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2025年新疆“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庆祝活动现场,游客在“四季农事”乡村艺术展上打卡拍照。(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农机手驾驶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 (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记者何龙摄)
9月23日,2025年新疆“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庆祝活动现场,游客在“四季农事”乡村艺术展上打卡拍照。(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新疆网讯(记者史传芝)金秋时节,新疆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乘专机抵达乌鲁木齐,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为金秋时节的天山南北增添了浓郁的喜庆色彩。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天山南北正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区,持续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激发农村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夯实根基。
如今,丰收不仅蕴藏在五彩斑斓的田野中,也体现在满仓的果实、高效运转的加工线、电商平台上跃动的订单,以及农民灿烂的笑容里。
田野间
丰收喜悦溢出来
稻田金黄、玉米丰硕、瓜果飘香……天山南北,已然成一方方溢满丰收盛景的大舞台。
丰收在哪里?就在这个激情四溢的舞台上。喜悦的笑脸、辛勤的身影、满满的收获,绘制成一幅大美丰收图。
在米东区铁厂沟镇曙光下村的田野上,500亩食葵迎来丰收。达坂城区西沟乡泉泉湖村田间,约1200亩食葵生机勃勃。金色的食葵向阳而立,饱满的花盘随风摇曳,农民穿行其间,手起镰刀落,掂一掂手里的食葵花盘,脸上尽是笑意,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铺展开来。
曙光下村村民马福林第一年试种食葵便大获成功。“今年的食葵收成不错,管理相对省心,而且市场价格也比较稳定。算下来,一亩地能提高不少收入,比种一些传统作物划算多了。明年我有信心扩大种植面积。”马福林笑着说。
泉泉湖村常住村民145户,全村5324亩土地往年多种植雪菊、青贮玉米。但很多土地收益不高,且老年人无力耕种,造成部分土地闲置。今年,村“两委”班子主动调研,积极对接市场寻求有意愿的承包商,召开村民大会,最终将1200亩土地流转种植食葵。
“收成不错,我这心里也踏实了。”泉泉湖村党支部书记马存燕说,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工作高度重视、对新疆各族人民关怀备至。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倍感暖心,也深受鼓舞。将带领村民,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拓宽多元销售渠道,做大做优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力实现村强民富、安居乐业。
作品里
农情画意绘出来
丰收在哪里?在创意无限的艺术作品里。人们通过画笔和色彩,把丰收定格在墙面和纸张上,礼赞丰收。
丰收的田野、诱人的瓜果、灿烂的笑脸……日前,一场“四季农事”乡村艺术展在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举行,栩栩如生的绘画、摄影作品,画出了村里的变化,拍出了村民如今的幸福生活。
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会员、职业画家范晓娟带来了作品上墙展览,也现场绘画,描绘丰收的景象。
“展出的作品,画的是葫芦满藤,名为‘福禄’,既展现丰收场景,也带着满满祝福。”范晓娟说,她的山水画,也会走进乡村,到田间地头采风写生,农业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也愿意用画笔展现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
“又是一年春华秋实。愿我们的生活如同这一个个丰收的场景,充满色彩与活力,永远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幸福。”范晓娟说。
此前,一场“诗画乡村”美术作品展在乌鲁木齐市美术馆展出了近半个月,“奏鸣曲·春”“田园诗·夏”“景中画·秋”“乡村情·冬”四个展区中,油画、国画、版画、影像作品等从不同角度定格了田园风光、乡村发展新貌等,吸引了乌鲁木齐各族群众观展。
“画展将乡村的面貌体现得淋漓尽致,我看到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乌鲁木齐市民韩慧说,她坚信,在党中央的关怀下,美丽新疆明天会更美好。
工厂里
收购加工声隆隆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在这满目金黄、硕果累累的季节,听那工厂里传出的丰收欢歌。
丰收在哪里?在农产品不断延长的产业链里。
走进位于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新疆新茄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番茄制品生产车间,红亮饱满的加工番茄依次经过清洗、筛选、破碎预热、杀菌、热烫打浆、加热浓缩等工序,随后灌装、打包入库,一桶桶番茄酱从这里销往国内国际市场。
为契合市场需求,该公司每年拿出3%的营业收入投入研发,已成功推出有机番茄块、番茄酱、大果粒番茄汁等36个产品。这里,从种植到加工,全产业链条高效运转,一颗颗番茄完成华丽蜕变。
乌鲁木齐也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培育等让“龙头”高昂,带动了产业链条竞争力整体提升。
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疆西尔丹食品有限公司深耕辣椒产业25年,依托独创的低温炒制辣椒酱技术,研发出瓶装辣椒酱、袋装航空辣椒酱、餐饮专用米粉酱等十余项产品。
新疆西尔丹食品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李振宇说,将生产、销售更多优质产品,努力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动能。
农机大军
铁牛出征吼丰收
金秋时节,新疆大地如诗如画,一片片金黄的田野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丰收在哪里?在田间地头农机轰鸣声里。联合收割机在金黄的麦浪里穿梭,就像是在玩一场追逐游戏,麦穗被它们一一收入囊中;智能拖拉机以稳健的步伐翻耕着土地,播下来年的希望;植保无人机在空中轻盈地飞翔,精准地给农作物喷洒着农药,守护它们健康成长。
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头阜梁村棉花种植大户蒋焕芳家里今年种植了近1200亩棉花,即将采收,她计划全部使用机械采棉。她说,现在种棉花,从播种到采摘,全部是机械化,省时省力。
“以前种田,靠天吃饭,收成总是不稳定。现在种田,靠科技,要会管理。通过手机,我们能够实时监测土壤的水分、养分状况以及作物的生长情况,精准地施肥和灌溉;植保无人机能够高空飞行,覆盖更广阔的区域,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捕捉农田的情况。”蒋焕芳说,有了科技的支撑,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保证作物的品质。
乌鲁木齐田间地头,农机大军也见证着农业现代化进程,承载着丰收的希望与梦想。
米东区羊毛工镇新建村,三台联合收割机呈斜线排列,在无垠的金色稻浪中稳步推进。机械过处,稻穗应声而倒,稻谷如流水般涌入粮仓,秸秆被精准粉碎还田。仅用半天时间,十余亩水稻便已完成收割。
达坂城区东沟乡兰州湾村的麦田里,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农机手精准操控联合收割机,收割、脱粒一气呵成……
新疆农货走四方
香甜的库尔勒香梨、鲜红的焉耆辣皮子、诱人的姑娘追风干牛肉……金秋九月,新疆大地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众多新疆特色农副产品,借助电商平台走向四方。
丰收在哪里?在网络达人的直播里。
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收获的时节,成千上万的网络达人通过直播,将新疆的丰收画卷展现在全国乃至世界面前。
打开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品味新疆”好产品推荐人贺娇龙、葡萄巴郎、新疆马姐、管书记等众多网络直播达人纷纷登场,他们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丰收的喜悦,积极投入到带货直播中。
在乌鲁木齐,一个个直播基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
高新区(新市区)电子商务产业协会电商直播基地不仅是一个综合性的园区,更致力于直播电商培训、创客孵化、农特产品展览展示、人才培养以及直播带货等多个方面。乌鲁木齐市妇联在该基地挂牌“石榴花”直播站,为女性免费提供直播培训,助力更多女性成为网络达人,为新疆农副产品等代言。
网络达人的直播,不仅让消费者能够直观地看到新疆的丰收成果,也为新疆的农产品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通过他们的努力,新疆的苹果、葡萄、香梨等特色农产品走向了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
#新疆头条#
来源: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