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公关连续剧,7岁毛毛的哭戏,是救场还是砸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7 21:21 1

摘要:最近餐饮圈的瓜田里,西贝绝对是自带聚光灯的戏精本精。前脚预制菜争议的热度还没完全冷却,后脚就甩出新剧情,7岁的毛毛哭着抱店长大腿要吃西贝,硬是把公关场变成了家庭伦理剧片场,看得网友们气笑交加,这操作是公关部集体放假,还是编剧组偷偷上位了?怎一个惨字了得啊,看得

最近餐饮圈的瓜田里,西贝绝对是自带聚光灯的戏精本精。前脚预制菜争议的热度还没完全冷却,后脚就甩出新剧情,7岁的毛毛哭着抱店长大腿要吃西贝,硬是把公关场变成了家庭伦理剧片场,看得网友们气笑交加,这操作是公关部集体放假,还是编剧组偷偷上位了?怎一个惨字了得啊,看得人直呼,活久见。

这事得从西贝内部号那篇爆款翻车文说起,文中的主角毛毛堪称西贝野生代言人,从2岁吃到7岁,每周必打卡,把儿童餐吃成了成长记忆。直到妈妈随口说句别去吃了,剧情立刻进入高潮,孩子面对玩具、去姥姥家双重诱惑,毛毛死死抵住,最后冲进门店抱着店长哭嚎我以为再也吃不到西贝了。这情节,比某些家庭剧还抓马,就是有点太不真实了,养过娃的都知道,7岁娃能为零食哭闹,但为餐厅守约定哭抱店长?怕不是把观众当3岁小孩哄。

更妙的是这剧情似曾相识,3个月前西贝就演过杜女士孩子依赖西贝的戏码,同样是孩童执着+店长共情的套路。合着西贝公关部是把模板焊死了?下次是不是该轮到6岁豆豆哭着要吃莜面了?网友锐评:建议直接拍系列剧,名字就叫《西贝育儿记》,集集都是哭戏名场面,这样或许更带劲儿。

最让人迷惑的是时机,当时西贝正陷在多重争议里,儿童餐大黄鱼供应商有禁药黑历史,西兰花宣传产地是宁夏,实际来自山东,消费者追着要说法。结果人家不解释食材,不晒整改,反手丢出个孩子的哭戏。这操作好比考试作弊被抓,不检讨反而炫耀自己平时作业写得多工整,属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网友的吐槽更是精准戳中笑点。有人说:毛毛怕不是西贝编外员工,哭戏比某些流量明星还自然。还有人补刀:建议下次让店长哭,抱着毛毛说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剧情更完整。更损的是有人发现毛毛这名字太接地气,村口喊一声毛毛,十条狗八条回头,就不能起个贵气点的名字配西贝的价位吗?

剧情反转来得比翻书还快。文章发酵24小时,负面评论超10万条,抖音相关视频播放量破5000万,西贝火速删文。但删完还不忘补戏:客服说内部号遭网暴下架,店长却称故事真实,删文是保护隐私,两种说法各唱各的,堪比相声里的捧哏逗哏。更绝的是同步上线的100元代金券,本想救火,结果被网友吐槽这是给毛毛的演出费吗?

其实大家气的不是孩子爱吃西贝,而是被当傻子糊弄。消费者追问预制菜真相,西贝给灌心灵鸡汤;大家要供应链透明,西贝递上催泪弹。就像去医院看病,问医生病情,医生却给你讲了个病友感人故事,谁能不火大?有媒体说得好,这是用情绪替代解决方案,堪称史诗级拉垮,也不知道是哪个人想出的这个主意。

更讽刺的是,这边毛毛的哭戏还在被群嘲,那边9年老顾客已经拿着消费记录起诉了,索赔三倍消费额还要求公示食材信息。一边是编造的温情故事,一边是真实的维权诉求,对比堪称魔幻。

西贝这波操作,让人想起那句老话,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公关部大概觉得所有危机都能靠煽情解决,却忘了最基本的逻辑,餐饮品牌的根基是食材和信任,不是剧本和哭戏。要是真把心思花在管控供应链、透明化食材上,何至于靠7岁孩子的演技救场?

如今毛毛的故事下架了,但西贝的公关连续剧还没剧终,希望下次更新时,能少点套路多点真诚,毕竟消费者想吃的是放心饭菜,不是看狗血剧情。要是再整出8岁朵朵哭着要吃烤羊的戏码,估计大家真要集体喊退钱了。

西贝可能还是那个西贝,顾客可能不是那个顾客了,人心都是肉长的,唯有真心才能换真心,希望少点套路,多点真诚吧!

来源:嗨玩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