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 一场由牛蛙和甲鱼引发的舆论风暴,让美国网球选手泰勒·汤森德的中国赛季戛然而止。汤森德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多条视频中,对赛事酒店自助餐的牛蛙、甲鱼等菜品点评道:“这些菜简直有毒!”“这些人简直在杀害青蛙。”她给中国菜打出了2分(满分10分)的低分,唯一能接
近日, 一场由牛蛙和甲鱼引发的舆论风暴,让美国网球选手泰勒·汤森德的中国赛季戛然而止。汤森德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多条视频中,对赛事酒店自助餐的牛蛙、甲鱼等菜品点评道:“这些菜简直有毒!”“这些人简直在杀害青蛙。”她给中国菜打出了2分(满分10分)的低分,唯一能接受的只有面条。
视频迅速引爆舆论。短短9天后,这位美国网球选手宣布因脚踝受伤退出包括中网和武网在内的全部中国赛季赛事。这一时机选择令人玩味——退赛公告与饮食风波的时间线紧密相连,而汤森德的道歉被指缺乏诚意。
事情起源于9月16日,汤森德在深圳参加比利·简·金杯赛事期间。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系列视频,记录她在酒店自助餐厅的“遭遇”。
镜头前,汤森德用夸张的表情和语气点评菜品。她将花胶烧甲鱼称为“野生且疯狂”,形容干锅牛蛙“有毒、会让人长疣”,并将鸡内脏描述为“像器官堆在外面”。最引发争议的是她使用“these people”指代中国人,并声称“这些人简直在杀害青蛙”。
这些视频迅速传播并引发强烈反响。中外网友一致批评汤森德的言论 “充满偏见”且“双标”。有网友直言,如果她被如此对待,定会哭诉种族歧视。科学数据也击碎了她的荒谬认知——正规养殖牛蛙的病毒检出率不足0.004%。
面对排山倒海的批评,汤森德于9月17日删除了争议视频并发布了道歉声明。然而,这份道歉却未能平息舆论,反而让争议升级。
在道歉视频中,汤森德表示:“我想真诚地向大家道歉,这份歉意发自内心。”她称自己非常幸运能够周游世界体验不同文化,并表示在中国收获了美好体验,周围人都很友善。
但细心的观众发现,她的道歉全文未明确提及“中国”或“中国人”,也没有收回不当言论。更引人注目的是,她强调要“更负责任地履行为国出战的责任”,被批评为将问题转向“代表美国的荣誉”,而非真正反思自己的言行。
这种“道歉但不认错”的态度,让很多人质疑她的诚意。网友指出,真正的尊重应该建立在平等和理解的基础上,而非居高临下的评判。
9月25日,汤森德宣布因脚踝受伤退出全部中国赛季赛事。这一时机令人质疑——是否真的因为伤病,还是为了避开舆论风口?
几个细节值得关注:尽管退出中国赛事,汤森德却计划重返亚洲出战日本大阪赛与东京赛。她的原搭档斯尼亚科娃已临时更换搭档参赛,并未受“伤病影响”。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退赛当日,汤森德还在社交平台晒出美国连锁餐厅的食物,配文“又吃上好吃的”,被网友质疑有挑衅之嫌。
这些巧合让“以伤避责”的猜测甚嚣尘上。无论真相如何,这场由饮食文化引发的冲突,已经影响到她的职业行程安排。汤森德不是第一个评论中国饮食的外国运动员,但她处理方式的问题导致了争议扩大化。
与汤森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网球选手以高情商方式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尊重。有些选手称赞中国火锅,有的表示喜欢长城。他们用开放的心态去体验不同文化,赢得了中国球迷的喜爱。
饮食文化差异本是常态,但如何表达不适应则需要技巧和尊重。职业运动员作为跨国竞赛的参与者,某种程度上也是文化使者。他们的言行不仅代表个人,也影响着大众对不同国家的观感。正如网友所言,“网球世界的HR是亿万观众”,缺乏对文化差异的敬畏,终将付出代价。
汤森德的退赛决定关闭了争议进一步发酵的可能性,但网络空间仍残留着这场风波带来的文化碰撞痕迹。就在退赛当天,汤森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美国连锁餐厅的食物照片,配文“又吃上好吃的”。
与此同时,中国网球公开赛的赛场上,各国选手继续激烈角逐。看台上观众为选手们的精彩表现欢呼喝彩,其中不乏品尝着各种中国美食的网球爱好者。
饮食偏好本是个人选择,但文化尊重却是国际交往的基石。这场风波或许会随着时间被遗忘,但关于如何尊重文化差异的思考,却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
来源:不懂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