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食品安全危害的三大类别(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及典型案例,理解其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危害(如生物性危害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化学性危害的急性中毒与慢性损伤等)。熟悉2025年《食品安全法》修订重点内容,包括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许可制度和婴幼儿配方液态乳注册管理,了解数字标签的应用规范。了解最新食品安全数据:如2025年国家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8.3%,但蔬菜、水果、水产品不合格率仍达4.82%、5.13%、4.20%(农业农村部2025年数据),认识食品安全风险的普遍性。能运用“** 四看一闻 **”法(看标识、看日期、看配料、看外观,闻气味)辨别“三无”食品、过期食品及非法添加食品(如硼砂肉丸、假奶粉)。能通过手机扫描食品数字标签(GB 7718-2025),解读营养成分、致敏物质及生产流程信息,判断食品安全性。能设计简单的家庭或校园食品安全检查表,识别潜在风险(如生熟混放、加工卫生等)。案例教学法:用南阳“硼砂肉丸案”(2025年)、内乡“假奶粉案”(2024年)等真实案例,分析危害后果及法律责任。情景模拟法:设计“食品安全侦探”活动,分组辨别含硼砂的肉丸(手感滑腻、弹性异常)、过期食品(标签模糊)、无数字标签的预包装食品。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用手机扫描食品包装上的数字标签,查询2025年广东省抽检不合格食品名单(如检出亚硝酸盐的卤猪头肉)。小组讨论法:围绕“校园周边五毛零食的风险”展开辩论,提出监管建议。数据冲击:展示WHO数据“全球每年6亿人因食用污染食品患病,42万人死亡”,中国2025年上半年食品抽检不合格率2.61%(夏津县通报),引出主题。案例切入:播放南阳警方查处硼砂肉丸案视频(2025年),提问:“老板为何添加硼砂?消费者如何识别?”激发学生兴趣。案例:南阳硼砂肉丸案(2025年),老板添加硼砂使肉丸Q弹,导致硼酸蓄积中毒(成人致死剂量15克,婴儿仅2-3克),被判有期徒刑1年2个月(南阳公安通报)。预防措施:拒绝“异常美味”的低价食品(如超弹肉丸、久煮不烂的腐竹),查看配料表是否含“硼砂”“呋喃唑酮”等非法添加物。知识梳理:回顾三大危害的预防口诀:“生熟分开防生物,拒绝‘美色’防化学,细看包装防物理”。行动倡议:个人:不买“五毛零食”,每周检查家庭食品保质期。校园:参与“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督(全国覆盖率98.5%,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数据)。社会:发现问题拨打12315,或通过“你点我检”小程序举报。个人作业:制定《家庭食品安全检查表》,包含“冰箱生熟分区”“数字标签核查”等项目,下周分享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方案。小组项目:设计“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海报”,需包含2025年新规要点(如“购买婴幼儿液态乳认准注册标识”),张贴于食堂。摘要:掌握食品安全危害的三大类别(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及典型案例,理解其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危害(如生物性危害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化学性危害的急性中毒与慢性损伤等)。熟悉2025年《食品安全法》修订重点内容,包括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许可制度和婴幼儿配方液态乳注册管
板书设计
plaintext
食品中的危害及预防 一、三大危害 1. 生物性:细菌(沙门氏菌)、病毒(诺如)→ 加热、洗手 2. 化学性:硼砂(南阳案)、农药 → 看配料、拒“异常美味” 3. 物理性:金属碎片、毛发 → 选带包装食品 二、2025年新规 1. 液态食品运输:准运证+专用容器 2. 婴幼儿液态乳:注册管理 三、我们能做什么? 1. 扫码查标签 2. 举报12315 3. 家庭自查表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学生专业(如中职食品加工专业)调整深度,增加HACCP原理(2025年《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新增要求)的简单应用。
来源:博学多才的生活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