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为什么“不合群”,但却是娱乐圈赢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8 10:21 1

摘要:先说个事儿,9月26日,孙俪43岁生日。本来嘛,明星生日就一场“粉丝狂欢”,结果孙俪却搞出了点不一样的节奏。陶昕然准点在微博发文给她庆生,聊15年友情,还喊着“我俪”,亲得不行。可问题来了,孙俪整整半天没回应。网友看着心里痒,就开始嘲,说陶昕然热脸贴冷屁股。

先说个事儿,9月26日,孙俪43岁生日。本来嘛,明星生日就一场“粉丝狂欢”,结果孙俪却搞出了点不一样的节奏。陶昕然准点在微博发文给她庆生,聊15年友情,还喊着“我俪”,亲得不行。可问题来了,孙俪整整半天没回应。网友看着心里痒,就开始嘲,说陶昕然热脸贴冷屁股。

你以为事儿就这么尴尬地结束了?没呢,人家陶昕然直接回怼:“她都给我微信回复了,你知道啥?”结果对了,孙俪拖到晚上现身评论区,一句“我刚收工,谢谢”登场。淡淡回应,但这个场面算是解围了吧?

话说回来,孙俪这一波好像没什么大的问题,可整件事把她“不合群”的标签又一次拽出来了。而问题是,孙俪这么多年“不合群”,反倒被夸成“聪明人”,这是怎么回事?

你想啊,娱乐圈那么多社交达人,谁不是前呼后拥刷存在感?但孙俪呢,却一直在走“反流量”、“反内卷”的路。去年《甄嬛传》十二周年重聚活动,大家在台上聊片场趣事聊到嗨,她就安安静静坐旁边,偶尔笑笑。轮到她发言,也就简单说句“很怀念当年创作的日子”,然后退开,全程低调到不行。

晚宴的时候更绝,直接连饭局都不参加,拍屁股回家了。你要是换别的明星,一出这样的“离群”操作,不得立马招人嫌弃?可孙俪也真是让人服气——因为她的“不合群”,其实藏着一套生存哲学。

首先是拒绝无效社交。这一点最典型。有次《安家》剧组聚餐,导演三番五次请她,她直接说:“我要去浇菜,还得陪闺女读绘本,下次吧!”娱乐圈多少人扑在酒桌上搞关系,而她转头回家浇菜读书,谁跟得上?

还有她的作息,好家伙,比钟表还定点。早上五点半起床,练太极、写毛笔字,早餐吃自己种的青菜。九点手机关机,谁的消息都不回。网友都忍不住吐槽:“她的生活比我奶奶还规律。”娱乐圈的各种夜生活,跟她完全绝缘。

再一个,她不蹭热度、不抢流量。人家《甄嬛传》爆火后,各路天价片约砸过来,多数演员能被砸晕吧?孙俪愣是眼皮都不抬,觉得演娘娘这种角色会腻。然后她干嘛去了?跑去中介公司“卧底”三个月,凌晨陪客户爬楼梯看房,硬是把《安家》的房似锦演得跟真中介一样。这时候你才明白,她追求的是作品质量,而不是流量数据。

综艺节目也请她参与,有档亲子类节目直接开价八位数酬劳,懂吧?但她拒了。结果她宁愿用空档带娃玩山玩水,做个普通妈妈,根本不在乎那些曝光率。

最后就是友情圈极简,纯靠质量不靠数量。娱乐圈有些明星总晒闺蜜团咖啡馆合照,看着热闹,但有几分真心谁知道?孙俪就不一样了,她的朋友少,但个顶个都靠谱。比如陶昕然就说,自己产后抑郁那阵,孙俪正在伦敦拍戏,每天凌晨还打越洋电话给她开导。这种援手,不是所有“朋友圈好友”都能做到。

当然,你想问,孙俪“不合群”为什么能成赢家?答案真的挺简单:她拿作品做话语权,用“定力”给自己争口碑。张艺谋评价过她,说她“有定力,不盲目随大流”。她自己也曾表示,“只要有松懈,有些东西就不会是你的了。”所以哪怕现在,她依然保持危机感,认真做每一个角色。

这股认真劲,帮她拿遍金鹰奖、飞天奖、白玉兰奖;《甄嬛传》播了十几年还是宝藏;连《安家》上线仅10天播放量就破50亿。这些成绩背后,就是她的努力和全力以赴。

而她的人生,也是老实讲,活得特别接地气。教孩子切菜、种玉米,被网友质疑危险,她直接回应:“实践比说教管用。”出了育儿书,收养流浪动物,闲了捐款资助大学生,这些事儿看着没啥轰动,但日子却过得踏实又充实。

有人说孙俪是聪明人,我看是真的。娱乐圈里,拼到最后不过就是拼作品、拼心态,而不是拼人脉社交和酒桌文化。就这么一条路,她走得稳稳当当。

来源:神秘云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