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曝超400部片单!热剧综艺电影齐发力,AI加持能否掀内容革命?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7 01:39 1

摘要:当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爱奇艺给出了自己的“破题之道”。在9月25日的iJOY秋季悦享会上,他们一口气甩出2025-2026年超400部剧集的片单,不仅气势逼人,还传递出“不容小觑”的信息。从成毅主演的《狐妖小红娘-王权篇》到杨志刚继续带队拍《唐朝诡事录之长安》,

当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爱奇艺给出了自己的“破题之道”。在9月25日的iJOY秋季悦享会上,他们一口气甩出2025-2026年超400部剧集的片单,不仅气势逼人,还传递出“不容小觑”的信息。从成毅主演的《狐妖小红娘-王权篇》到杨志刚继续带队拍《唐朝诡事录之长安》,再到张新成与丁禹兮组成“南部档案”CP,这阵仗,可以说是“投喂观众胃口的艺术”达到了新高度。

不止是硬核储备吸睛,爱奇艺还用数据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从《漂白》和《临江仙》到《朝雪录》《生万物》,热度破万俨然是家常便饭;2万部微剧的上线总量也让人感叹“这是开了一个仓库在做剧!”综艺同样不甘人后,占据了播放市占率Top 10中的四席。电影领域凭借《捕风追影》暑期12亿票房,又是稳稳的“KPI收割机”。这一波操作下来,爱奇艺显然不只是陪跑者,而在逐渐巩固它的大哥地位。

从本次发布会能看出,爱奇艺的野心并不止步于传统框架。他们不想再让电视剧、微剧、电影各自独家发展,而是试图在它们之间找到一种共鸣点。比如,龚宇提到过的“微剧”,这种“短平快”风格和年轻人被压缩的碎片时间完美匹配。全年龄段的题材创作也是重点,对类型化套路说“不”,美女不能只会谈情说爱,男主角也不一定非要一路开挂。不管老人、孩子甚至猫狗,都应该是影视创作中的重要成员。别小瞧这些“去标签化”的小改良,背后恰恰是观众欣赏口味趋向多元的风向标。

当然,剧粉们最关心的还是剧!根据爱奇艺的套路,他们已经在不同类型的观众群里埋下了伏笔。在大剧场,我们能看到反映现实题材的《伟大的长征》《秦谜》《重器》等“正剧天花板”;在迷雾剧场,悬疑迷影影不离手,《低智商犯罪》《树影迷宫》让人大呼“智商税我愿意缴”;恋恋剧场奉上青春爱情,小逗剧场用轻喜剧让人一边笑一边思考人生。古装剧控们也有盼头,像是《此夜逢君》《梦里江山》等微剧,预计会成为剧荒救星。多条产品线精准打击,谁还敢说爱奇艺“偏科”?

而最具话题点的,非“鲍德熹·爱奇艺AI剧场”莫属。这是鲍德熹和爱奇艺联合发起的实验性项目,旨在探索生成式AI在影视创作中的新可能。按鲍德熹的话说,“AI生成的影像是一场革命,它解锁了传统影像的局限。”虽然有人担心,这会不会让创作变成无魂之物,但鲍德熹用实际的话点明真相:工具再先进,也得由深谙镜头语言和故事内核的人去驾驭。换句话说,AI是配菜,人性才是主食。不禁让人期待,当AI与人类的智慧融合,会不会真的诞生出“跨时代”的作品。

从此次片单暴露的底气,不难看出爱奇艺的战略打法:用内容躲避同质化竞争。娱乐市场的残酷竞争每年愈演愈烈,但从这次的400部片单和数据成绩单看,爱奇艺显然不是盲目跟风,而是试图带着某种创意使命感和行业责任感,争夺用户的黄金三分钟。

娱乐行业乃至人生,大概是一样的道理:只有持续创新,才会永不过时。在这个影视平台“卷得人头攒动”的大背景下,观众们的选择权从未如此广阔。而身为娱乐消费者的你,是否已经在心里默默写好了一张“首追清单”?也许问题更简单:到底是真正打动你的内容稀缺了,还是我们自己不够专注了呢?

来源:小爱侃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