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孙悟空:基于神话形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叙事——评《阿布尔的孙悟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14:37 1

摘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如何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青年作家陈伟军以小说《阿布尔的孙悟空》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该书讲述了中国维和军人和非洲少年的动人故事,受到广大读者喜爱。

文/宋雨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如何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青年作家陈伟军以小说《阿布尔的孙悟空》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该书讲述了中国维和军人和非洲少年的动人故事,受到广大读者喜爱。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维和精神,既是大背景,也是大视野。作者巧妙利用“以小见大”的方法,起到大小相融、相得益彰的效果。从西非少年阿布尔的视角展开,以少年的认知和体验来讲述中国维和军人的故事。这样的叙述视角既能凸显中国维和军人的刚毅伟岸形象,故事文本也多了几分柔情和纯真。

故事设定十分巧妙,以找寻一个人来推动故事发展。故事中的阿布尔,执着地找寻一位叫罗菲的军医。于整个维和部队,罗菲是团队中的普通一员;于阿布尔,她却是温暖和善良的化身。阿布尔找寻罗菲,意外结识黎耀,在和黎耀交往过程中以回忆的方式穿插讲述了“中国妈妈”罗菲的故事。军医罗菲是中国维和军人的缩影,是一个温暖的人物象征。阿布尔对罗菲的信任、思念、感恩,也是非洲人民对中国维和军人的情感象征。

黎耀这一名字,意蕴深厚。黎耀说:“在中文里,‘黎’是黎明的意思,就是天快亮的时候;‘耀’是强烈的光芒,就像阳光一样。”全部维和军人都成为孩子心中的“阳光叔叔”。一个人的名字,带有阳光之意,这是作者的精心设计。全部维和军人都成为“阳光叔叔”,则是富含深意的情感投射和精神隐喻。

汉代贾谊曾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善意和爱意就像水一样流动,得到与付出也是相应的。在维和军人和西非儿童之间,就流淌着一条友谊的清泉,甘冽,澄澈,永不枯竭。“阳光叔叔”们为实现达卡热爱舞蹈的心愿,专门搭建一座舞台;为孩子们征集到来自中国的礼物,皮球、衣物、书本等都照亮孩子的眼眸;从领导到普通的军人,合力打造精彩的六一儿童节演出,只为给孩子们营造童年的高光时刻。非洲孩子们虽然生活艰难,他们也努力表达着对中国维和军人的感恩和爱意。阿布尔捡到照片后不辞辛苦,冒着翻越营地围墙导致受伤的风险,也要把照片交还给黎耀;达卡用真诚的笔触画下维和军人的故事;孩子们齐心帮助困在泥泞中的车辆脱险,却不要报酬;阿布尔爬上杧果树,举起手机接收信号,只为让黎耀和儿子通上视频电话。

这本书也是展现中国文化和非洲文化交流互鉴的佳作。中国经典神话形象孙悟空作为中非文化交流的代表,其善良正义、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等精神特质,启迪非洲儿童思考和感悟,为他们的内心世界构建起强大的精神堡垒。全书也有一条喜欢孙悟空、感悟孙悟空、寻找孙悟空的线索,既是故事线,也是阿布尔内心的生长线。孙悟空,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精神符号,连接起中国和非洲,成为文明交流的桥梁。中医故事如华佗、李时珍,成语故事如“高山流水”等,罗菲用中医方法救治阿布尔的妈妈,顾一平扮演孙悟空上演京剧片段,以及俗语“众人拾柴火焰高”“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都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孩子们在和维和军人的交流中,也以自己的方式彰显着非洲文化。例如面对“阳光叔叔”们让孩子尽情表达帮助请求时,维恩说:“我们不能凡事都等着别人来救助。我们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小羊说:不能想着让别人帮你蹦起来,你得自己起跳。”维恩借用自身文化中的谚语来表达观点,可见非洲本土文化对孩子的影响之深。这一谚语,也展现了非洲人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此外,孩子们跳的舞蹈也彰显了非洲文化的生命力。

“孙悟空是你,是我,是我们每一个人”,这是一句跨越山海、穿越国界的宣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孙悟空。全人类共享的孙悟空跨越山海,传递跨越国界的英雄情怀。这部作品启迪着更多创作者以生动精巧的文学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一个可亲可信可敬的中国形象。

《阿布尔的孙悟空》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作者:陈伟军

定价:35.00元

出版时间:2024年5月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