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载情系仪陇 谱写老区振兴篇章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8 11:02 1

摘要:1987年,商务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义无反顾扛起帮扶仪陇重任。38年来,商务部充分发挥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优势,紧密结合仪陇县所需、商务部所能,采取“输血+造血”“扶智+扶志”模式,持续用力、倾情帮扶,全力助推仪陇脱贫奔康、振兴发展。

1987年,商务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义无反顾扛起帮扶仪陇重任。38年来,商务部充分发挥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优势,紧密结合仪陇县所需、商务部所能,采取“输血+造血”“扶智+扶志”模式,持续用力、倾情帮扶,全力助推仪陇脱贫奔康、振兴发展。

以蚕桑农业为锚点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日,记者走进仪陇县土门镇华江农村社区,只见有机桑树满园,一座座养蚕大棚错落分布在桑园间,棚顶悬挂的“商务部援建产业示范基地”标语格外醒目。

华江农村社区历来有种桑养蚕传统,但因蚕桑产业基础孱弱,种植模式落后,亩产价值仅3500元左右,难以满足蚕农产业致富需求,过去是土门镇7个重点贫困村之一。

2019年,商务部驻村工作队到任后,通过调研仪陇蚕桑产业、邀请专家指导、争取项目资源、招引龙头企业等举措,大幅提升桑蚕产业亩均效益、桑农种植收入和集体经营性收入,提振了产业信心。

商务部援建的仪陇县铜鼓乡蚕桑产业示范基地一隅。马永红 摄

几年下来,在商务部定点帮扶和当地政府支持下,华江农村社区不断巩固壮大蚕桑产业,辐射带动周边村14个村民小组,建成有机蚕桑产业园1020亩,一年养蚕3000张,产茧120余吨,年产值超600万元;形成互惠互利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户均增收达1.13万元以上。

华江农村社区的改变,只是商务部定点帮扶仪陇县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仅帮扶蚕桑产业这一项,商务部就投入资金180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5亿元,在土门、马鞍等乡镇建设蚕桑、果蔬、粮油等产业基地2万余亩,助力仪陇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带动园区群众户均增收2.6万余元。

基于仪陇县丘陵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商务部围绕“丘区农业样板县”建设目标,从基地建设、服务配套、品牌创建全流程发力,落实落细各项帮扶举措。其中,协助仪陇建立的“1+ 6+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成效显著——通过建成1个县级服务中心、6个片区服务中心和43个服务网点,全方位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农机服务、产销对接等问题。

商务部还着力打通销售渠道:线上推动仪陇农特产品入驻“832”平台、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线下积极指导蚕桑、粮油等产品开展品质认证,助力仪陇茧丝、大山香米等产品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仪陇县也顺利创建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

“请进来”+“走出去”帮助仪陇实现工业腾飞

近年来,商务部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工作指导,探索建立“3×3”帮扶工作机制,支持仪陇县大力发展机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一主一特”两大产业,助力仪陇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县。在商务部持续帮扶下,仪陇县2020年以来落地工业企业100余家,形成以机械制造业为主、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特色的“一主一特、联动发展”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

商务部制定“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帮扶举措,招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仪陇,邀请潜在外贸客商走进仪陇;支持仪陇在更高平台宣传推介,提高特色产业知名度,助力优质产品销往境内外。

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首钢园开幕,仪陇县参加展出。“得益于商务部定点帮扶,在2024年服贸会上仪陇首次参展就获得‘定点帮扶展示专馆’,推介仪陇农特产品、工业及文旅产品。”仪陇县文广旅局副局长李兵说,今年再次参展,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仪陇、走进仪陇,共同探寻合作商机,实现互利共赢。

近年来,商务部搭建对外平台,帮助企业“出海”——累计为仪陇协调争取广交会、法兰克福汽配展等国际知名展会展位152个,促成大隆机械等32家企业达成合作订单2.7亿元。

商务部始终坚持帮助仪陇招商引资,扩大工业规模。协调商务部产业转移促进中心、投资促进局及中国外资企业协会等单位,先后组织在华外资企业、东部沿海地区企业来仪考察8批次,助力招引香港利达丰、中味食品等11家优质企业落户仪陇。牵头推动建立“商务部财务司-温州湾新区-龙湾区-仪陇县”四方协作机制,发挥商务部政策、平台优势和地方资金、产业优势,推动温州等东部地区优势产业、优质企业向仪陇转移,2024年以来,累计促成旌上科技等12家企业落户仪陇。

商务部还在帮助仪陇拓宽销路、打开外贸新门户上用足了力气,把外贸订单带到仪陇企业“家门口”。2024年起,商务部陆续组织契合仪陇产业发展方向的援外培训班学员到仪陇考察交流,帮助仪陇企业在家门口宣传推介优质产品,拓宽人脉资源,挖掘外贸合作潜力,对接外贸合作机遇。

近两年,商务部组织了拉美国家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研修班等7个援外培训班237名学员来仪陇县考察交流。目前,阿塞拜疆、埃及、伊拉克等国多名学员正与仪陇的汽摩配、农特产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沟通合作意向。

当下,仪陇制造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机械制造产业链条更加完善,锂电池产品链基本补齐。在仪陇经开区,入驻企业171家,规上工业企业11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8家,入园务工1.28万人。

精准帮扶电商跑出产业振兴“加速度”

9月25日,仪陇县马鞍电商直播孵化基地内,基地负责人曹海龙正对着“仪龙哥蛋制品”抖音直播间的镜头,热情推介家乡农特产品。

这背后离不开商务部精准帮扶。2024年,曹海龙参加了商务部支持举办的仪陇电商浙江游学活动,不仅学到电商运营先进经验,更萌生投身电商直播、搭建专业直播基地的想法。如今,该基地日销量最高可达5000单,单日销售额超10万元,还带动70余人实现本地就业。

“像这样的直播基地,商务部已支持仪陇建成10个。”仪陇县民营经济发展和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任许伟介绍,近年来,商务部将电子商务作为推动仪陇产业振兴、助力农民增收的关键抓手:部领导多次赴仪陇调研,实地考察电商工作,为产业发展把脉定向;定点帮扶干部积极对接部机关业务司局,邀请专家团队深入县域调研,共同谋划电商产业发展路径。在商务部指导下,仪陇率先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和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统筹推进全县电商产业发展。目前,该中心已孵化“规上”电商企业12家,带动县域电商网络年零售额达10.98亿元,位列全省39个托底帮扶县第3名,累计吸纳1.37万人就业。

商务部始终将人才培育放在突出位置,全力支持仪陇实施多层次电商培训计划:不仅邀请知名讲师、行业专家来仪授课指导,还组织学员赴外学习先进经验,累计培训超3万人次。商务部还充分发挥纽带优势,整合多方资源,支持并策划“仪陇好物”系列推广活动,打造“德乡仪品”区域公共品牌。

如今,在商务部持续帮扶下,仪陇电商实现跨越式发展:基础设施显著改善,10个直播基地激活电商新业态;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培训培育产业生力军3万余人次;区域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10.98亿元年零售额见证产业升级。

朱德故里·德乡仪陇

全国红色旅游目的地欢迎您

来源丨县委报道组

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新浪微博:@仪陇播报

来源:仪陇播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