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至28日,由上海市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orld Design Capital Conference, WDCC)于上海黄浦滨江举办。大会以“设计无界,生生不息”为主题,汇聚全球设计精英,推动设计领域的国际合作与
9月25日至28日,由上海市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orld Design Capital Conference, WDCC)于上海黄浦滨江举办。大会以“设计无界,生生不息”为主题,汇聚全球设计精英,推动设计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出席并致欢迎辞。
作为大会主要承办方之一,上海大学围绕“设计跨界,文脉新生”这一主题,精心打造多个亮点,全面展现学校在设计教育与文化创新领域的卓越成就。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出席活动开幕式,与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东华大学校长项延训共同为入选首届上海“U35”青年设计人才计划代表颁发证书。
设计新海派
设计跨界,文脉新生
四大展区呈现创新融合
上海大学特别推出设计新海派“设计跨界,文脉新生”的主题展览,设四大特色展区,集中展示上海大学、特邀品牌、协同院校与非遗传承人的合作成果,以当代设计解构传统技艺,以非遗元素重塑现代美学。
第一板块“文脉焕新,活态传承”展示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十余年来的实践成果,呈现设计师、非遗传承人与品牌合作的创新作品,展现非遗手工艺从传承到市场应用的完整生态。
第二板块“新质领航,数智赋能”聚焦数字化与智能化设计,依托新成立的上海市设计创新中心,展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与数字人文等前沿领域的设计创新,体现文化保护利用从“数字化”到“数智化”、从“资源型”到“价值型”、从“文化力”到“生产力”的转变。
第三板块“无界之滇,古韵新生”,作为上海大学“设计协同共同体计划”的重要实践,本板块展览与云南省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开发重点实验室合作,展示沪滇两地通过数字技术协同在非遗保护与文创开发方面的创新实践。
第四板块“文化解码,演绎更新”展现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产学研深度融合成果,通过跨学科合作,以现代设计语言重新诠释传统文化,构建可持续的文化创新机制。
展览作品涵盖数字媒体、工业设计、非遗纺织、陶瓷、玻璃、建筑等多个门类,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
数智驱动,文化创新
高端论坛汇聚全球智慧
9月27日上午,上海大学主办的“激活新质生产力,培育文化新业态——数智驱动下的文化创新与设计实践”论坛在黄浦滨江主会场举行。论坛由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从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作党委二级巡视员张成金致开幕辞。
王从春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为己任,深刻认识到推动数智技术与文化创意、设计实践的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也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大机遇。
论坛聚焦数智驱动下的文化创新设计实践,深入探讨中华文化的数智化保护与传承、新质生产力转化与设计融合创新等前沿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亚秋(左一)、点晴科技CEO林永民、日本多摩美术大学教授佐佐木成明(右一)分别从科学与艺术融合、游戏动漫产业创新、信息设计教育等角度分享了前沿观点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汤丽萍(左上),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主任徐迎庆(右上),中国商飞特聘海外专家任和(左下),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刘丽兰(右下)先后发表演讲,围绕国际设计趋势、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工业设计创新、智能制造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活动现场进行了上海市设计创新中心揭牌仪式,标志着设计创新生态建设进入新阶段。
此外,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指导下,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与台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台县委宣传部签署民间文化数字化战略“台州计划”协议,聚焦地方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路径。
创意中国设计联盟数字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也在大会同期举行,以推动数字艺术设计领域发展。
在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畅所欲言,共同探讨了设计产业如何突破传统边界,赋能未来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上海产业升级建言献策。
出席论坛活动的嘉宾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非遗研究学者项兆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荣书琴,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创意设计产业处副处长陈建林,台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曹蕉红,中共天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家星,创意中国设计联盟主席张震甫,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徐江,浙江大学教授孙守迁,上海雨石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振,上海回力鞋业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张晓俊,掇美艺术空间主理人陈静等,以及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党政班子、系部主任和师生代表。
多元优质,创意汇聚
上大特色闪耀设计之都
从非遗手工艺的当代转化到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的前沿应用,从沪滇合作到跨学科人才培养,上海大学展现了在设计领域的综合实力和创新活力。本次展览与论坛是上海大学积极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的集中体现,不仅为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贡献了精彩的“上大篇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同时也为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