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一堂法治课激活成长“防护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8 09:55 1

摘要:“方向盘根本不受控制,眼前一片模糊,原来毒驾这么可怕!”宾县一中的孩子们摘下VR眼镜仍惊魂未定。与此同时,牡丹江市第四中学和立新实验小学的同学们正沉浸于央视主持人连线的节目录制;屏幕另一端,大庆市普法团队制作的新媒产品被疯狂打CAII。开学季,黑龙江以红色传承

“方向盘根本不受控制,眼前一片模糊,原来毒驾这么可怕!”宾县一中的孩子们摘下VR眼镜仍惊魂未定。与此同时,牡丹江市第四中学和立新实验小学的同学们正沉浸于央视主持人连线的节目录制;屏幕另一端,大庆市普法团队制作的新媒产品被疯狂打CAII。开学季,黑龙江以红色传承、知识普及、安全演练“三线并行”,为全省400余万学生送上涵盖各类法治需求的“成长大礼包”,全方位激活青少年成长“防护网”。

弘扬红色基因 让伟大精神代代相传

红色,是黑龙江省“开学第一课”的鲜明底色。9月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网络思政大课——“龙江开学第一课”《抗战14年的黑龙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正式开讲。课程依托东北烈士纪念馆馆藏珍贵文物和历史资料,以东北抗联精神谱系为主线,生动再现 14 年东北抗日战争不畏强敌、可歌可泣的恢弘历程,为全省师生带来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在新中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哈尔滨,“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主题教育活动全面展开,六大课程将红色基因传承、安全守护、心理关怀等内容深度融入,引导全市中小学生以健康心态和良好精神面貌迎接新学期,为学生成长全面赋能。

在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孕育地——牡丹江,第四中学和立新实验小学的学生们积极参与2025年全国《开学第一课》节目录制,力求通过全国平台,讲好八女投江、林海雪原等红色经典。他们用精彩的表演,生动诠释了牡丹江青少年不忘历史、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那一刻,红色牡丹江的育人成果与时代新声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激励着更多的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

创新方法路径让法治阳光普照校园

有效,是法治宣传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黑龙江省各地在法治宣传“进校园”方面,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推出了一系列新颖而富有成效的举措措施。大庆市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的优势,开启新媒体普法新模式。普法志愿者主播团录制的《校园霸凌并不少见!请不要无视这些求救信号》和肇州县司法局制作的《拒绝校园欺凌 不要做被“沉默”吃掉的小孩》等新媒产品被疯狂打CALL!这些内容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普及交通安全、防范校园欺凌等法律常识,极大增强了学生们的法治意识和文明意识。

鸡西市校园法治教育坚持教育局牵头、公检法司部门协同,及时更换调整聘任到期的法治副校长,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法治副校长配备率保持100%。聘任仪式上法治副校长代表纷纷表示:“一本聘书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今,选派的276名法治副校长紧抓“开学第一课”契机,全部入驻校园,以精心准备的各类法治知识讲座,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鹤岗市坚持在法治宣传教育覆盖上持续发力,确保法治宣传无死角。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法治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中,共印发宣传横幅、海报、手册20000余份,覆盖全市87所中小学、幼儿园。同时,各级各相关单位充分整合“报、网、端、微、屏”全媒体资源,大力推送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法律法规、典型案例、防范技巧等信息,营造了“家校社协同、全员齐参与”的保护未成年人工作氛围。

部门多元协同 让校园安全更加牢靠

安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前提基础。黑龙江省公安机关和消防救援部门准确把握“开学第一课”契机,设计开展一系列安全演练活动,提升师生应急处突能力。

全省公安机关聚焦青少年法治教育与校园安全防护核心需求,整合多方资源力量,集中开展“开学第一课”系列法治安全教育活动。警察叔叔围绕交通安全、远离毒品、抵制校园欺凌、预防电信诈骗等重点领域,通过案例剖析、资料发放、互动答疑等形式,为师生送上了一份份实用的法治“防护指南”,让法治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提升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省消防救援总队以“精准化、趣味化、实操化”为要,深化消防宣传教育进校园。大庆消防救援支队为近万名新生送上“三位一体”消防礼包,并强化教职工专项培训;鸡西消防救援支队分层开展宣传,向学生普及用电防火知识,为教职工培训设施检查与疏散流程;伊春消防救援支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拓宽宣传覆盖面,通过系列活动,全面提升了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师生自防自救能力,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

目前,覆盖全省各类高校的“防诈反诈·青春无诈”正在有序推进。黑龙江省的“开学第一课”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成长的蜕变,学生们带着从“开学第一课”中汲取的红色力量、法治智慧和安全意识,必将在求学成长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