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总理与女儿在一起的罕见留影,笑容灿烂,一家人温暖又温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19:20 1

摘要:有一张照片捕捉到了这样一个温馨瞬间:身后女儿李小琳正细心地为父亲李鹏整理衣领,李小琳容貌并不张扬,透着大气端庄,仔细端详,父女俩眉眼间有几分相似,画面满是亲情温暖。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有一张照片捕捉到了这样一个温馨瞬间:身后女儿李小琳正细心地为父亲李鹏整理衣领,李小琳容貌并不张扬,透着大气端庄,仔细端详,父女俩眉眼间有几分相似,画面满是亲情温暖。

当时,这位国家领导人,在那一刻只是一位普通的年轻父亲,享受着天伦之乐,这样的家庭影像记录并不多见,尤其是李鹏与女儿的合影更是稀少。

这些罕见的留影,展现了一个不同于公众眼中严肃总理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李鹏总理背后的家庭温情与平凡幸福。

在这些照片中,李鹏总理不再是那个在政治舞台上运筹帷幄的领导人,而是一位满面春风的父亲。

工作中,他雷厉风行,生活中,他却是一位满怀慈爱的父亲,这些照片背后,是李鹏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

李鹏一家人与邓颖超

李鹏出生于革命家庭,他的父亲李硕勋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李硕勋奉命前往海南岛开展工作,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宁死不降,受尽酷刑后英勇就义,年仅28岁。

李鹏的母亲赵君陶历经艰辛将孩子抚养长大,这种革命家庭的坚韧精神成为了李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影响了他对子女的教育方式。

李鹏与电力事业有着不解之缘,1955年3月,李鹏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水电专业毕业后立即选择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李鹏同志(后排左)在苏联伊万诺沃动力学院补习数理化及俄文时与同学合影

当时,电力工业部部长刘澜波给了他两个选择:一是留在北京当部长秘书;二是去基层工作,李鹏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基层,前往吉林丰满发电厂担任见习厂长。

李鹏在回忆录中解释了自己的选择:

“我愿意先到水电基层去工作,根据以往的经验,国外学生回国后,如果不与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迟早是要碰钉子、犯教条主义的毛病,为了使我学的书本知识和生产实际有一个较好的结合,还是应该先到基层去工作”。

在丰满发电厂,李鹏深入最基层岗位,跟工人和技术人员打成一片,还向大家教授他在苏联学习到的水电知识,正是这里,他开启了自己与中国电力事业的不解之缘。

李鹏同志(前排右四)在丰满发电厂2号机组旁与苏联专家合影

1957年元旦,吉林市市委举行联欢会,李鹏作为丰满发电厂的领导受邀参加,联欢会上,时任市长张文海点名要“小朱”来翻译。

这时从第二排走出来一个姑娘,大概20多岁,穿紫红色女式套装,梳了两条辫子,有一双明亮自信的大眼睛,五官端正,举止大方。

那一刻,李鹏被眼前这个女孩所吸引,可以说是一见钟情。

晚宴开始后李鹏发现自己跟朱琳坐在同一桌,那时跳舞成为一种潮流,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李鹏竟然邀请朱琳一连跳了两支舞。

这次见面后,李鹏开始想办法跟朱琳再次见面,他还请人帮忙给朱琳带去一封信和两件小礼物。

1958年春节,李鹏利用放假回北京的机会,带着朱琳跟母亲见了面,赵君陶对朱琳特别满意,还特意留下她跟自己生活了一个月,坦言对李鹏说,这姑娘能陪你一辈子。

李鹏夫妻和邓颖超

1958年7月10日,李鹏和朱琳在北京登记结为夫妇,两人的婚礼很简单,只有两桌酒席,婚后他们育有二子一女,构成了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

李鹏和朱琳的婚姻生活融洽和谐,1993年的一天,李鹏和夫人在北京家中举行家庭联谊会,两人坐在沙发上唱卡拉OK,穿衣正式却姿态放松,旁边的茶几上放着水果、饮品,场面温馨。

在家中,李鹏和朱琳彼此称呼也别具特色,李鹏称呼朱琳为“大琳”,以与女儿李小琳区分;朱琳则叫李鹏“大鹏”,以与儿子李小鹏区分,这些小细节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无间。

2008年,李鹏在“金婚”那天就说:“能够找到这样的终身伴侣,我感到非常幸福”,这种夫妻间的恩爱,为子女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母爱的力量在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朱琳经常教导李小琳:“你们做儿女的一定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能给父母添任何的麻烦,只有干出一番业绩,才是对父母真正的爱”,这些教诲深深烙印在李小琳的心中。

父亲的事业选择深深影响了女儿李小琳,小时候,李小琳就像父亲的“小尾巴”,是父亲的忠实“跟班”,从十几岁起,她就跟着父亲奔波于各个电站考察,中国较大的水电站、火电站,她几乎都走遍了。

那些年,李鹏在工程现场指挥技术人员施工的场景,深深烙印在年幼的李小琳的记忆里。

看到父亲为中国电力事业四处奔忙,李小琳心中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长大后要像父亲一样,为中国的电力事业贡献力量。

李鹏对子女的教育有着独特的方法,他从不一本正经地讲大道理,而是通过自身的言行影响孩子们,在女儿李小琳心中,父亲意志坚定、目标明确,做事特别认真。

李小琳回忆说:“爸爸做事果断,而且特别认真,这辈子他唯一的目标就是为国家作贡献,无论做什么职务,都要将事情做好”,孩子们在日常相处中,不知不觉就学到了父亲身上那股坚韧的意志和优秀的品德。

李鹏重视孩子的学习,即便退休后也没有停止学习,参加工作前,李鹏就开始坚持每天写日记,退休后,他打算把这些日记分门别类,按10个不同类别陆续出版,如今已经有好几本问世。

整理资料和写作,占据了李鹏大量的退休时光,李小琳说,有时自己回家,还能看到父亲伏案工作的身影,十分辛苦,很多事情,李鹏都喜欢亲力亲为,比如自己上网、打字,他希望自己身体健康,能看到未来改革开放的新成果。

在父亲的感染下,李小琳也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她把每天的感悟、思考、工作情况、发言讲话、接受媒体采访的内容以及各种来信,都一一收集起来,辑录成多本自编的《心路历程》。

闲暇时翻阅,成就感满满,还能自省自励,这种习惯的养成,正是李鹏言传身教的结果。

在李鹏和朱琳的教育下,三个孩子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成就,长子李小鹏继承了父亲的志愿,投身电力行业,从华能集团的技术岗位一路升至董事长,后来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付出,成为交通运输部部长。

次子李小勇选择参军,18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这也算是继承爷爷李硕勋的遗志,三个孩子在父母的悉心教育下,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闪闪发光。

女儿李小琳学习成绩优异,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研究生在北大深造,后来还去了麻省理工继续学习,投身电力事业,成为中国电力国际发展公司首席执行官。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父亲教诲的“靠天靠人不如靠自己,求神求佛不如求吾心”的人生信条。

在很多人看来,领导干部的子女受到提拔,都因为上面有人,脚下有根,身后有背景,但认识李小琳的人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如果没有特殊家庭背景,靠她的才华人品和实际工作能力,也许会获得的更多。

除了在事业上取得卓越成就,李小琳对登山也情有独钟。她已经征服了众多山峰,其中不乏十几座海拔超四千米的雪山。

在北京的云蒙山、雾灵山、上房山、凤凰岭、黄草梁等地方,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在李小琳眼中,大山沉稳又刚毅,能让她心生信赖,找到依靠,当她登上山顶,极目远眺,或是身处山间,临渊沉思,便能真切体会到东方哲理的深邃。

大山赋予她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理性的思维,而登山的过程,更让她收获征服的喜悦与成功的满足。

每当被问及成功秘诀,她总是说:“常怀感恩之情,我们就会时刻有报恩之心,报祖国之恩、组织之恩、父母之恩。”

人民网——李鹏新书回忆爱情:与朱琳互称"大琳""大鹏" 2014年06月30日

中国新闻网——李鹏新书忆爱情婚姻:与朱琳互称"大琳""大鹏"(图)(2) 2014年06月29日

来源:大壮实验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