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中秋临近,重庆交通执法总队曝光一起近期开展道路客运安全集中整治“1号行动”中查处的非法营运典型案例,警示司机法网恢恢守法经营,市民出行选择正规车辆,保障出行安全。
转自:中国水运网
国庆、中秋临近,重庆交通执法总队曝光一起近期开展道路客运安全集中整治“1号行动”中查处的非法营运典型案例,警示司机法网恢恢守法经营,市民出行选择正规车辆,保障出行安全。
大数据揪出“异常常客”,匝道丢客冲关露马脚
6月初,执法人员在大数据筛查中发现一条异常记录:渝ADH****号车5月在武隆区高速通行竟高达27次,且集中在下午、夜间等出行高峰时段,与非法营运“高频次、固定时段、跨区域”的特征高度吻合,被纳入重点监控名单。
6月20日18时50分,执法人员在G65包茂高速武隆西收费站开展专项行动,驾驶人发现有执法检查后立即将后排3名乘客骗下车“丢”在高速公路匝道并驶离,检查中听到“匝道发现3名行人”的通报后,张某突然加速冲关逃离!“当时害怕暴露,副驾驶是熟人不收钱,后排3人都是要收费的。”到案后,张某道出实情。执法人员随后将3名滞留乘客安全带离,并展开调查:乘客周某通过微信招揽信息联系乘车,从沙坪坝到武隆,约定到付车费100元;肖某经人介绍从重庆西站到武隆,已提前支付80元;还有一名外籍乘客通过顺风车平台下单,支付140.44元,却被张某要求额外加收30元过路费——更讽刺的是,接单车辆并非张某的车,他涉嫌“借车”或“串单”从事非法营运。
铁证面前,张某涉嫌“未取得巡游出租汽车经营许可擅自营运”的事实初步认定,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当即立案。此时,该车已被纳入“冲关车辆黑名单库”,执法人员每日追踪其轨迹,可该车却像“人间蒸发”,6月20日后再未在武隆境内出现。
换车牌、变车主仍被锁定,二次冲关暴露“老面孔”
“消失”近一个月后,7月15日下午,在G65包茂高速白马收费站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中,一辆渝ABV****号车进入执法人员视线。当执法人员准备上前核查时,发现这正是6月冲关的张某!担心被查的张某再次上演“极速逃脱”,猛踩油门冲关逃逸。事后调查揭开谜团:原来,渝ADH****号车已于6月24日完成过户,车牌号变更为渝ABV****,车主信息也同步更改。“我换了车牌、变了车主,以为你们就查不到了!”张某到案后懊悔道。执法部门其实早已通过车辆识别代号(VIN码) 锁定该车——VIN码如同车辆“身份证”,终身唯一,即便过户、换牌也无法更改。
此后,张某变得更加谨慎:大幅降低通行频次,武隆境内只敢凌晨下道,白天则“转战”其他站点。但他的每一次“小心翼翼”,都在大数据平台留下了痕迹。
跨支队联动布控,“重点监管”终落网
9月11日,执法人员再次发现渝ABV****号车从木洞收费站驶入高速。结合其近期“昼伏夜出”的规律,高速公路第三支队果断启动跨支队联动机制,与高速公路第四支队协同布控。14时15分,当该车驶出白马收费站时,早已等候的执法人员当场将其查获。经查,此次车上2名乘客中,1人通过顺风车平台下单,另1人自称与张某是“叔侄”,免费乘车,排除了本次非法营运嫌疑。但“冲关老账”必须清算,张某被带回武隆接受调查。
最终,结合6月非法营运证据及两次冲关行为,张某因“未取得巡游出租汽车经营许可擅自营运”且“载客里程超150公里”,依据《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及《重庆市2025年公路路政、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被处以行政罚款8000元。
国庆中秋出行提示:选择正规车辆,自觉远离“黑车”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群众出行需求激增,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将加大大数据筛查、跨区域联动执法力度,依托“打非治违”平台实现“精准打击”,对非法营运、冲关拒检等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重庆交通执法总队提醒,非法营运车辆未经安全检测,无平台监管,驾驶人多无资质,一旦发生事故,乘客权益难以保障。广大旅客朋友出行请选择正规巡游出租车、网约车或客运班车,通过平台下单时核对车辆、驾驶人信息,拒绝乘坐无资质“黑车”,保留乘车凭证以便维权,发现类似违法行为及时通过12328、12345举报;相关从业人员切勿心存“换牌换车就能逃避监管”的侥幸,车辆识别代号、高频轨迹等“数据铁证”不会说谎,非法营运终将面临法律严惩。保障出行安全,需要你我共同参与——拒绝乘坐“黑车”,从选择正规出行方式开始。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