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退娱乐圈,回家直播卖鸡:这才是打工人最该看的年度爽文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09:34 1

摘要:世界上最顶级的行为艺术,不是在美术馆里裸奔,而是在一个名为“娱乐圈”的大型服务器里,辛辛苦苦练了18年级,自以为是高玩,最后发现自己连个付费玩家都打不过,一怒之下删号回新手村,开始直播卖鸡。

朋友们,讲个魔幻现实主义的段子。

世界上最顶级的行为艺术,不是在美术馆里裸奔,而是在一个名为“娱乐圈”的大型服务器里,辛辛苦苦练了18年级,自以为是高玩,最后发现自己连个付费玩家都打不过,一怒之下删号回新手村,开始直播卖鸡。

这事儿,就叫降维打击自己,简称“润学”的终极形态。

主角叫徐海为,一个你可能看过他的脸但死活想不起名字的男人。这不怪你,因为在娱乐圈这个大型内卷罗马角斗场里,他的角色定位约等于一个数据详实但从没上过首页推荐的NPC。

他演了十八年戏,从《猎罪图鉴》到《藏海花》,作品列表拉出来比很多人的工作总结PPT还长,结果呢?结果就是他现在回村里,对着镜头,声情并茂地介绍他家走地鸡的腿部肌肉有多么Q弹。

就很离谱。

很多人觉得这是个悲伤的故事,一个演员梦想的陨落。

错了,朋友们,大错特错。

这根本不是一个悲伤故事,这是一个典型的,当代优秀打工人看穿了老板画的饼之后,掀翻了工位,回老家搞自媒体创业的爽文。

你把“娱乐圈”三个字,换成你公司的名字,把“导演”换成你那个喜欢PUA的领导,把“投资人”换成跟你抢功劳的甲方形体,是不是瞬间就理解了一切?

徐海为的职业生涯,就是一部浓缩版的《职场甄嬛传》,可惜他拿的不是主角剧本,而是那个第一集就被赏了一丈红的倒霉蛋。

故事的开端,和他小时候看的《还珠格格》一样,充满梦想和滤镜。家境贫寒,哥哥打工供他上学,他怀揣着对表演的热爱,考进了艺术院校。这剧本开头,是标准的逆袭流男主模板,就差一个戒指里的老爷爷了。

毕业后,他进了剧组这个“新公司”,接到了第一个“项目”。合同签了,妆也化了,正准备大干一场,向世界证明自己的价值。

然后,HR,哦不,是导演和制片人,把他叫到小黑屋,用一种“年轻人我这是为你好”的语气告诉他,这个岗位已经给了关系户,你,可以滚了。要么自己体面,要么我让你不体面。

这是什么?这就是你辛辛苦苦做了三个月的方案,临到提案前一天,老板告诉你,这个项目要交给他刚毕业的小舅子来负责。理由是,要给新人一个机会。

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有准备的“关系户”。

当时徐海为还年轻,还没被社会毒打够,一冲动,硬是把这个角色给保下来了。他以为这是胜利,实际上,他只是给自己在这台服务器上的账号,手动加了一个“刺头”的debuff。

从此,他的职业生涯就进入了一种薛定谔的状态。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角色会不会莫名其妙地消失。

为了演《虎皮枫木》,他把自己往死里折腾。自己背石头爬山,就为了演出真实的疲惫感。摸爬滚打,一身是伤。这叫什么?这叫自我赋能,all in项目,力出一孔,争取做到价值闭环。

结果呢?电影拿了奖,他在行业内依然查无此人。

这就像你为了一个项目,天天加班到凌晨三点,头发掉了一把又一把,最后项目成功了,公司年会上,老板激情洋溢地感谢了公司,感谢了CCTV,感谢了他自己,唯独忘了感谢你这个真正的执行人。你得到的,只有一张“优秀员工”的奖状和一句“年轻人,未来是你的”。

未来是你的,但奖金不是。

更操蛋的是,这个圈子的KPI考核标准,从来就不是“演技”这么单一的维度。

它是一套极其复杂的、融合了酒量、情商、颜值、背景、乃至“是否豁得出去”的玄学系统。

徐海为最受不了的,是“陪酒”。

朋友们,想一想你们公司那些没完没了的团建,那些油腻领导端着酒杯,说着陈年老梗,强行要你分享“工作感悟”的场景。

现在,把这个场景的恶心程度乘以100。

在那个局上,你不是员工,你是个产品,等着投资人这种“客户”来验货。你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笑容,都可能关系到你的下一个“项目订单”。

不去,就是不给老板面子,不懂人情世故。

去了,就是拿自己的肝和尊严,去赌一个虚无缥缈的机会。

这根本不是社交,这是上刑。

最绝的还是“潜规则”的临门一脚。有人直接跟他摊牌,说只要你愿意“被包养”,资源大大的有。

翻译一下,就是公司领导找你谈话,说小徐啊,我看你很有潜力,这样,你把你这几年的工资都拿出来,再贷点款,入股咱们公司的新项目,我保证你年底分红翻倍。

这不叫机会,这叫割韭菜。

人家徐海为直接拒绝了,说我吃不了这碗软饭。骨气,确实有骨气。但在这套游戏规则里,有骨气的人,往往就是那个最先出局的。

因为服务器的底层代码,就是为氪金玩家和开挂玩家服务的。你一个坚持打怪升级的普通玩家,凭什么跟人家斗?

所以,当他减重几十斤,推掉两部戏,专心准备一个角色,最后又被“关系户”顶掉的时候,他终于悟了。

这不是努力不努力的问题,这是赛道的问题。

一个不看产出,只看关系的赛道,你卷出花来都没用。你的努力,在人家眼里,不过是个好用的工具,随时可以替换。今天你是扳手,明天他是螺丝刀,本质上,都是工具箱里的一件。

(写到这里我蚌埠住了)

所以他“退圈”这个决定,在我看来,简直是英明神武。

这不是逃避,这是止损。

这不是失败,这是转型。

他放弃了在一条拥挤、肮脏、且天花板写着别人名字的赛道上当炮灰,转而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看得见摸得着,并且能自己说了算的全新赛道——农村带货。

你看他现在,在村里喂鸡,帮妈妈卖菜,围着土灶做饭,直播间里跟几千人唠嗑。

很多人觉得,从光鲜亮丽的演员,到尘土飞扬的农夫,是堕落。

我告诉你,这才是真正的升维。

在娱乐圈,他是资本棋盘上的一颗棋子,随时可以被丢弃。

在村里,他是自己养鸡场里的CEO,是整个商业闭环的掌控者。每一只鸡的生杀大权,都掌握在他自己手里。

他不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不再需要陪笑陪酒,不再需要担心自己的努力被别人窃取。他的KPI,就是鸡长得肥不肥,蛋下得多不多。这套逻辑,简单、纯粹、且公平。

说到底,还是那套关系学,你懂吧,走到哪都是这套关系学,真的让人头大。

他失去的,只是一个虚幻的明星光环。

他得到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掌控权,和内心的安宁。

这种感觉,就像你终于下定决心,拉黑了那个天天给你画饼的领导,退出了那个24小时响不停的工作群,然后在家楼下开了个小卖部。

虽然赚得可能没以前多,但你看着邻居大妈买走一包盐时脸上的笑容,都比你之前拿到的那个“项目优秀奖”要真实一万倍。

徐海为的故事,其实给了所有在职场里被毒打的我们一个启示:

当一条路走到黑,怎么都走不通的时候,不一定是你的问题,很可能是路的问题。

这时候,别死磕。

换条路,甚至,自己修一条路。

毕竟,与其在别人的剧本里当一个随时被删减的配角,不如回自己的生活里,当一个喂鸡的、卖菜的、哪怕是躺平的,但绝对自由的主角。

这,才是成年人最高的智慧。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来源:嗨玩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