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陈啊,你怎么又进医院了?” 这可能是很多复发性胰腺炎患者和家属最熟悉的对话。
“老陈啊,你怎么又进医院了?” 这可能是很多复发性胰腺炎患者和家属最熟悉的对话。
急性胰腺炎发作时那种撕心裂肺的剧痛,经历一次就足以刻骨铭心。然而,对一些人来说,这场噩梦会反复上演,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更可能对胰腺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专家表示,简单来说,就是急性胰腺炎发作≥2次,且在两次发作期间,患者的胰腺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或恢复到基线水平)。
每一次发作,都是胰腺“自我消化”的炎症过程,会对这个重要的器官造成一次次打击。
常见的病因包括:
1. 胆道疾病:
胆囊结石:尤其是细小的泥沙样结石,很容易掉入胆总管,堵塞胰液排出的“共同通道”,导致胰液排出受阻而引发胰腺炎。
2. 酒精滥用:
长期过量饮酒会直接毒害胰腺细胞,改变胰液成分,使其容易形成“蛋白栓”堵塞胰管。对于酒精性胰腺炎患者,戒酒是绝对的前提,否则复发几乎不可避免。
3. 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异常升高(通常>11.3 mmol/L)时,大量的脂肪颗粒会堵塞胰腺的微血管,并分解产生有毒的游离脂肪酸,引发胰腺炎。控制血脂至关重要。
1.慢性胰腺炎:反复炎症导致胰腺组织纤维化、变硬,失去正常功能。
2.消化不良:腹胀、脂肪泻、营养不良、消瘦。
3.糖尿病:胰腺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
4.胰腺假性囊肿:炎症后局部积液形成包裹性囊肿,可能感染、出血或破裂。
5.增加癌变风险:长期慢性炎症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1. 彻底查明病因: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出院后必须遵医嘱进行全面筛查。
包括:腹部超声/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精细检查胆道有无微小结石、胰管形态是否正常。
血液检查:复查血脂(甘油三酯)、钙浓度。
超声内镜(EUS):更为精确,能发现MRCP都难以看到的小结石或微小结石。
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
2. 对因治疗,斩草除根:
如果是胆囊结石:听从医生建议,果断切除胆囊,这是预防胆源性胰腺炎复发最有效的手段。
如果是高血脂: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脂药(如贝特类),并严格进行饮食管理。
如果是酒精所致:立即、彻底、永久性地戒酒。
如果是结构异常:可能需要通过内镜(ERCP)或手术进行干预。
3. 长期生活方式管理:
饮食清淡:低脂、低糖、适量蛋白、戒酒。采用蒸、煮、炖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油腻食物。少食多餐,减轻胰腺负担。
规律作息,避免暴饮暴食:大吃大喝是胰腺炎的重要诱因。
定期复查:即使无症状,也需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和血脂等指标,防患于未然。
请务必记住:预防远胜于治疗。与您的医生充分沟通,进行一次彻底的病因排查,并严格执行治疗方案,是打破复发循环、保护胰腺功能、享受健康生活的唯一途径。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李雅冰
来源:湖南医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