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亮剑 为直播电商划红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10:15 1

摘要:当直播电商以年超4.5万亿元的交易规模成为消费新引擎时,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乱象也随之滋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即将出台的《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恰似精准施策的“良方”,为行业划定合规边界,更给消费者吃下“定心丸”。

■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张百强

当直播电商以年超4.5万亿元的交易规模成为消费新引擎时,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乱象也随之滋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即将出台的《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恰似精准施策的“良方”,为行业划定合规边界,更给消费者吃下“定心丸”。

直播电商的野蛮生长早已埋下隐患。从虚构“乾隆贡品”噱头售茶,到“职业弹幕人”刷出1500余条虚假减肥评价,再到直播间推销掺假商品,这些行为不仅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更扰乱市场秩序。数据显示,近五年直播电商投诉增幅达47.1倍,远超传统电商,暴露出主体责任模糊、监管抓手缺失的行业痛点。

《办法》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了直播电商平台、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及其服务机构等主体的法律责任,强化了监督管理手段,明确了监管部门与平台之间的联动处置机制。

向电商直播乱象亮剑,是监管为民的具体体现。《办法》细化了直播电商平台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强化直播间运营者责任,从源头上消除直播电商销售假冒伪劣、欺骗消费者等行为的发生,以天花板的设计为监管提供依据,为消费者买好物护航,为消费者维权保驾。当乱象消除,所剩者才是加快直播电商平台发展的主力军,才能让直播电商行业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持续健康发展。

监管创新更让制度落地有了底气。监管部门与直播中的各个环节各司其职,压实责任,才能让新政落到实处。要强化监管工具与执法协同,建立部门与平台的联动处置、预警、取证、下架与曝光机制,提升治理效率与及时性。只有如此,才能遏制虚假宣传、刷单带货、售假侵权、价格欺诈、数据造假等乱象,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商家公平竞争。

规范绝非发展的枷锁。《办法》通过厘清边界、强化惩戒,既能让合规经营者获得公平竞争环境,更能重塑行业信任。唯有让直播电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才能让其消费潜力充分释放,让“流量经济”真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量经济”。

来源:河南经济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