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顺义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率先重塑,迭代升级,致力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学段全过程、人群全覆盖、需求全掌握的广泛调研,积极创新
2025年,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顺义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率先重塑,迭代升级,致力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学段全过程、人群全覆盖、需求全掌握的广泛调研,积极创新工作举措,精准化支持学校教育,个性化服务家庭教育,全方位守护顺义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赋能“心”教师
精心打造二十节
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全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实训计划,联动医院、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多方资源,聘请各领域知名专家,为顺义教师定制系列课程,提升教师的健康素养,着力夯实教育“基本功”,提高教师服务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
融入“心”咨询
见号如面全天候
升级“心”品牌
寓教于乐家长学
升级顺义区家长教育大讲堂、家教名师校园行、家长教育沙龙等品牌项目,在学校、社区开展不同学段“新型家长会、心育家长课、积极心理沙龙”等特色活动,增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采取案例教学、体验游戏、研讨互动等方式丰富家长学习形式和内容,为家长提供“家长需要”的教育指导支持。
打造“心”基地
亲子共学好选择
拓展医、警、馆等多方资源,广泛凝聚顺义区域内社会支持力量,加快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打造十大顺义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基地,为开展亲子研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有益心理健康的活动创造条件。
集结“心”力量
挖掘培育好家长
依托“顺义区家委会主任工作与发展研究联盟”,遴选各学校家委会优秀骨干组建区级家校社协同育人委员会,发挥轮值主席校(东风教育集团)作用,每月开展一次家委会建设经验交流、专题培训、典型做法分享、家委会主任沙龙等。
从政策实施到具体操作,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正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将心理健康支持服务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用心营造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心”生态,守护顺义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