过往的)童话”!
或许,
你没有的是体量、流量和声量,
但是,
你有的是才华、时间和耐心。
良夜的边缘,已经有了晨曦的微光,
所以,当下不杂、既往不恋,
请向前看,别回头望!
好,期待这些对奥菲丝
和“奥波勒斯”小队的解读,
能对你有所启发。
来源:爱追剧的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