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欧洲人抵达美洲之前,那里早就有人类生活了!可他们没留下文字记录,只在地下藏了些“线索”。你知道1.5万年前,第一批美洲人是怎么从亚洲来到这片新大陆的吗?他们又如何在冰天雪地、猛兽横行的环境中活下去,还慢慢建立起村落和文明?考古学家正一点点揭开这些秘密,带你回
在欧洲人抵达美洲之前,那里早就有人类生活了!可他们没留下文字记录,只在地下藏了些“线索”。你知道1.5万年前,第一批美洲人是怎么从亚洲来到这片新大陆的吗?他们又如何在冰天雪地、猛兽横行的环境中活下去,还慢慢建立起村落和文明?考古学家正一点点揭开这些秘密,带你回到那个遥远的时代。
早在欧洲人来到美洲之前,人类已经在北美洲生活了几千年。他们建造房屋,改造土地,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因为没有留下文字记录,我们把这段时期称为“史前时代”,只能通过挖掘地下的遗迹来了解他们的故事。
这些深埋地下的痕迹,就像时光胶囊,藏着古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考古学家认为,第一批人类大约在1.5万年前从亚洲来到美洲。有些人可能是通过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之间曾经存在的陆桥过来的,还有些人则沿着太平洋海岸乘船迁徙。
他们留下的石器就是最好的证据,证明这些早期人类已经深入美洲大陆的各个角落。
第一批人类抵达美洲时,世界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当时北美洲北部大部分地区都被巨大的冰川覆盖,而现在美国中部的地方,那时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猛犸象和巨型树懒这类奇特的动物在草原上漫步。科学家通过研究古代花粉和动物遗骸,成功还原了当时的环境。
早期人类面对的动物,比现在地球上任何动物都要大得多。为了捕猎猛犸象这类巨型动物,他们制作了锋利的石制矛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克洛维斯矛头。
在新墨西哥州等地的遗址中,至今还能看到成堆的动物骨头,这些骨头见证了当时捕猎的危险与收获。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巨型动物逐渐灭绝了。这时候,人类不得不改变生存方式。他们不再捕猎猛犸象,转而捕捉鹿、兔子,钓鱼,还采集坚果和种子作为食物。
考古学家甚至发现了沾有古代植物痕迹的研磨石,这正是人类寻找新食物来源的有力证据。
不过,并不是所有工具都是用来捕猎的。当时的人们会用骨头制作工具来缝制衣服,还用鹿角雕刻成采集食物的工具。
火山玻璃制成的锋利薄片则被用作切割工具,这些工具既实用又能充分利用资源,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火不仅能提供温暖、照明和煮熟食物,还能改变土地的面貌。古代土壤中的木炭层表明,当时的人类会故意放火清理植被。
这种受控的火能促进新植物生长,而新植物又会吸引草食动物,让人类更容易捕猎。这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刀耕火种农业。
在户外常年生活是不现实的,所以早期人类开始建造住所。有些地方的人会利用洞穴或岩石突出部分作为庇护所,还有些人会在地下挖掘地穴屋,这种房子在冬天会更暖和。
遗址中留下的柱子轮廓和壁炉痕迹告诉我们,当时人类的住房设计会根据不同的气候进行调整。
水道对早期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河流和海岸线不仅能提供食物,还是便捷的交通路线。考古发现的独木舟碎片和大量丢弃的贝壳堆(贝丘),都证明了这些水域环境的重要性。
它们就像一条条交通要道,连接着不同的人类群体,支撑了人类数千年的生存与发展。
植物驯化的开端野生植物慢慢变成了可种植的作物。考古学家在挖掘中发现了古代菜园遗址和碳化的种子,这些种子在地下埋藏了数千年,依然保持着原来的形状。
在东部林地地区,人们早在玉米从墨西哥传入之前,就开始种植向日葵和藜(俗称灰菜)作为食物了。
农业村落的形成有了农作物,人类的生活开始变得稳定。人们不再需要随着季节迁徙,而是聚集在农田附近形成村落。他们会在地下挖掘储存坑,用来保存收获的粮食,度过冬天。
在伊利诺伊州的一个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数百个这样的储存坑,每个坑都被精心密封,防止啮齿动物破坏和受潮。
在北美考古学中,“古风时代”指的是冰河时代之后的时期,大约从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在这个时代,人类尝试了多种生存策略,比如捕猎小型动物、捕鱼和种植作物。
从这个时期的文物中,我们能看到北美大陆上人类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有些人类群体用一筐筐泥土建造了巨大的土丘。波弗蒂角(Poverty Point)是北美当时最大、最复杂的土丘建筑群之一。
这些土丘不只是居住地,还承担着仪式和社交功能,成千上万的人会聚集在这里举行仪式活动。
当时的人类没有马车或货车,却能把五大湖的铜器运往墨西哥湾换取贝壳。考古学家通过分析文物的矿物“指纹”,找到了它们的原产地,从而还原了这些贸易路线。
这些贸易网络连接了北美各地的人类群体,也促进了文化传统的传播。
在美国西南部,古普韦布洛人( Ancestral Puebloans)用石头和土坯建造了多房间的城镇。查科峡谷成了当时的中心枢纽,有笔直的长路连接着远方的社区。
每个村落的中心都有基瓦(kiva),这是一种地下房间,人们会在这里举行各种集会活动。
在马匹传入美洲之前,大平原上的居民主要依靠野牛生存。他们会用石头或树枝巧妙地搭建驱赶通道,把野牛群引向猎人的方向。
遗址中留下的圆锥形石头圈,是当时帐篷( tipi, tipi 是北美印第安人使用的锥形帐篷)底部的遗迹,这些痕迹标记着游牧群体曾经的居住地。
卡霍基亚(Cahokia)位于现在的圣路易斯附近,在一千年前是墨西哥以北最大的城市。这座城市有几万人居住,还有巨大的土丘,其中一座土丘比十层楼还高。
通过考古挖掘,人们发现了当时的房屋遗迹和复杂的农业系统,正是这些支撑了城市的运转。
在北极地区生存需要特殊的技能。现代因纽特人的祖先发明了雪屋和皮船等复杂的工具,来应对严酷的北极环境。
尤米阿克(umiak)是一种用兽皮制成的大型敞篷船,有了它,人类才能在冰封的海面上航行。这些发明让人类在北极的生存成为可能。
在太平洋西北海岸,每年的三文鱼洄游数量非常多,当地人类群体因此建造了永久性的木屋村落。他们雕刻的图腾柱上有各种动物图案,讲述着家族和祖先的故事。
考古学家发现了巨大的雪松木板房,有些房子大到能容纳几十个家庭一起居住。
沙漠看起来空旷荒芜,但古代人类却在这里找到了生存的方法。他们会随着季节迁徙,采集土地上能找到的食物。
在干燥的洞穴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保存完好的篮子和凉鞋,上面的编织图案清晰可见,甚至还能看到淡淡的指纹。
在索诺兰沙漠(Sonoran Desert),霍霍坎人(Hohokam)修建了数百英里长的灌溉运河。这些运河为玉米、南瓜等作物的农田提供水源。
直到现在,亚利桑那州还能看到这些运河的遗迹,它们证明了在雨水稀少的地方,农业也能蓬勃发展。
石墙上的艺术在沙漠和峡谷的岩石上,有许多雕刻和绘画,内容包括动物、抽象符号等。这些岩画(petroglyphs,指在岩石上雕刻的图案)和石刻(pictographs,指在岩石上绘制的图案)可能标记着狩猎场,也可能讲述着故事。
虽然它们的确切含义至今仍是个谜,但这些艺术作品证明,早在文字出现之前,人类的创造力就已经很丰富了。
通过墓葬,我们能了解当时人类的信仰体系。有些群体用巨大的土丘埋葬逝者,有些逝者身边还伴有珠宝;还有些群体则采用火葬的方式处理遗体。
这些丧葬习俗表明,对当时的人类来说,死亡不仅仅是生命的终结,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精神意义。
史前时期形成的习俗并没有完全消失。在许多美洲原住民社区中,传统的耕作方式、编织篮子的技艺和仪式集会依然存在。
考古学帮助我们把古代的工具和建筑与现存的传统联系起来,让这些文化得以传承下去。
我们挖掘出的所有东西——从工具到城市遗迹——都表明,史前北美洲的人类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依然创造了复杂的生活。
他们的成就没有被记录在书本上,却深深“写”在了这片土地上。而地下埋藏的遗迹,只是他们精彩故事的一部分。
来源:小周的科学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