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首最美《清平乐》,有忧愁有离恨,有闲适有豪情,你最爱哪首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12:37 1

摘要:《清平乐》是宋词中极具生命力的词牌,篇幅虽短(双调四十六字,上下阕各四句),却能以凝练笔墨装下人生百感——既可写“一寸相思千万绪”的缠绵,也能书“醉里吴音相媚好”的闲适,更可抒“壮岁旌旗拥万夫”的豪情。以下20首经典《清平乐》,按“忧愁离恨”“闲适恬淡”“豪情

《清平乐》是宋词中极具生命力的词牌,篇幅虽短(双调四十六字,上下阕各四句),却能以凝练笔墨装下人生百感——既可写“一寸相思千万绪”的缠绵,也能书“醉里吴音相媚好”的闲适,更可抒“壮岁旌旗拥万夫”的豪情。以下20首经典《清平乐》,按“忧愁离恨”“闲适恬淡”“豪情忧愤”三类梳理,每首附简要解析,带你品尽词中况味:

一、忧愁离恨:一寸柔肠,千里相思

这类《清平乐》最见词人的细腻心事,或伤春惜时,或怀人念远,字里行间藏着剪不断的愁绪。

1.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情感与解析】:亡国前的离愁,却写得“人人心中有”。“落梅如雪”是景,“拂了还满”是愁——愁像春草,走得越远,长得越盛,把“离恨”的绵长写活了。

2. 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情感与解析】:一生三境藏于“赏梅”:早年“插梅醉”是欢愉,中年“挼梅泪”是离愁,晚年“难见梅”是国破家亡的凄凉。短短46字,写尽半生沧桑。

3. 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情感与解析】:“红笺写情”却“鸿雁难寄”,“人面不见”但“绿波东流”——相思是“想说却说不出”,更是“想见却见不到”,平淡字句里全是怅惘。

4. 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情感与解析】:看似“决绝”,实则“深恨”。“锦书休寄”不是不爱,是怕“寄了也无凭”,把恋人离去后的“怨”与“念”拧在一起,格外动人。

5. 欧阳修《清平乐·别来音信千里》

别来音信千里,怅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情感与解析】:“心长焰短”是神来之笔——烛火“焰短”,却像人一样“心长”(相思绵长),连蜡烛都在“垂泪”,人的愁绪更不必说。

6.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情感与解析】:以“问春”写“惜春”,天真又伤感。从“问人”到“问黄鹂”,最后只见“蔷薇”(春已尽),把“春去无归”的怅然,写得像孩子找不见玩伴般可爱又心疼。

7. 陆游《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情感与解析】:前阕写“穷居之苦”(饥鼠、破窗),后阕转“壮志之思”(万里江山)——哪怕身处困境,心中装的仍是家国,愁绪里藏着风骨。

8. 朱淑真《清平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情感与解析】:少见的“少女怀春”之作,“和衣睡倒人怀”的娇憨,与“分携后懒傍妆台”的失落形成对比,把初恋的甜与愁写得格外真切。

二、闲适恬淡:一窗风月,半生从容

这类《清平乐》是词人“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记录,或写田园之乐,或记日常小事,读来如沐春风。

9. 苏轼《清平乐·清淮浊汴》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灯点点淮阴市,楚客联樯宿高水。夜半潮来风又起,断送离人千里。

【情感与解析】:苏轼的“闲适”藏在“豁达”里。虽写“离人”,但“秋灯”“潮风”的景不悲,反而有种“既来之则安之”的从容——人生本是“逆旅”,遇见的都是风景。

10.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情感与解析】:宋词里最暖的“家常画”。没有壮志,没有离愁,只有“翁媪聊天”“小儿剥莲蓬”的细碎日常,却把“岁月静好”写得让人心生向往。

11. 黄庭坚《清平乐·晚春》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情感与解析】:另一首“惜春”,却少了悲戚,多了闲趣。像词人拄着杖在园子里找春天,找不到也不恼,只笑着看黄鹂飞过蔷薇——把“失春”的遗憾,化作了“寻春”的闲适。

12. 范成大《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情感与解析】:退休后的“田园乐”。“分社肉”“酒初熟”是生活富足,“看儿童偷枣”是心态悠闲——不恼孩子“偷”,反而怕人惊走他们,把老人的慈祥和满足写活了。

13. 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断崖修竹,竹里藏冰玉。路转清溪三百曲,香满黄昏雪屋。

行人系马疏篱,折残犹有高枝。留得东风数点,只缘娇懒春迟。

【情感与解析】:辛弃疾的“闲”,是“铁血之外的温柔”。雪天里的竹、黄昏的香、东风里的花,没有金戈铁马,只有“静看花开”的淡然,让人见得到他“侠骨柔情”的另一面。

14. 朱敦儒《清平乐·春兰秋菊》

春兰秋菊。天教占取芳时足。曾是骚人吟弄熟。不待潮生人逐。

今朝拄杖闲看。却疑身在云端。有个绿衣仙子,把住清风轻扇。

【情感与解析】:隐士的“自在”。看春兰秋菊,拄杖闲游,甚至觉得“身在云端”——不恋官场,只爱自然,把“与世无争”的闲适写得仙气飘飘。

三、豪情忧愤:剑指山河,壮志未酬

这类《清平乐》是词人“胸中有丘壑”的呐喊,或抒报国之志,或叹壮志难酬,读来让人热血沸腾又心生感慨。

15.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情感与解析】:(重复标注,因兼具“愁”与“豪”)前阕写“穷居之苦”,后阕转“家国之思”——哪怕身处破屋,梦到的仍是“塞北江南”,醒来见的仍是“万里江山”,豪情藏在“苍颜”里,更显悲壮。

16. 辛弃疾《清平乐·柳边飞鞚》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情感与解析】:看似写“旅途闲景”,实则藏“豪情”。“飞鞚(骑马)”是侠客姿态,“征衣”是报国行装,哪怕见“浣纱人”“稚子啼”,也难掩骨子里的“江湖气”与“家国心”。

17. 岳飞《清平乐·遥望中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情感与解析】:岳飞的“悲愤与壮志”。从“当年繁华”到“如今寥落”,对比惨烈;“何日请缨”是呐喊,“再续汉阳游”是愿景——把对家国的爱、对敌人的恨、对收复河山的渴望,全融在词里。

18. 刘克庄《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蒙蒙。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情感与解析】:“豪放”里带“仙气”。想象自己“骑蟾背”“游月宫”,摇桂树变“凉风”——看似浪漫,实则藏“吞吐天地”的气魄,是词人“不满足于人间”的豪情写照。

19. 陆游《清平乐·书愤》

危堞朱楼,看续起、危亭飞榭。问何人、解得闲心,除却沙鸥野鸭。

傅粉少年,窃名儒馆,昵昵儿女语。学际天人,节高一代,亦有云泥故。

【情感与解析】:陆游的“愤”藏在“讽”里。骂“傅粉少年”(无才却窃名的文人)是“儿女语”,赞“节高一代”的君子却有“云泥之别”——看似骂文人,实则叹“报国无门”,豪情里带刺。

20. 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千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情感与解析】:词人站在桥上看“清溪奔快”,想“古今兴亡”——清溪不管青山挡,照样奔涌;江山不管“兴亡”,依旧形胜。看似“看淡兴亡”,实则藏“以史为鉴”的豪情,想的仍是“如何让江山不亡”。

《清平乐》的美,在“百感共鸣”

这20首《清平乐》,没有绝对的“最美”,只有“最对心境”——难过时,会懂李煜“离恨恰如春草”的绵长;闲适时,会爱辛弃疾“小儿剥莲蓬”的温暖;热血时,会敬岳飞“一鞭直渡清河洛”的壮志。

若问“最爱哪首”,或许是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在所有“愁”与“豪”之外,它藏着人生最本真的“暖”:茅檐、青草、翁媪、小儿,不过是寻常日子,却让我们明白:世间最美的境界,从来不是“波澜壮阔”,而是“平安喜乐”。

来源:让梦想起飞427308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