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茶客不再为高溢价买单!茶叶,逐渐回归农产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8 10:43 1

摘要:然而,茶友试过之后,相比更贵的冰岛南迫白水河古树,更喜欢坝歪单株。

老茶客,支撑起古树春茶的市场。

然而,有的茶商,已经无力再做古树春茶了。

-01-

茶越卖越多背后:市场倍冷

一位茶友买了1饼冰岛坝歪单株,

发货的时候,给他带了1泡冰岛南迫白水河的古树。

然而,茶友试过之后,相比更贵的冰岛南迫白水河古树,更喜欢坝歪单株。

(冰岛南迫强于茶汤和水路细腻感。冰岛坝歪强于茶气和劲道。追喉韵体感的老茶客,更喜欢坝歪。

用茶友的话说:冰岛坝歪单株,花香融在茶汤里,三泡出喉韵,虽略有涩感,但茶气和劲道强,清凉感足。品饮后半小时仍有生津、口齿生香,如果涩感弱一些,汤感和水路细腻一些,可以当老寨了。

然而,老杨自己试了一下,没有茶友说的半小时还生津的感觉,也不知道是水的问题,心情的问题,还是昆明海拔高沸点低,水温不够……

有钱还很爱茶的大哥,遇到喜欢的茶就想买,问:茶还有不,整三公斤。

老杨淡定地说:这个茶越卖越多,还有的。

茶友都惊呆了:茶叶还能越卖越多?

订货给不了钱,自己卖

说越卖越多,不是茶叶越产越多,更不是随便搞些茶叶压饼,而是茶商订了茶,给不了钱,最后只能自己卖。

我们从2015年开始做冰岛坝歪,冰岛坝歪大多数地块都做过,对每个地块的品质表现都有大致的把握,工艺也稳定了。

每年坚持做,交了几十万学费,换来同行茶商和茶客的信任。

春茶季,茶叶做出来,批发原料给同行茶商,留一些好原料开发产品推自己的小品牌,这是我们的生存方式。

同行茶商订货,一个茶商说:冰岛坝歪单株给我留两箱20公斤。另一个茶商说给我留10公斤。

做茶,一年生,两年熟。大多数同行茶商,每年都买冰岛坝歪。同行说留着,那就留着。

然而,都10月份了,茶商还给不了钱。春茶时被同行茶商订掉的冰岛坝歪,只能自己卖。

原本,手里的冰岛坝歪单株快卖完了,现在又多了几十公斤,这不就越卖越多了。

透过这个现象,可以看到:今年的茶叶市场,比去年难太多。

去年,同行茶商定了冰岛坝歪,春茶季结束,付钱,茶叶拉走。但今年,都10月份了,茶商仍然付不了钱。

跟茶商聊起来,都是:太难,房租开支太大,茶叶卖不动,不敢要了。

好歹茶叶还在。最惨的是:茶叶被拉走了,钱也给不了,还欠茶农原料款,只能东拼西凑还债。

一想到这里,老杨对自己说:茶叶能留在手里自己卖,也是一种幸福了。

-02-

茶叶,逐渐回归农产品

古树春茶,有一条完整的市场供应链:

同行茶商根据自己的市场,找原料商订茶。原料商根据同行茶商的量和自己能卖掉的量,决定从茶农手里收多少鲜叶。

“茶客——茶商——原料商——源头”的供应链,层层传导,所有需求,汇聚茶山,共同支撑起了古树春茶的价格。当同行茶商卖不动,拿货少,原料商收鲜叶也会变少。

当做古树春茶这批人拿货都减少了,古树春茶的价格,也会撑不住的。

一个寨子,几十户茶农,彼此都是竞争关系。你不降,你的邻居就降。

市场供求,决定价格。茶农供,市场求。供稳求减,价格就得跟着掉。

茶商:缩减产品,做主要山头

有人会说:如果原料价格降了,茶商不是应该抓住机会存茶吗?

如果真这么干,要不了多久,这家企业就得关门。消费降级时,比有好茶更重要的是:现金流。

茶叶做一堆,但真正好卖的山头,就那么两三个。除了好卖的山头,其它山头的茶叶收进来,就成了占用资金的库存。

茶商根据已有的市场,集中有限的资金,把品质做精、尽量把成本做下来,才能在市场活下去。

其它山头,如果有客户要,从料头手里拿货,宁愿少赚点甚至不赚,能留住客户即可。

老杨明年都打算集中资金干冰岛坝歪和忙肺水井头,像冰岛南迫白水河古树、昔归古树这类一箱茶叶大几万又贵又占资金,离开茶山根本卖不掉的山头,直接放弃。

茶客:不再为高溢价买单

喝茶,茶客钱好挣的时候,文化好卖。

钱难挣的时候,茶叶,正回到它最原本的功能,可以喝的高品质农产品。

市场,正在回归理性。前几年,喝茶追大师工艺、追独树,甚至追向阳面。

茶叶越稀缺越好,越独特越好。茶叶江湖,神神叨叨的人一批又一批,还混得风生水起。

那时候喝茶,在某种程度上,喝的是圈子之内互相攀比的面子茶(能做成面子茶的品质也不差)。

但今天的茶叶市场,茶叶所有的价值,都已经落实到口感。

如今还坚持每年买茶的茶客,是把茶当作刚需的人。但是,钱难挣,茶客买茶的时候,一定会选择那些原料成本加一点利润就卖的茶商。

简言之,买茶拼的是性价比。台地茶换个包装,卖几千一饼的市场,早被茶客抛弃了。

大师的故事、越陈越香的故事、老茶的故事支撑起来的超高溢价,没人买单了。

写在最后:

老一辈茶商,存新茶,卖老茶,旧茶养新茶。

然而,越陈越香这一套,都为直播间做了嫁衣。真到了千万茶叶存在仓库无力变现时,才发现:收茶容易卖茶难。

缺现金流的时候,拿去直播间变现,竟成了老一辈茶人的救命稻草。

今天,茶叶,逐渐回归农产品,做茶已经没有高溢价可言。

茶叶讲山头,做一个山头,就要在这个山头中拼地块、拼工艺,精益求精,做好品质,降低成本,才能留住茶客。

做精一款茶,原料成本+适当的利润留住茶客,

每年茶叶做出来,就来回购,

这才是最好的卖茶方式。

来源:普洱话江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