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省资阳强戒所联合民盟资阳市委、宜宾市叙州区禁毒办,以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为依托,深入资阳市雁江区丹山中学、乐至县劳动镇初级中学、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宜宾市第六中学等学校开展以“青春有约定,成长不‘毒’行”为主题的禁毒防艾宣讲活动。民警通过展示仿真毒品模型、
为切实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与识毒防毒能力,营造健康无毒的校园,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开展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禁毒宣传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省资阳强戒所联合民盟资阳市委、宜宾市叙州区禁毒办,以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为依托,深入资阳市雁江区丹山中学、乐至县劳动镇初级中学、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宜宾市第六中学等学校开展以“青春有约定,成长不‘毒’行”为主题的禁毒防艾宣讲活动。民警通过展示仿真毒品模型、案例讲解等形式,针对伪装成“奶茶粉”“软糖”“跳跳糖”等形态的新型毒品及麻精药物滥用现象作出重点警示,并详细科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引导学生筑牢自我防护意识。
省成都第二强戒所走进广安市广安区大安镇初级中学校,民警结合真实案例,向同学们讲述了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危害;通过展示仿真毒品、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重点对麻精药品的双重“身份”进行解析,引导同学们提高防范意识;开展“情景演练”“禁毒知识问答”等互动活动,帮助同学们识别吸毒人员特征、拒绝毒品诱惑的技巧和发现吸毒行为后的报警流程。
省盐源强戒所走进冕宁泸沽中学,开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主题课堂,为学生们筑起一道抵御新型毒品的“防护墙”。民警创新采用“视频+PPT+有奖竞答”模式,将新型电子烟“飞鸟”、“聪明药”、“减肥药”、“笑气”等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特性、伪装形式及危害,转化为生动易懂的内容。通过案例讲解和互动问答,学生们快速掌握辨别方法,有效提升了对新型毒品的警惕性。此次活动聚焦青少年群体,精准破解新精神活性物质“隐蔽性强、诱惑性大”的防范难点,不仅填补了学生们在新型毒品认知上的空白,更从源头强化了青少年的禁毒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切实筑牢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的第一道防线。
来源:四川戒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