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6日,上海兆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兆芯集成”)更新招股说明书,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然而近年接连亏损下,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也出现明显下滑。
9月26日,上海兆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兆芯集成”)更新招股说明书,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然而近年接连亏损下,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也出现明显下滑。
招股书显示,兆芯集成主营业务为高端通用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CPU是信息设备的“大脑”,是信息安全的基石,自主研发安全可靠的CPU对我国信息产业至关重要,x86架构CPU在各类CPU产品中具备技术门槛高、结构复杂、市场占有率高、生态体系完善等特点。
兆芯集成对外采购主要包括成品芯片、晶圆及委托加工、技术服务、集成显卡IP授权、流片服务、EDA工具等无形资产以及固定资产等。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供应商包括公司A、格兰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格兰菲”)、公司M等。
在本次招股书中,兆芯集成更新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数据,在此前三年连续巨额亏损后,公司再亏超4亿元。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兆芯集成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27亿元、-6.76亿元、-9.51亿元和-4.2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9.45亿元、-9.35亿元、-10.65亿元和-4.45亿元。
兆芯集成表示,公司尚未盈利且最近一期末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主要原因为CPU芯片研发对技术先进性和复杂度有着较高要求,为保持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公司报告期内持续进行大额研发投入,不断更新迭代产品。
同时,兆芯集成参股公司格兰菲从事GPU业务,仍需要大量研发投入,如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公司对其采取权益法核算将对公司的财务数据和经营业绩进一步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从近三年数据来看,兆芯集成营收不断上涨,研发投入整体减少,且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明显下滑。
招股书显示,兆芯集成期内营收分别为3.4亿元、5.55亿元、8.89亿元、3.41亿元。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9.84元、9.88亿元、8.13亿元和3.58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89.50%、178.00%、91.44%和104.94%。
兆芯集成毛利率也明显出现下降。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8.79%、32.95%、15.40%和14.67%,公司毛利率下滑一方面系公司推出的新产品KX-6000G、KH-40000、KX-7000等处于良率爬升阶段,且在产品推出早期规模效应尚未显现,摊销费用等固定成本较高导致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系随着产品周期和需求变化,公司部分原有产品进行了价格调整,导致毛利率有所下降。
兆芯集成还存在供应链风险及关联采购占比较高的风险。
招股书显示,公司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供应商包括芯片制造、封测服务厂商、IP授权厂商、EDA工具厂商等。由于集成电路领域部分供应商的产品及服务具有稀缺性和专有性,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的金额分别为8.16亿元、10.87亿元、11.29亿元和5.41亿元,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1.01%、92.02%、93.93%和91.88%,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较高。
同时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半导体行业相关公司的经营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国际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导致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另一方面,上述风险可能造成公司出现生产和采购受限的情形,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兆芯集成与参股公司格兰菲的关联交易同样值得关注。
招股书显示,基于兆芯集成的业务模式,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关联方采购产品、量产相关技术服务、流片服务;此外,在GPU业务剥离后,公司向关联方格兰菲采购集成显卡IP授权及相关服务。
公司向上述关联方采购的相关产品及服务合计金额占当期采购金额的比例分别为79.54%、84.25%、87.67%及80.10%。如果公司与供应商不能按照双方合同约定保持持续合作,且公司未能及时开拓其他提供同类服务供应商或新的业务模式,将对公司业务经营、产品研发和提升核心竞争力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