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安全治理中,动火作业因其现场环节多、风险高、专业性强,往往难以依靠单一部门实现全链条有效监管——这已成为当前城市安全治理面临的共性难题。
在城市安全治理中,动火作业因其现场环节多、风险高、专业性强,往往难以依靠单一部门实现全链条有效监管——这已成为当前城市安全治理面临的共性难题。
近年来,全省持续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大胆探索。邵阳市积极响应,以高效协同为突破口,组建市、县两级共109个联合检查组,构建起多部门联动、企业主责、公众参与的治理体系,为全省破解动火作业安全监管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PART 01
协同联动 助推监管再升级
在深化安全生产治理的实践中,强化部门协同、形成监管合力,是提升隐患排查精准性和实效性的关键一环。
9月15日,邵阳市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市专班”)统筹消防、公安、应急、住建、市监等多部门力量,对辖区内重点场所开展针对性联合检查。从动火审批流程、作业人员持证,到周边可燃物清理、现场监护应急能力,再到消防器材状态,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
您好,作业前请务必清理现场及周边区域的易燃可燃物。
在邵阳口味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检查组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现场提出整改要求,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动火作业操作流程,切实防范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据市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联合检查组每月固定开展集中执法,精准聚焦宾馆饭店、医疗教育、高层建筑、大型商超、文物古建、劳动密集企业等重点场所,确保监管无死角、排查常态化。
截至目前,邵阳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588人次,检查各类场所1307家,立案查处15起,有效防范和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
PART 02
靶向整治 为安全生产加码
喂!是消防队吗?我有情况要反映……
8月13日,邵阳市洞口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举报称,当地一家建材有限公司里有人违规进行动火作业。
接到举报后,消防监督员迅速赶赴现场核查,发现施工人员殷某正在进行热切割明火作业,作业现场既未清理周边可燃物,也未配备相应消防器材。更严重的是,殷某并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属于典型的无证违规上岗,已严重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针对该违规行为,执法人员依法对殷某处以200元罚款,并当场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明确告知违规动火作业可能引发的火灾风险及法律后果。
“对于情节严重、特别是涉及无证或持假证操作的违法行为,执法部门坚决予以停工立案、从严查处。”市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依法处理,真正实现了“查处一起、警示一批、震慑一片”的治理效果。
“这次执法检查给我们企业敲响了警钟!”某建材企业安全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对动火作业风险认识不足,现在明白安全是生产底线,未来将严格审批、加强培训、配齐设备,真正为企业和员工负责。”
统计显示,专项整治开展以来,累计查处无证动火、审批手续缺失、营业期间违规作业等突出问题96处,对发现的问题均当场责令整改,并同步约谈涉事企业负责人,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PART 03
智慧宣教 共筑平安新防线
“动火作业前务必隔离可燃物”“现场监护必须全程到位……”日前,由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制作的《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注意事项公益片》,通过政务新媒体、短视频平台及全市近千块电子屏滚动播放,实现多场景、高频次覆盖。
短片生动展示了电焊火花引燃杂物的危险场景,以及消防员规范处置的过程,配以清晰的安全提示,将安全准则深深印在观众心中。
“没想到电焊这么危险,以后在工地上作业可得更加小心。”一位身穿工装的大叔一边观看,一边对身旁的同伴感慨道。还有年轻人举起手机扫码,“转发到家庭群,提醒大家注意用火安全。”
此外,当地消防部门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公众参与度。
“目前已在全市人员密集场所醒目位置张贴《安全通告》6700份、发放《动火作业“十条硬措施”》宣传册 3200份。”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监督员赵敏捷介绍,在此基础上,支队还进一步拓宽宣传与监督渠道,依托社区公告栏、公益片片尾滚动提示等渠道,鼓励市民通过“12345”热线举报违规动火作业行为,形成“人人关注、人人监督”的共治氛围。
火花虽小,安全事大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