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0万人挤爆武当山,打车被宰、绕路、拒载的噩梦又要重演?”——这句担心,特区交通局比游客先想到,而且直接甩出一套“组合拳”,从9月20日一直打到假期结束,动作比往年都狠。
“50万人挤爆武当山,打车被宰、绕路、拒载的噩梦又要重演?”——这句担心,特区交通局比游客先想到,而且直接甩出一套“组合拳”,从9月20日一直打到假期结束,动作比往年都狠。
先说最扎心的:去年国庆,武当山出租车投诉率占到全市景区第一,黑车一口价“武当山—市区”敢喊180元,网约车线下揽客排队长度堪比早高峰地铁。
数据摆在那儿,没人想再体验一次“上车先吵架、下车多掏五十”的憋屈。
今年他们先封死“黑口子”。
高铁站、景区大门、乌鸦岭停车场,三个最容易被盯上的点,24小时轮班查车,无证网约车直接拖走,司机罚款之外还要扣车7天。
有人算过,违法成本从原来的500元飙到3000元,黑车司机群里已经有人放话“国庆去隔壁县市避风头”。
对正规出租车也不是“自己人就算”。
拒载、议价、绕路,查到一次停运3天,第二次直接吊销服务证。
车内脏、座套黑、空调坏,一律扣车回场,复检合格才能再上街。
最狠的是“车载AI”,能识别司机有没有打哈欠、抽烟、说脏话,后台实时推送给值班人员,30秒内短信提醒,两次提醒不改,乘客还没下车,罚单已经生成。
怕游客“懒得投诉”,他们干脆把投诉入口贴在车门上,扫码就能选“绕路”“态度差”“多收费”,30分钟内必有回复,2小时内给处理结果。
假期里如果司机被认定多收钱,系统先行垫付退差价,后面再跟司机算账,游客不用扯皮。
有人担心“管得严,车更少”。
交通局提前测算过:平日武当山出租车加上合规网约车一共420辆,高峰缺口约150辆。
亨运集团从十堰市区抽调120辆“应急车队”,统一调度,只跑“高铁—景区—酒店”三点一线,不巡游,不抢单,价跟打表走,忙完就回市区,不跟本地车抢饭碗。
外地游客最怕语言不通。
这次车里直接放“多语种服务卡”,中英日韩四语,把“请打表”“请给我发票”写成超大字体,下面附二维码,一扫就能播放语音。
矿泉水、纸巾、急救包也免费,用不完司机可以回场补,成本公司掏,不让司机摊钱。
对司机也不是“只罚不赏”。
假期结束会评“红榜”,前十名奖励现金1000元+免审一次,照片贴在高铁站出口大屏幕上,相当于免费打广告;连续两次进黑榜,公司直接停班,列入“行业黑名单”,以后想在十堰跑网约车都过不了背景审。
有人质疑“运动式执法,过完节就松”。
交通局留了个后手:把出租车违规记录同步给文旅局,纳入“交通+旅游”信用积分。
积分低的酒店、旅行社订车时会收到提示,变相让市场自己淘汰“差车”。
试运行三个月,城区投诉率已经降了28%,国庆是第一次放大招。
一句话,今年去武当山,上车前先看车门上有没有“国庆专项检查”绿标,有就上,没有就换一辆。
真遇到糟心事,扫码投诉比发朋友圈管用,钱能退,司机会被罚,后台还给你回电话道歉——这套流程跑通了,假期起码少生一半闷气。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