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台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上海杂技团有限公司联合投资,上海时空之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的杂技驻场秀,自2005年9月27日首演以来,已累计演出6471场,票房收入突破8.1亿元,接待观众610万人次,其中,七成以上为来自全球73
9月27日,上海马戏城迎来了一场特别的庆典——作为静安沉浸式驻场演出的代表、知名文旅演艺品牌《时空之旅》迎来20周岁生日。
这台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上海杂技团有限公司联合投资,上海时空之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的杂技驻场秀,自2005年9月27日首演以来,已累计演出6471场,票房收入突破8.1亿元,接待观众610万人次,其中,七成以上为来自全球73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观众,成为静安乃至上海文化对外交流的“金字招牌”。
二十年磨一剑
跨文化共鸣征服全球观众
《时空之旅》不仅是一部演出,更是一个现象级的文化品牌。《时空之旅》的成功,源于其“中国元素、国际制作,中国故事、国际表述”的创作理念。演出融合杂技、舞蹈、戏剧、多媒体等多元艺术形式,打破语言障碍,成为外国观众了解上海的首选窗口。
数据显示,入境上海的游客中,每30人就有1人观看过《时空之旅》。国际影星汤姆·克鲁斯也曾于2005年来沪观看,为摩托车飞球环节起身喝彩;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外长等外宾也高度评价。演出尤其受到海外年轻观众追捧,被誉为“没有这场演出,上海之旅就不算完整”。
“我们不仅是在演杂技,更是在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上海精神。”上海时空之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杂技团团长梁弘钧在20周年庆典上如是说。庆典现场,公司与上海臻龙国际旅行社签署国际市场开发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时空之旅》进入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科技赋能艺术
舞台进化永不止步
从《时空之旅》到《时空之旅2》,舞台技术的革新从未停歇。原创音乐、3D投影、数字水幕、巨型镜墙、多升降台与弹射装置等高科技手段,将传统杂技提升为沉浸式视听盛宴。
《时空之旅》演出不仅深度挖掘了中国优秀杂技文化的历史底蕴,也在其厚重的底色上,赋予了新时代高科技和国际范舞美的一抹亮色。比如,传统的自行车杂技技巧、现代极限运动和电子说唱音乐的结合;鸽子和女演员空中技巧的结合;探戈舞蹈和双人爬杆技巧的结合;“上天入地”的舞台机械和大型道具的结合;3D效果视觉背景和中西合璧原创音乐的结合。
这些基于中国杂技艺术上的创新性发展,既传承发扬了传统非遗的精粹,又让中国式的高超技艺有了国际化的审美载体。让舞台成为城市精神的缩写,让文化成为对话世界的语言。
文创+商圈联动
打造年轻化消费场景
除了传统票务渠道,《时空之旅》还积极拥抱新媒体,年直播时长2700小时,与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深度合作。同时,与全球500多家旅行社建立长期合作,与上海200家四星级以上酒店实现系统对接,观众在酒店即可完成选座购票。
演出还带动了大宁商圈的消费升级。“境外观众提前到场、演出后购物用餐已成常态,”梁弘钧表示,“我们正通过联动商圈、引爆新项目、引流客群,让看演出成为年轻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未来蓝图
从“走出去”到“融进去”
《时空之旅》的野心不止于驻场演出。团队已收到泰国驻演邀请,正在推进细节洽谈。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基于20年运营经验开发的“时空文旅通”数字化平台,已获多家机构关注,未来将向行业输出管理解决方案,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升级。
此外,时空之旅公司还将在经营上进行多元化的探索。未来,将参与新演出产品的研发、创制、运营,计划中的项目包括杂技剧《战上海》驻演版,与广东、福建、浙江联动开展文旅产业合作项目、马戏城商业体文化演艺新空间拓展等。
二十年风雨兼程,一场秀激活一城文化。《时空之旅》用创新与坚守,书写了中国文旅演艺的传奇,也让“秀一个上海给世界看”从口号变为现实。下一个二十年,这场跨越时空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记者:郁婷苈
编辑:路景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来源:上海静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