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的系统级芯片(SoC)的尺寸和复杂性都在不断提升,通常会集成数千个知识产权(IP)模块,每个模块都包含数百万甚至数十亿个晶体管。构建这种规模和精密程度的系统,复杂程度令人咂舌。
(本文编译自Electronic Design)
目前的系统级芯片(SoC)的尺寸和复杂性都在不断提升,通常会集成数千个知识产权(IP)模块,每个模块都包含数百万甚至数十亿个晶体管。构建这种规模和精密程度的系统,复杂程度令人咂舌。
为了突破掩模尺寸的限制,并提高良率与可扩展性,目前许多设计会被分解为多个芯片或芯粒(Chiplet),这些芯粒共同在单个封装内构成多芯片系统。这种快速发展的背后,是由现代应用不断攀升的需求所驱动,它们需要更强的处理能力和更紧密的系统集成,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和高性能计算(HPC)等领域。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SoC包含硬件与软件组件的复杂融合,二者紧密结合以实现高性能、高效率和高灵活性。而硬件-软件接口(HSI)的物理载体,正是位于IP模块中的控制与状态寄存器(CSR)。
IP模块、SoC、芯粒及多芯片系统中CSR的数量,会根据规模和功能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异,如一款高端SoC的CSR数量可能在20万个到500万个以上,每个CSR都包含多个字段和位。
所有这些元素的集成管理,都得益于协调且高度自动化的设计流程。随着设计复杂性的提升,对工具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些工具需能精准对齐硬件与软件、确保一致性,并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降低出错风险。
集成自动化挑战
用于构建SoC的大部分软IP,通常来自可信的第三方IP供应商。同样,用于搭建多芯片系统的硬IP或芯粒,则由专业厂商提供。设计团队一般会自主开发一个或多个定制化IP,这些内部设计的零件有助于让SoC或多芯片系统在竞品中形成差异化优势。
过去,IP供应商和设计团队往往会采用各自的格式、文档风格及接口定义,来呈现与IP相关的端口和寄存器数据。这些数据被存储在人工可读的文档和电子表格中,导致整个过程耗时费力、容易出错,且无法为集成自动化提供支持。
为应对集成来自多厂商及内部来源IP这一日益严峻的挑战,SPIRIT联盟在21世纪初就制定了IP-XACT标准。该联盟由ARM、楷登电子(Cadence)、西门子EDA、新思科技(Synopsys)等主流半导体与EDA企业组成。他们制定了一套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标准,能够以机器可读、工具无关的格式描述IP元数据,涵盖接口、内存映射、总线协议、参数及寄存器组等内容。
IP-XACT通过标准化IP描述解决了电子行业工具专有格式不兼容的问题,提升了复杂系统在多处理器、总线架构下的调试效率。
如今,该标准已被广泛用于推动集成自动化的实现。目前IP-XACT由Accellera系统计划(Accellera Systems Initiative)负责维护,该组织已吸纳SPIRIT联盟,并与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及EDA供应商紧密合作,对标准进行维护与升级。
IP-XACT 2009、2014与2022版本
与所有标准一样,IP-XACT也在不断发展,其主要版本分别发布于2009年、2014年和2022年。不同的IP供应商和设计团队已采用过这些版本,部分团队至今可能仍在使用旧版本。
相较于2009版和2014版,IP-XACT 2022版则提供了更简洁直观且更完整的架构,以支持当今复杂的IP和SoC设计。作为参考,表1列出了其与2009版的高层级对比,表2则呈现了其与2014版的高层级对比。
表1:2022版与2009版的高层级对比
表2:2022版与2014版的高层级对比
不同抽象层级下的IP-XACT
“IP”一词的应用范围广泛,既可以指构成单片SoC一部分的软IP模块,也可以指由多个软IP组成的更大子系统;既可能指代芯粒形式的硬IP,甚至还可以指完整的SoC或多芯片系统。
为覆盖这一广泛范围,IP-XACT可用于构建单个IP、多IP子系统、芯粒及整个SoC的模型。以下从高层级视角,介绍其在不同抽象层级的应用方式:
IP层级:
IP-XACT最初的设计目的,是采用标准化、工具可互操作的格式来描述单个 IP模块。
该格式定义了接口、寄存器、内存映射、端口及参数。
子系统与芯粒层级:
IP-XACT可用于描述由多个相互连接的IP构成的子系统和芯粒。
能够捕捉总线定义、地址映射、互连结构及组件层级关系。
SoC 与多管芯系统层级:
SoC或多芯片系统可被描述为一个顶层组件,通过层级结构聚合低层级组件。
该格式支持在整个系统范围内定义完整的互连结构与总线。
可实现对整个设备的地址空间定义。
可包含内存映射外设的寄存器级描述。
支持多种抽象层级,如行为级视图或寄存器传输级(RTL)视图。
推动集成自动化发展
当前,全球对人工智能(AI)和高性能计算(HPC)的需求持续攀升且供不应求。对此,电子行业的应对之策是研发精密复杂的SoC芯片和多芯片系统,这类产品的计算能力与性能不断提升,但相应地,其复杂程度也显著增加。
构建与单个IP及“由多个IP组成的子系统”相关的IP-XACT模型,有助于推动集成自动化进程,并加快高层级系统的验证与组装速度。
在AI与HPC需求推动下,SoC与多芯片系统的复杂度不断提升,IP集成效率成为行业突破关键。面对设计团队“短时间集成多功能”的压力,以及多来源IP格式不统一、CSR数量庞大等挑战,IP-XACT标准从2009年迭代至2022年,以标准化、机器可读的XML格式解决了IP描述兼容难题,还能覆盖IP、子系统、SoC等多抽象层级。未来,依托IP-XACT模型构建与自动化工具应用,将进一步加速复杂系统验证与组装,助力电子行业应对高复杂度设计挑战。
来源:王树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